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3 毫秒
31.
周粉娥 《四川气象》2004,24(1):34-35
每年3~5月是西双版纳的干燥、高温季节,常驻天气系统影响较少,天气以睛为主,睛天午后气温达30℃以上,温度较低,相对温度常低于50%,在这期间,不时在午后出现≥5m/s的局地风(所指风速均为地面风速),影响正常飞行。本文应用1999~2003年3~5月初出现的影响飞行的≥5m/s的局地风实例资料,分析其出现的时间和相关要素特征,找出局地风产生、减弱与温度、湿度、气压的变化的关系,为机场甚短时预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2.
西双版纳地区公路两侧土地利用变化格局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西双版纳地区1976、1988和2003年三期LandsatMSS/TM/ETM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Arc-G IS软件的缓冲区分析方法,分析该区内主干公路两侧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结果如下:27 a间,与整个西双版纳州相比,主干公路两侧的土地利用强度更大、增长速度更快。公路两侧的土地利用转化主要表现为由林地向橡胶园和茶园转变,林地锐减,橡胶园迅速增加,林地是橡胶园的最主要来源。主要地类的面积在一定范围表现出与距公路距离的相关关系,距公路越近,林地面积百分比越小,橡胶园、建筑用地和水田面积百分比越大。土地利用变化也表现出明显的公路效应,距离公路越近,林地减少的速度、橡胶园增加的速度越快;随着距离的增加,林地向橡胶园的转化面积逐渐减小。土地利用变化的公路效应深度表现出不断扩展的趋势:1976年为公路两侧5 km,1988年为7 km,2003年达11 km。  相似文献   
33.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纳板河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途径,但自然保护区本身也正面临着持续发展的问题,即保护和开发利用上的问题,而在西双版纳热带地区更是突出。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开发纳板河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NBRSDIS)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采用了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对NBRSDIS进行分析与设计。系统的建立,一方面为纳板河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为具有相似地理环境,面临同样问题的国内其它自然保护区开发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提供模式和经验  相似文献   
34.
西双版纳的旅游文化特质和旅游再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清华  肖玲 《热带地理》2002,22(2):156-160
针对西双版纳旅游在管几年出现趋缓的态势,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旅游文化开发不利。在分析了西双版纳的旅游文化特质的基础上,指出了旅游文化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文化对策:注重文化创新,明确文化功能分区,改进现有的旅游线路,组建旅游研究与开发机构以及以名人文化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35.
目前,GIS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野生动物生境研究中。但是,作为空间数据分析和处理工具,GIS缺乏进行启发式推理的能力。因此,与擅长于此的贝叶斯统计推理技术相结合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以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生物圈保护区为试验区,综合应用GIS技术和多元统计技术建立印度野牛生境的两个逻辑斯蒂多元回归模型:趋势表面模型和环境模型,第一个模型的自变量是位置坐标,第二个模型的自变量是一组环境因子,然后应用贝叶斯统计合并这两个模型产生贝叶斯综合模型。结果表明,贝叶斯综合模型优于环境模型,可应用于野生动物生境概率评价。  相似文献   
36.
伊瑜 《中国测绘》2011,(2):52-55
中缅边境云南南段的西双版纳、思茅、临沧3个地州,地处亚热带地区,以滇南勐腊县澜沧江畔中老边界处为起点.逐渐向西过南览河、南垒河,再向西北溯南卡江而上,直至镇康县怒江下游出境接萨尔温江处与潞西市中缅边界相交。  相似文献   
37.
三江并流指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金沙江(长江上游)和澜沧江(湄公河上游)这三条大江在中国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穿过横断山脉高大的云岭、怒山、高黎贡山中幽深的峡谷,并行奔流数百千米而不交汇的自然奇观。是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地。  相似文献   
38.
论文以西双版纳傣族园的旅游商业化“家空间”为分析样本,基于亲代和子代双重视角,构建家庭微观领域政治的分析框架,意在揭示代际权力关系和领域构建机制。研究发现,旅游商业化的“家空间”是整合多代家庭、促进代际资源交换和权力平衡的协商空间:① 第一代经营者在旅游经营中积累了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掌握着家庭决策权和家务分工权,通过主导空间设置、强化空间排他性、分配家务劳动等领域行为,实现领域构建;② 第二代经营者通过接受教育和外出务工,提高劳动技能,在家庭经营中凸显人力资源优势,提高了家庭自主权,并通过居住空间区隔化、私人生活独立化、家庭经营自主化等空间“去领域化”和“再领域化”策略,重塑领域格局。该研究为理解适度旅游商业化“家空间”的“权力—空间关系”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也是对领域化理论的补充,并为平衡代际权力关系、促进代际团结、推动乡村旅游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39.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的土壤呼吸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2003年1月~2004年1月,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的土壤呼吸进行了研究.实验设3个处理,处理A:土壤;处理B:土壤+凋落物层;处理C:土壤+凋落物层+地表低矮植物.研究表明,土壤呼吸速率年变化在12~2月呼吸速率最低,7月出现明显的呼吸高峰,4月和10月还分别存在两个小峰.不同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不同,实测平均值C>B>A,分别为14642,12807和9532mgCO2·m?2·h?1,差异达到1%显著水平.因西双版纳温度日变化不大,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不明显.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含水量呈凸型抛物线型相关,达1%显著水平,水分含量在35%~40%范围时,土壤呼吸速率较大.土壤呼吸速率与5cm地温呈指数相关,达1%显著水平.根据计算,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土壤呼吸的Q10为2.03~2.36,与文献所报道的热带土壤Q10接近.根据模型计算得到2003年的土壤+凋落物层+地表低矮植物的CO2排放量为5.34kgCO2·m?2·a?1,其中土壤为3.48kgCO2·m?2·a?1,占65.2%,凋落物层为1.19kgCO2·m?2·a?1,占22.3%,地表低矮植物为0.67kgCO2·m?2·a?1,占12.5%.  相似文献   
40.
黄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公园面积657平方公里(分黄龙面积557平方公里、牟尼沟面积100平方公里两个园区)黄龙国家地质公园属于自然类型地质公园,在特殊的地质和水文背景条件下公园内的地质遗迹景观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