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46篇
海洋学   63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7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河道过流能力与主槽形态有关,而主槽形态又取决于上游水沙条件,分析过流能力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黄河下游游荡段河床演变规律有重要意义。从典型断面和河段平均两个尺度,定量分析了黄河下游游荡段1986-2015年平滩流量与水沙条件(来沙系数和水流冲刷强度)及汛前主槽形态(河相系数)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1986年至小浪底水库运行前,游荡段淤积严重,主槽萎缩,河道过流能力急剧下降,自小浪底水库运行后,游荡段发生强烈冲刷,其断面持续趋向窄深,过流能力逐年恢复;②建立了断面和河段平滩流量与水沙条件及河相系数的幂函数关系,二者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但河段尺度相比于断面尺度的相关系数至少可提高17%;③河段平滩流量与前5年汛期平均水流冲刷强度及河相系数的相关系数接近0.94,相应计算公式能较好地反映平滩流量的变化过程,为分析其他河段平滩流量的变化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02.
产业结构演进与山区自然资源贡献度排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青  姚寿福  张宇  周后珍 《山地学报》2004,22(3):292-297
通过建立资源与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模式,系统论述山区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贡献.研究表明就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而言,传统意义上曾经在山区经济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矿产资源、耕地资源、衣食类及轻工业原料类生物资源,其地位和作用正在下降;而特色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正成为21世纪前期推动山区发展的新动力.进一步的定量分析表明,新时期山区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度(贡献度)排序如下生物资源(0.239)>旅游资源(0.204)>水资源(0.198)>土地资源(0.175)>矿产资源(0.095)>气候资源(0.089),这一排序结果亦可作为实施与确定中国山区资源开发优先次序的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3.
GIS技术在洪水演进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宇红 《测绘科学》2004,29(Z1):117-119
本文从GIS技术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洪水演进系统的建设目的、应用前景以及测绘科学在系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详细讨论了系统在建设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4.
顾方琦 《华南地震》1989,9(3):17-24
本文利用历史地震资料,分析讨论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北纬19°—27°,东经106°—120°)自1500年以来M≥4(3/4)级地震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据此,文章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地震活动趋势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105.
河网非恒定水沙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能够适用于多种情况的河网非恒定流水沙数学模型。推导提出了河网泥沙方程组的分级解法,提出了适用于河网计算的汊点分沙模式,分析和对比了多种分沙模式的适用性,对河网区域中可蓄水汊点也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采用汉江杜家台分蓄洪区的资料作了模型的验证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6.
复杂河网水沙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节点水沙平衡和能量衔接条件,在单一河道水沙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可以适用于一般河网体系水沙数值计算的数学模型,并采用荆江-洞庭湖的相关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说明对荆江-洞庭湖区域复杂边界条件的处理是合适的,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7.
王维第 《水科学进展》2003,14(6):799-802
中国古代在水文科学的许多领域,包括水文循环、水位、径流、泥沙和水少关系等内容,以及其观测、记载和推理,都有独特的成就和贡献。2000多年以前,中国人民就用"圜道"概念描述了水文循环,与当代对科学水文循环的定义完全吻合。关于历史水文记载,包括对河流两岸和河床上的非常洪枯水位的刻记和有关文献,不仅对历史洪水和枯水提供了见证,而且对中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提供了特别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8.
陆宇红 《东北测绘》2002,25(3):73-74,76
从GIS技术基本原理出发,结合洪水演进系统的建设目的、应用前景以及测绘科学在系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详细讨论了在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9.
无结构网格上平面二维水沙模拟的有限体积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施勇  胡四一 《水科学进展》2002,13(4):409-415
基于无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法的算法框架,通过引入跨单元界面法向水沙数值通量的逆风分解,将悬沙与床沙交换以及分组挟沙力计算模式自然地嵌入二维水沙运动方程组的数值格式中,形成高精度、守恒性好的二维水沙有限体积算法。最后,利用该算法对谭江樟州河段的水沙输运和河床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模拟复杂条件下河道水沙输运的往复特征和河床变形的动态过程,其精度满足河道工程后效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0.
黄河流域环境对水资源开发承受力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尹国康 《地理学报》2002,57(2):224-231
根据黄河1919-1999年系列水沙资料,系统分析了其下游水沙变化时空过程,揭示了其发生断流原因及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模拟了不同历史时期水情条件下环境用水需求量,并对如何提高黄河水资源开发承受能力,如何满足其环境用水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