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9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167篇
地质学   587篇
海洋学   35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22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3年   2篇
  1930年   1篇
  192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91.
九龙江河口区有机物的转移和入海通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陈松  廖文卓 《台湾海峡》1996,15(3):260-264
1992-1993年4年个航次调查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区水体中总有机物的含量和转移与悬浮物含量密切相关。当SPM含量低时,其转移过程接近于理想行为;当SMP含量高时,同为非理想行为。  相似文献   
992.
福建沿海文昌鱼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在福建沿海收集的文昌鱼资料。经鉴定有两种文昌鱼,即厦门文昌鱼短刀偏文昌鱼。简要描述了文昌鱼的数量分布和一些生态特征。厦门黄黄海区的厦门文昌鱼枉息密度最大,一些文昌鱼新的分布区密度低,没有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半封闭的福建东山岛西埔湾港养黄鳍鲷的卵膜和退化卵母细胞的形态.结果表明,卵膜由透明带、外放射带和内放射带组成.内放射带有5~6层纤维状片层.许多孔道横穿各层卵膜.排列呈蜂窝状.孔道口无“(?)子”阻塞.第4时相微绒毛在孔道内弯曲呈螺旋形.随着卵细胞发育.滤泡形成颗粒细胞层和鞘膜细胞层.卵母细胞退化时,滤泡细胞(颗粒细胞)变成吞噬细胞.研究结果证实了港养黄鳍鲷的雌性性腺不能在西(?)湾内发育到生理成熟.  相似文献   
994.
福建漳浦前亭综合养殖系统1^#池的主养种为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池蚶(Tegillarca granosa),搭养种为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和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2^#池的主养种为菲律宾蛤仔,搭养种为日本对虾。1999年8月至2000年7月的周年跟踪调查结果表明:这两口综合养殖池9个水质理化因子(水温、透明度、盐度、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氨、活性磷酸盐、pH值、化学需氧量)和2个沉积物指标(有机质、硫化物)的测值大多数符合养殖标准。1^#池COD、有机质和硫化场的测值大多数比2^#池的低得多,这表明不同综合养殖系统的生态环境条件不同,养殖效益也不同。  相似文献   
995.
台湾海峡内的潮运动是相当强烈和复杂的,一方面由于自海峡外传入的两支太平洋潮波在海峡内传播、相汇,形成强烈的潮运动;另一方面海峡内地形的复杂和岸线的曲折又使海峡内潮汐、潮流的分布变得特别复杂。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海峡内的潮汐、潮流进行了不少研究(丁文兰,1983;方国洪等,1985;叶安乐等,1985,1986;李立等,1990;陈新忠,1983;郑文振等,1982),并获得了有价值的成果。但是,他们对海峡内潮运动的过程、性质等尚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例如,关于M2分潮最大流速同潮时线的分布状况,以上学者的结论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差异很大。对海峡内M2分潮最大流速同潮时线聚点(即圆流点)的问题也有两种观点。关于潮流分布状况,由于实测流资料缺乏,尽管已有的研究在潮流极值区的出现位置上基本达成共识,但在潮流流速量值的大小问题上仍有诸多分歧。 鉴于上述研究现状,为了对海峡内潮汐、潮流的分布状况有更准确、细致的认识,以便弄清海峡内潮过程在上升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对台湾海峡内的潮汐、潮流作了数值计算。我们将讨论的重点放在以往研究中有争议的问题上,依据计算结果并结合实测资料提出我们的见解。  相似文献   
996.
汤小华 《台湾海峡》1997,16(1):106-110
本文对平潭海岛旅游资源的特点、质量、分布组合、功能和开发条件进行了分析评价,指出了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开发利用的设想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97.
东山湾褐菖鲉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东山湾褐菖鲉的摄食习性、胃含物和摄食强度的季节变化以及消化器官与其食性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褐菖鲉以底栖生物食性为主,兼食游泳动物,主要摄食短尾类、蛇尾类、鱼类、长尾类、歪尾类、端足类和多板类等生物类群。其食料和生物组成随季节而变化。摄食强度以春季最高(摄食率47.34%,胃饱满系数14.77‰)、夏季最低(摄食率25.5%、胃饱满系数6.09‰)。该鱼生殖行为对摄食没有明显的影响,消化器官则与其广食性相适应。在东山湾开展褐菖鲉的人工增养殖工作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8.
东山湾浮游植物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金美 《台湾海峡》1996,15(4):357-362
福建东山湾浮游植物126种,其中硅藻106种,甲藻20种。按生态性质和分布特点,可分为广布种、暖水种和温带种。浮游植物平均细胞总量为998.88×104个/m3,年高峰出现于秋季11月,达3237.54×104个/m3,低谷发现于冬季2月,只有289×104个/m3,文中详细讨论了浮游植物的分布与海洋环境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9.
本文根据1981年7月至1982年8月在福建东山湾进行周年综合调查所获样品及有关资料,分析报道湾内棘皮动物的种类组成和分布、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关于0309号热带风暴"莫拉克"登陆地点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通过对0309号热带风暴“莫拉克”影响期间,福建省沿海风场、气压场、变压场特征的分析,认为“莫拉克”风暴在临近福建省沿海时已减弱为热带低压,而热带低压的登陆地点在厦门,而不是在晋江;登陆时间是2003年8月4日23:0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