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6篇
  免费   276篇
  国内免费   254篇
测绘学   343篇
大气科学   221篇
地球物理   238篇
地质学   519篇
海洋学   139篇
天文学   111篇
综合类   105篇
自然地理   16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3篇
  1943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针对太阳活动影响电离层变化的问题,该文利用2000年到2020年太阳黑子数和IGS组织提供的全球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格网数据,借助数理统计、相关系数及时间序列等方法,研究了太阳黑子数与电离层TEC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①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具有分段变化的性质,分段变化由太阳黑子数的临界点L决定,因此确定了太阳黑子数与TEC日均值相关性的分段函数,并给出了太阳黑子数临界点L;②太阳黑子数的变化会引起电离层TEC值的变化,而这个变化具有1~3 d的滞后性,其中电离层TEC日均值滞后于太阳黑子数2d最为明显;③太阳黑子数和电离层TEC值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太阳黑子数与电离层TEC值之间年相关性强弱不均.  相似文献   
992.
动床阻力在冲积河道洪水演进与河床冲淤计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黄河下游不同水沙条件下的床面形态变化较大,动床阻力变化规律十分复杂,因此需要研究动床阻力的计算方法。利用黄河下游花园口、高村、利津等7个水文站1958—1990年的686组实测数据,确定了影响动床阻力变化的关键水沙因子——水流弗劳德数(Fr)与相对水深(h/D50),前者表示水流强度,后者表示床面相对粗糙度;建立了基于水流能态分区的动床阻力计算公式,并采用这些实测数据率定了公式中的相关参数;利用黄河下游各水文站1991—2016年的2 288组实测资料,进一步验证了公式的计算精度。计算结果表明:动床阻力的大小随弗劳德数或相对水深的增加而减小;基于水流能态分区动床阻力公式的计算精度明显高于未分区的公式及其他4个动床阻力公式,且决定系数(R2)总体接近0.80,说明水流强度与床面相对粗糙度对动床阻力影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6个气象观测站1960—2013年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对该市雷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6.6d,呈南北多中部少纬向型特征;54a来雷暴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平均减少幅度为1.9d/10a;该地区雷暴出现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主要集中在5—9月之间,而夏季(6、7、8月)出现次数占全年的73.5%;雷暴日数与气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降水量、气压和水汽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与水汽压存在较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4.
崔洁  胡云丽  刘敏 《浙江气象》2019,(1):31-34,42
利用杭州气象微信公众号2017年1月到2018年8月运行数据,分析微信公众关注人数和文章阅读人数之间的关系、新增关注人数和文章转发量之间的关系、文章的关键词和点击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固定气象信息栏目的关注程度及变化。通过分析,对杭州气象公众号未来的改版设置、文章创作关注点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5.
三峡库区水位消落带岩体劣化松动使得部分岸坡加速朝不稳定方向演化,给溶蚀岩体岸坡带来了工程灾变效应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高程175 m附近区域的岩体替代未受蓄水影响的岩体的"比拟法",统计分析岩体劣化情况.定义、改进和统计了岩体劣化变量Det、岩体体积节理数增量△Jv和地质强度指标变化值ΔGSI.通过对库区10个典型溶蚀岩体的劣化程度及地质强度指标的研究,提出溶蚀岩体劣化程度的量化指标,并建立其与地质强度指标的相关关系.岩体劣化造成了地质强度指标的下降;强烈劣化时,ΔGSI≤-4.0;ΔGSI与Det满足指数函数关系,ΔGSI和△Jv满足线性负相关.提出了岩体劣化随时间演化的三种模式,其中两种模式最终会进入加速劣化状态;岩体结构经由两条路径演变为碎裂结构.同时,讨论了岩体劣化与岸坡亚稳定阶段的关系.研究成果为系统开展三峡库区峡谷段消落带岩体劣化程度勘查、监测和风险防控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高程异常的求取一直是测绘领域关注的问题,常用的拟合方法都是基于最小二乘法进行。文中应用移动最小二乘法进行高程异常拟合,通过工程数据验算,拟合精度较其他常规模型有一定提高。同时,针对移动最小二乘法中的半径确定问题,提出了“固定点数法”,经过验证,该方法能够满足拟合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97.
研究行政区划边界的空间形态特征,对研究区域历史,优化区域结构,提高经济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利用分形维数、放射状指数和紧凑度3种定量测度方法,对河南省县级行政区划空间形态特征进行计算和分析,结合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数据研究发现,目前部分县级行政区划空间形态存在边界复杂程度高、行政中心边缘化和空间聚集性低等限制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文中研究的方法可以为改善区划空间形态,优化区划边界形状和管理开发区域空间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98.
火山碎屑物的粒度、粒形和分布特征蕴含着其形成机制和喷发的环境信息。基于镜泊湖地区蛤蟆塘火山的一个空落堆积剖面的野外地质和岩相学,以粒度分析和分形理论定量研究了火山碎屑物的粒度分布、粒形几何及其分形特征。蛤蟆塘火山空落碎屑粒度分布均为单峰式,由岩浆爆炸形成的空落浮岩粒度峰值较小,而由射气岩浆喷发形成的含细花岗岩碎屑夹层的碎屑粒度峰值较大。空落浮岩颗粒的类球度、长宽比和凸度都小于含细花岗岩碎屑夹层的数值,表明空落浮岩颗粒相对不规则的特点。利用多段幂律方法拟合了蛤蟆塘火山空落碎屑颗粒分布规律,发现空落浮岩颗粒存在四个幂律分布段(即对应四个分形维数),这是由于岩浆初始破碎、火山通道内的二次破碎以及风力筛选作用等造成的;含细花岗岩碎屑夹层的碎屑分布有两个幂律分布段(对应两个明显不同的分形维数),即浮岩和花岗岩碎屑的形成是因不同破碎机制造成的。  相似文献   
999.
王立  倪彬  谢伟  王书昭  寇坤  赵奎 《岩土力学》2022,43(Z2):373-381
为了探讨粒径对黄砂岩微观-宏观裂纹演化机制的影响,系统地开展了不同粒径黄砂岩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基于声发射监测技术以及震源机制反演方法,对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微裂纹演化机制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电镜扫描技术与几何分形理论,对破坏后的砂岩表面裂隙宏观形态及试件断口的微观形貌特征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粒径的大小、胶结物类型的不同均可影响岩石强度,通过室内试验得出随着黄砂岩粒径的逐渐增大,其峰值应力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对比不同粒径黄砂岩试件变形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改进 b 值( bI 值)与平均声发射能率,所有试件峰值破坏前平均声发射能率均存在“激增”与“激降”现象,且声发射 bI 值在砂岩试件达到峰值破坏时下降到最小值,该现象可以作为岩石的失稳破坏前兆特征;随着构岩矿物颗粒粒径的增大,岩石内部微裂纹的破坏模式由张拉型为主导向剪切型为主导进行转变;破坏后岩样表面宏观裂隙的分形维数随着岩石粒径的增加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即粒径大小对岩石表面宏观裂隙演化过程具有一定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金解放  徐虹  余雄  廖占象 《岩土力学》2022,43(12):3231-3240
地下工程岩体爆破开挖过程中,动荷载和地下水对工程岩体的安全稳定具有显著影响。为研究动荷载和含水率对岩体破坏和能耗特性的影响,利用改进的SHPB试验装置,设置4个冲击速度和6个含水率等级,对红砂岩进行动态冲击试验。通过分析不同含水率工况下能量反射率、透射率和耗散率的变化规律,构建红砂岩能耗特性与含水率的经验模型;对破坏试样进行筛分试验,根据破碎分形理论,研究岩石破碎分形维数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同一冲击速度下,能量透射率和含水率具有指数函数关系且呈负相关,能量耗散率随含水率先增大后减小且具有二次函数关系;(2)同一含水率下,能量透射率和冲击速度呈负相关,能量耗散率和冲击速度呈正相关;(3)在出现宏观破坏的试样中,红砂岩的破坏程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且在含水率为1%处出现拐点,破碎分形维数和含水率具有指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