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252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613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陕西秦巴山区为案例,对土地演替的内涵、研究内容和演替历史做了论述,运用遥感技术编制土地类型图,运用计算机手段对秦岭南、北坡和大巴山北坡的不同垂直带层的土地演替做了模拟.认为土地演替是土地内部物流与能流转化迁移的结果,土地演替分为自然演替和人为演替两种过程.  相似文献   
102.
网状遗迹一新属:—Neurodictyon n.ichnoge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日辉 《现代地质》1992,6(2):183-188
  相似文献   
103.
陕西省近500年气候变化的层次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小波变换对华山松500年年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气候变化具有不均匀性和多层次时间结构。  相似文献   
104.
根据区内传统秦岭群包含不同原岩建造、不同变质岩石组合以及变形变质、副矿物和微量元素特征的差异,将其解作为丹凤岩群、深成侵入体、浅成一超浅成侵入体、片麻岩套等5个部分,首次区分出两类不同性质的混合岩,确认了秦岭群在该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5.
陕西唐藏—黄柏塬韧性剪切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详细地质路线调查,结合各种尺度的构造研究和变形分析,确定了秦岭群南缘及丹凤群内韧性剪切带的存在及其分布范围,提出了该韧性剪切带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及变形机制,估算了韧性剪切带形成时古差应力值,并对该韧性剪切带形成时代及形成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6.
许俊奇 《内陆地震》1993,7(3):240-244
依据震中迁移、频度变化曲线、能量释放曲线、震级频度关系和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等,对陕西地区的地震活动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陕西地区M_L>3.5级的地震活动存在着明显的由北向南、自东向西的迁移特点,其地震活动水平比较正常,今后5年内可能发生M_L≥4.3级地震。  相似文献   
107.
陕西洛南中元古代的具壳动物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云绪  翦万筹 《西北地质科学》1993,14(2):97-106,T001
文中所描述的化石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具壳动物化石并首次发现于中元古代洛南群巡检司组的底部。根据洛南地区前寒武系的地层层序、同位素年龄以及叠层石的组合特征等,与天津蓟县剖面对比,巡检司组与蓟县的雾迷山组相当,已为国内外学者熟知,其推测年龄约为1200Ma。文中着重于对化石材料的形态描述,共描述了4属(其中新属2个),6个新种,1个相似种。这些材料说明1200Ma前已存在着具壳的后生动物。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研究了陕西榆林地区ZK1534钻孔中侏罗统延安组孢子花粉66属103种,建立了该区延安组孢粉组合,对孢粉组合中主要孢子花粉的亲缘关系及古生态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孢粉生态类型百分含量、孢粉分异度值、结合孢粉植物群兴衰演替、沉积环境等因素,探讨了该区中侏罗世延安期聚煤古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09.
地面核磁共振技术勘查西北干旱浅层地下水效果浅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面核磁共振技术勘查地下水是一种新的应用领域,该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能直接进行地下水勘查的技术.我所自一九九九年引进法国Numis仪器以来,先后在陕西黄土区、宁南黄土区等地开展寻找不同类型浅层地下水的试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野外成果.本文是在分析总结这些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如强干扰背景下勘查结果的可靠性,同一测点"8”字型与"正方形”发射线框二者勘查结果比较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10.
陕西马元地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陕西马元地区铅锌矿位于扬子地台北缘碑坝隆起东南缘一带。矿化带长大于60 km,宽10~200 m,可分为南、东、北三个铅锌矿化带,已圈出了40多条铅锌矿体。其中南矿化带长大于20 km,宽20~120 m,已圈出了40多条铅锌矿体;东矿化带长大于30 km,宽20~200 m,地表已发现7条铅锌矿体;北矿化带长大于10 km,宽10~100 m。矿体一般长100~2560 m,厚0.80~10.01 m,锌品位1.05%~10.82%,铅品位0.55%~7.54%。主矿体长2560 m,厚1.46~32.53 m,平均厚约7.60 m,最厚28.40 m,锌品位1.45%~11.42%,平均4.47%。矿化带主体由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组成,产于灯影组的砾状白云质角砾岩带中。矿化主要受地层和构造的控制。经预测,陕西碑坝—马元、云河—庙坝、阳平关—宽川铺—阜川、司上—镇巴、镇坪及湖北竹溪、神农架、黄陵等地区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