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275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从气候环境的变化及其对工农业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论述了气候系统动力学和气候预测研究在地球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气候动力学与气候变化预测是当今大气科学的一个重要前沿研究领域;并从气候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论述了气候系统动力与气候预测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此外,还从当今气候和环境科学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指出气候动力学研究应采取的研究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83.
张薇  高迎新  李杰  杨浩丽 《气象科技》2015,43(4):734-739
近年来北京的气象特征、雾霾发生频次、能见度变化特征及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北京西南地区代表站的能见度,通过回归分析、Mann Kendall趋势分析突变检验方法等,对近34年能见度的变化特征及突变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平原地区和山区日平均能见度年际变化均呈下降趋势,季节变化以春冬季能见度较好,日变化显著,平原站年均能见度在1997年前后出现突变。结合常规地面观测要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能见度与湿度相关性最好。利用房山区环保局提供的2013年全年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能见度与污染指数的关系,发现在各污染因子中,PM25同能见度的相关性最好,SO2相关性最差,为今后污染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4.
统计分析了铜川南、北市区近10a空气污染监测资料和对应的气象资料,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铜川市空气能见度与空气污染API指数(I)对应关系较为复杂,气温、气压、湿度、风等气象条件对污染物分布具有综合性影响。北市区能见度近3a有所下降,三种污染物的API指数I(PM10)、I(SO2)、I(NO2)10a来缓慢下降,表明空气质量在好转;南市区能见度年际变化不大,I(PM10)变化幅度较大。南、北市区I(PM10)、I(SO2)、I(NO2)均为夏季最低,冬季最高,春季次之;空气污染均是PM10最大、SO2次之、NO2最小。相关分析得出,南市区I(PM10)与相对湿度反相关性最好,I(NO2)与日平均风速相关性最好,I(SO2)与相对湿度相关性最好;北市区I(PM10)仅与空气湿度反相关显著。南市区冬季风越大,能见度越好;而春、夏、秋则相反,风速越大,能见度反而降低。年平均风速较大时,大气能见度条件相应较好,较大的风速更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而当相对湿度较大时,大气能见度较差。  相似文献   
85.
2005年11月22日~12月2日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罕见地出现连续11天轻度污染,作者从天气形势和气象因子变化着手,初步分析了此次污染事件的成因.结果表明:轻度污染期间,上海市主要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气温回升,日夜温差大,地面风速很小,早晚易出现逆温和轻雾,这种停滞的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易造成轻度空气污染.后向轨迹和PM10与PM2.5浓度变化分析阐明,如果气旋移动在北方引起沙尘天气,冷空气南下途中没有显著降水,伴随锋面移动的大风天气极有可能长距离输送高空浮尘,造成下游地区PM10浓度显著上升,出现典型的颗粒物污染.  相似文献   
86.
河南省日照时数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河南省60个测站1965-2006 的年、季日照时数资料,分析河南省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并对气候突变进行滑动t检验,结果显示:河南省日照时数空间分布由南向北递增,日照时数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1981年为日照时数发生突变的开始年,空气污染是日照时数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7.
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近50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主要由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日益增加引起,而空气污染主要由悬浮于空气中的大气气溶胶粒子造成,它们都主要由矿物燃料的燃烧排放形成.近年的研究表明,大气气溶胶粒子也具有气候效应:一是通过散射和吸收太阳光,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而具有降冷作用,可抵消一部分由温室气体造成的变暖作用;二是可以作为云中凝结核改变云微物理过程和降水性质,改变大气的水循环.大气气溶胶对于经济社会的许多方面,如农业、水资源、人体健康、城市化等也表现出重要的影响.由于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有共同的原因,即主要都是由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造成,因而减轻和控制空气污染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气候在行动上应是一致的.为了从经济上得到最大的节约和获得双赢的效果,应该采取协同应对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减排战略,即应该采取统一的而不是分离的科学研究和应对战略.  相似文献   
88.
基于L波段雷达资料的济南大气边界层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L波段探空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的垂直分层资料密,并从地面开始就可以获取资料的特点,分析了济南地区边界层特征,总结了逆温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89.
90.
河北省夏季空气污染过程气象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段宇辉  景华 《气象科技》2010,38(6):715-720
利用NCEP再分析格点资料、常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2005-2007年7-9月河北省典型的10次空气污染过程与气象要素、天气系统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北省夏季典型污染过程的主要天气类型与冬季环流形式差别较大,可分为纬向型、低压槽前型、副热带高压外围型等;空气污染过程发生日多以雾、霾天气为主,05:00-08:00时(北京时)的能见度最小,地面观测资料的温度露点差(T-T_d)小于等于3℃;高空无明显的垂直运动或系统性弱下沉运动,近地层弱气压场、风场,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近地层存在逆温,稳定的层结使空气污染得以持续;过程后期,因冷空气活动产生降水,空气污染减弱、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