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5篇
  免费   742篇
  国内免费   1049篇
测绘学   315篇
大气科学   1982篇
地球物理   247篇
地质学   1121篇
海洋学   543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254篇
自然地理   337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液态水含量和冰晶浓度对闪电频数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假定在软雹和冰晶碰撞的非感应起电机制为主要的起电机制成立的条件下,数值模拟研究了国际上公认的Fletcher和H—M冰晶产生机制以及云中的液态水含量对雷暴云放电过程(区分了云闪和地闪)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压和温度的变化,在两种冰晶产生机制假定下,冰晶浓度分布有很大差异,这直接导致了雷暴云内电活动的差异。液态水含量的增加将使得首次放电时间延迟,同时将引起放电位置的下降和闪电频数的减少。  相似文献   
82.
一次秋季暴雨过程的物理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杰  杨静 《贵州气象》2005,29(Z1):7-9
从环流背景和天气形势特点入手,对2004年9月5~6日出现在贵州省西北部地区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实况场涡度、散度、水汽通量散度、动能的分析,阐述了暴雨落区与这些物理量的对应关系,为秋季暴雨的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3.
延安春季第一场透雨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0-1998年共19a资料,对延安市春季出现第一场透雨的气候概况进行统计分析。在对延安市出现透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以及有利的天气环流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得出透雨产生的前期环流特征及影响系统,并对春季第一场透雨作了预报分析。  相似文献   
84.
对新疆1996年5月28-30日一次特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给出了暴雨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5.
对塔城盆地1998-1999年15个大降水个例进行了诊断分析,发现了T106产品700hPa垂直速度和水汽通量与塔城盆地大降水量级呈正相关,并给出了定量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86.
西北区东部一次暴雨的数值模拟试验   总被引:19,自引:23,他引:19  
运用双向嵌套的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对1998年7月上旬西北区东部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能较好地模拟这次暴雨过程,对这次暴雨过程相关的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也作出了较成功的模拟;大尺度及积云对流尺度的凝结潜热在降水过程中是一个主要因子,潜热释放将加热中高层大气,促使高层大气辐散,低层辐合,垂直运动加强,导致较大的降水;初始时刻不同地区低层大气水汽含量的多寡直接对本次暴雨产生影响,并为这次暴雨提供了水汽源;地面水汽和感热的垂直输送为暴雨的发生发展补充了能量。  相似文献   
87.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雪灾的环流型及水汽场分析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冬、春季雪灾是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重要的灾害性天气。本文利用历史天气图和国家气象中心T106L19全球模式的分析值格点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牧区近20年来冬,冬季降雨的天气形势和水汽场。结果表明,北脊南槽型、乌山脊型、阶梯槽型和国境槽型是造成高原东部牧区降雪的四类主要环流型;在高原东部牧区强降雪天气过程时气柱可降水量有明显增加,记要降雪区与水汽通量辐合区吻合,主要水汽来自孟加拉湾地区。  相似文献   
88.
北疆夏季两次冰雹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发现,充足的水汽、足够大的上升运动和不稳定的层结果冰雹天气出现的必备条件,而降雹的强弱则与对流云图的发展和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89.
对奎玛流域一次冰雹天气的分析表明,在巴尔喀什湖低槽加强东移的环流背景下,低层水汽辐合、抬升启动和层结不稳定有利于该地区强对流的发生、发展,中尺度强对流云团的形成、发展是产生这次冰雹天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0.
简述了GPS的组成及发展概况,以及如何利用地面GPS观测探测大气可降水汽量(PWV),从而可以得到高精度,几乎连续和实时的水汽序列,骤报降水量以及监测恶劣天气,为天气预报和气候分析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