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8篇
  免费   424篇
  国内免费   731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53篇
地质学   2057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91篇
自然地理   10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高陵-达县剖面位于秦岭中段,斜跨中朝准地台、秦岭褶皱系、扬子准地台三大构造单元。在研究剖面实磁场特征的基础上,综合地质、物性、省内及邻省深部物探资料,建立了剖面地质-地球物理模型,依此对剖面通过地段的地壳结构、断裂带深部特征、三大构造单元的深部格架进行了解释推断。  相似文献   
52.
秦岭造山带新生代构造隆升与区域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据沉积,构造、地貌并结合地球物理资料综合研究认为,秦岭造山带新生代构造隆升是在中生代白垩纪晚期构造隆升基础上,于晚第三纪中新世迅速隆升,而早更新世早期则是新构造活动最强烈时期。秦岭造山带的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方式主要有地垒式、掀斜式、振荡式和翘板式4种。诱发这一地区新构造抬升的主要原因和动力学机制是华北地块自北而南,扬子地块自南而北相向向秦岭造山带之下陆内俯冲和秦岭地块深部软流圈抬升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53.
秦岭泥盆系中广泛发育一套与Pb、Zn、Ag矿化有关的热水沉积硅质岩,主要为铁白云石硅质岩和似碧玉岩两类,前者代表海底热水喷水口附近的产物,后者代表距喷水口较远的沉积产物。由于二者沉积环境的差异,造成了二者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氧同位素等方面的不同。因而,可以根据这些特征来判断热水沉积硅质岩的沉积环境,这对阐明该类矿床的成因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4.
秦岭沉积岩区浸染状金矿床与热水沉积铅锌矿床共生富集关系是独特的.金主要以伴生金、共生金及独立金矿床形成产出。分别对三种形式的金矿化与铅锌矿床的空间分布关系、成因联系进行了评述,从地质地球化学方面进行了对比,对它们共生富集规律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拓宽秦岭沉积岩区找矿思路,争取在找矿认识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55.
北秦岭榴辉岩Sm-Nd同位素年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自陕豫交界秦岭群中的榴辉岩主要由石榴子石和绿辉石组成,同时还含有少量的角闪石和金红石。本工作由四个单矿物和全岩五个样,测得Sm-Nd等时年龄为400±16Ma,(r=0.997575),εNd=十3.6,说明在加里东期北秦岭造山带发生过高压变质事件。  相似文献   
56.
秦岭泥盆系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炎金才 《西北地质》1996,17(1):32-38
秦岭泥盆系中广泛发育一套与Pb、Zn、Ag矿化有关的热水沉积硅质岩,主要为铁白云石硅质岩和似碧玉岩两类,前者代表海底热水喷水口附近的产物,后者代表距喷水口较远的沉积产物。  相似文献   
57.
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天”“合”构造格局及加里东运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综述了近年在古生物对比、古地磁对比、火山岩岩石建造、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早古生代秦岭造山带的历史是岩石圈 经历小“开”小“合”的历史。“开”阶段的古地理格局是多岛小海盆,“合”的最终表现是出现加里东运动。  相似文献   
58.
构造岩浆活化与秦岭金矿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论述了秦岭区构造岩浆活化作用与金矿床形成及演化的关系。作者将秦岭区金矿床分为五类,即;①岩浆活化矿床;②岩浆-构造活化矿床;③构造-岩浆活化矿床;④构造活化矿床;⑤构造-变质活化矿床。  相似文献   
59.
崔智林  于在平 《地质论评》1996,42(2):116-122,T001
研究剖面位于陕西凤县核桃坝,构造上属秦岭造山带的商丹缝合带。核桃坝剖面下部为浅海陆棚相粉砂岩、泥灰岩和灰岩;中、上部以重力流沉积为主。在中部浊积岩中产遗迹化石:Nereites fengxianensis ichnosp.nov.,Acanthorhaphe cf. A. incerta Ksiazkiewicz,Chondrites ichnosp.,Planolites ichnosp.等。其  相似文献   
60.
秦岭及黄土区的栎林与发育气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栎林是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占绝对优势的夏绿阔叶林,栎林类型多,发育的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它主要是温暖气候或间冰期气候的植被,但也有的栎林发育的接近冰期的寒冷条件下,区分不同的栎林对深入研究第四纪气候具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不同栎林中伴生的植物差异,论述了不同栎林的组成特点及其和气候的关系,辽东栎林的孢粉组合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