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3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922篇
测绘学   125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567篇
地质学   2154篇
海洋学   116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298篇
自然地理   25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0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扬沙与浮尘是两种相似的天气现象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的观测员对两者的界限模糊 ,以致造成记录偏差。所以 ,地面气象测报人员应从这两种现象的成因、对能见度的影响程度、颜色、风力及出现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来加以区分 ,从而确保记录准确。1 成因差别  扬沙是本地或附近尘沙被风吹起而成 ,不同方向的尘沙浓度并不一致 ;浮尘多为远处尘沙经上层气流传播而来 (非本地尘沙被风吹起 ) ,或为沙尘暴、扬沙出现后尚未下沉的细粒浮游空中而成 ,各个方向的尘沙含量比较均匀。浮尘的出现永远滞后于扬沙 ,即出现浮尘时 ,远地或本地必定有扬沙或沙尘…  相似文献   
992.
关于岩石的剥离破坏过程及混合破坏准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热力学定律研究了岩石在强动载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过程。从分析可以看出,材料在强烈应力波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热力学过程,其中伴随着能量的耗散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强烈非平衡过程,线性近似不能很好地描述它,必须采用更强烈的损伤对于应力的依赖关系。岩石是充满随机分布的微裂纹的介质,其数目及尺寸服从一定的分布,仅仅用一个损伤量还不能准确地反映损伤的程度。因此本文基于密度准则及微损伤的统计描述,建立了一个混合的破坏准则,所反映的微裂纹的信息更多。  相似文献   
99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破坏的计算机模拟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提出了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破坏进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在模拟的过程中,作者建立了破坏单元以及单元破坏准则,导出了切合实际的结构倒塌的判定方法,开发了计算机机动模型的自动生成和分析技术以及可视化模拟技术,为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破坏过程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估计和比较地震动潜在破坏势的综合评述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如何估计和比较地震动对结构的破坏作用,一直是国内外抗震研究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主要篇幅用于介绍这一领域迄今所取得的成果并作了简单的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用来比较地震动潜在破坏势的综合评估法,提出该方法的目的并不在意去确定什么量更能代表地震动在潜在破坏势,而只是在考察现有的各种被认为能代表地震动的潜在破坏势的各种参数基础上,考虑采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合理地判定和比较地震动的破坏势,为此本将通常作为地震动潜在破坏势的地震动参数分成两类:一类为直接由地震动本身得到的参数,另一类为地震动通过结构反应得到的参数,并分别对此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种在目前可认为是研究地震动潜在破坏势押送为合理的方法-地震动潜在破坏势综合评价法。  相似文献   
995.
中高层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试验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1/6比例12层大开间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探讨结构的地震反应和破坏形态,采用杆模型编制了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程序,经比较,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探讨了肢长肢厚比对该体系结构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以两Ping异型柱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专门的两层半子结构试验装置。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别从试验现象、破坏特征和变形特点等方面研究了两层半子结构试验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两层半子结构试验方法能较好地模拟多层结构的受力特点,是值得推广的。  相似文献   
997.
钢混凝土组合梁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基于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其破坏形态、滞回曲线、抗震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变形恢复能力等抗震性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混凝土组合梁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98.
矿山泥石流成灾度模糊综合评价——以神府东胜矿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丽萍  唐克丽 《山地学报》2002,20(2):212-217
在神府东胜矿区,以矿山泥石流成灾的人为特殊性为基础,经济区位影响为目的,选择泥石流形成和成灾的自然、经济区位、人为三个方面的9个因子,43条矿山泥石流样沟,应用运筹学原理,将层次分析与模糊信息推断相结合,进行了成灾程度分析。结果显示:50%以上的泥石流沟属于强成灾范围。  相似文献   
999.
关于岩土样本统计分析的几点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征翼 《岩土工程技术》2008,22(3):109-112,122
结合岩土单元体的天然成因及人为设定的基本特性,阐述了岩土样本离散的必然性及其离散程度与岩土单元体分划范围的相关性,通过对变异系数的适用性及岩土样本概况性的分析,提出采用均同指数评价样本分布的离散程度和按相对容量标准控制岩土样本数量等观点,建议切实针对岩土母体的分布形态推断标准值,同时对小样本条件下标准值的确定方式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北斗海上无源定位解析求解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北斗无源定位解析求解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几何观测图形欠佳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新方法比"三星 高程"法和双曲线解析求解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