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1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663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21.
应用1961—2020年的台风和江门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降水资料,统计分析登陆江门沿海的台风及其给当地带来的暴雨特征。结果表明:60年间,首次登陆江门的台风有17个,登陆强度从TD(热带低压)到STY(强台风)级别。14个来源于西太平洋的台风路径总体稳定,可分为西北行型、偏西转东北型、西北转西南型;南海台风路径复杂,3个各不相同,有打圈型、偏西转偏北型、西北转东北型。登陆时间分布极不均匀,20世纪80年代最多,其次是70年代,21世纪10年代后强度有偏强趋势;月际分布8和9月最多,其次是7月;最早登陆时间为5月20日,最晚12月2日(也是全省最晚);全天各时段均有可能登陆。16个登陆台风带来暴雨,致暴雨率94%;暴雨量总体由南向北递减,偏南偏沿海地区暴雨概率更大;内陆恩平站比登陆地台山站暴雨概率往往更大,这可能是地形影响所致。暴雨主要集中在登陆当天和次日。暴雨强度总体与台风登陆强度相关,但并非必然的线性关系;致暴时间最长、过程降水量最多的是9320号南海TY,暴雨持续4 d、共15站次、累计暴雨量2 023.7 mm、最大单站日雨量318.6 mm;最强是1826号Super-TY(超级...  相似文献   
822.
利用1952—2020年历史热带气旋(TC)数据、地面观测资料,分别对进入深圳100、300、500及800 km等4个不同防御圈的TC频次、持续时间、强度和TC影响敏感路径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深圳TC整体呈现“频次减少、影响时段趋于集中、强度明显增强、强TC比例缓慢减少”的变化特征;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进入100 km范围的TC呈现“频次增多、TC季节更为集中、强度增大、强TC比例增多”的特征;基于气候特征,根据综合大风指数,确定了台湾岛以北、菲律宾群岛南部以南区域为TC影响高风险通道,珠江口及附近区域为高风险区域,可为深圳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23.
为了分析广东省2022年2月降水异常的成因,基于1951—2022年广东省86个国家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1991—2022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候系统监测指数集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2022年2月广东降水异常偏多的原因。结果表明:2月广东降水异常偏多2.7倍,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多;18—22日出现罕见冬季暴雨过程,20日全省平均日雨量打破2月历史极值。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对次年广东2月降水的影响基本反相,厄尔尼诺(拉尼娜)次年,菲律宾上空为反气旋性(气旋性)环流异常,其西北侧的西南风(东北风)将海洋(陆地)湿(干)空气输送至广东上空,使广东大部降水偏多(少)。在拉尼娜次年时,若2月青藏高原高度场异常偏低,有利于高原南侧的印缅槽偏强,则广东省2月降水偏多;若2月青藏高原高度场略偏低,则广东省2月降水以偏少为主。2022年2月广东降水异常偏多,与典型拉尼娜次年的影响不同,但同期青藏高原高度场异常偏低,说明拉尼娜背景并不是导致该次广东降水异常偏多的原因,青藏高原高度场异常偏低则是导致广东2022年2月降水异常偏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24.
基于饶平县15个区域自动站2012—2021年和饶平国家气象观测站1956—2021年的逐年降水观测资料,采用EOF分解、线性倾向估计、累计距平、Mann-Kendall突变检验以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饶平县降水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近10年饶平县年降水量呈北多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多雨区与山区、少雨区与平原基本重叠。(2)EOF第一模态解释了总方差的90.2%,通过了North显著性检验,具体表现为全县偏枯(丰)一致型,2012—2017年为全县偏丰期,2018—2021年为全县偏枯期。(3)饶平县近66年降水量不存在突变性增多或减少,年际变化差异大,变化趋势不显著;1956—1989年,饶平县年降水量呈波动减少趋势,1990—2021年呈波动增多趋势,其中2005—2021年间变化出现了2次较大振幅的增多和减少。(4)饶平县年降水量存在5~7、12~16、27~32年的时间尺度周期,其中准16年是主尺度周期,未来几年降水量可能会呈现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825.
对2010—2019年儋州市国家基本气象站及区域自动站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儋州市南部最常出现雷雨大风天气,春季年平均出现1.36 d,西部雷雨大风局地性较强。儋州市年均雷雨大风天数呈现出双峰型,3—5月雷雨大风天数逐月增多,下午为雷雨大风出现的高峰时段。儋州市雷雨大风风力以7级为主。根据500 hPa的天气形势,将儋州市雷雨大风分成南海低槽型、变暖高压脊型、副高型、西南热低压型、冷空气偏东下型、冷空气偏西下型,其中西南热低压型出现最多,每年春季平均出现10.9 d。  相似文献   
826.
采用集合经验模分解方法,确定了斗门24个节气温度和时间的阈值,分析了各节气平均温度及其在季节循环中时间节点的演变趋势,并计算了各个节气下斗门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要素的多年节气平均分布及线性趋势变化。结果表明:季节循环中气温上升阶段的气候节气都有显著提前的趋势,气温下降阶段则具有显著推迟的趋势,主要是由气温季节循环的整体增暖造成的。各个节气气温均呈增温趋势,且大部分增温明显,农业种植可根据气温变化时间规律合理调整作物种植或收获时机以提高产量;清明至秋分节气期间累积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5.7%,对灌溉水量需求较大的作物生长节点需重点把握两个节气间的时间;养殖户可于平均风速较小的节气如立秋至白露期间,以及日照时数较短的春分临近时节,主动开展增氧作业,规避部分鱼群泛塘现象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