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44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1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81.
我上了一堂以南极洲为题的公开课,受到听课师生的好评。我教学的指导思想是: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南极洲这一课题,牵涉到许多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有“嚼头”。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国南极考察队员的英雄业绩,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82.
市场经济下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同时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能动作用。文化经济区概念提出,有助于揭示区域文化、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朝文化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3.
对外宣传英译中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删减为两种语言的民族思维差异所引起.从对外宣传、国外读者文化接受心理的角度,提出原文并非坚冰.如果按汉语思维行事,造直译出,势必导致译文文字堆砌,语义传达失真,因而无法很好地服务于对外宣传目的.因此,应当对原文作适当的修改和删减.  相似文献   
84.
85.
袁成 《福建地理》2004,19(2):31-34
建筑时空观是建筑形态对时间和空间的根本观点,二者是统一的。由于地域和民族传统文化背景的差异,本文以中西建筑文化的物化形态各有倾向,阐述西方建筑强调建筑单体的空间表现,而中国建筑则偏爱建筑群体的时间意识。  相似文献   
86.
作为民族旅游业发展基础的民族文化资源,因产权制度模糊、虚化所引起的诸多问题,需要建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为最终实现民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7.
傅亚维 《地理教学》2006,(12):10-12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将民族精神教育与“二期课改”紧密结合,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小在优越生活条件下长大的高中生,很难深切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因此二勃课改“民族精神教育进学生头脑”的理念在很大程霞上依托“民族精神进课堂”的实质性落实。虽然:弛理学科有着独特的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丰富的德育内涵,但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地理学科的课堂德育教育存在着内容单一化、方法形式化、更新滞后等问题。笔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让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辨析社会是非、参与社会改革,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是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8.
闽东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聚居地,民族色彩浓郁,但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建设却明显滞后,畲族文化旅游应成为闽东可持续旅游业的基础.为此,本文提出关注畲族旅游"文化圈"的建设意义和重建构想.  相似文献   
89.
90.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与会的各位建筑师、专家、教授、学者: 非常高兴应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的邀请,参加“2002年海峡两岸民居建筑学术研讨会”。这是我作为研究会的顾问第一次参加研究会的学术会议。首先我代表建设部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欢迎海峡两岸三地的建筑界同行代表齐聚新疆,交流研讨考察民居建筑问题。希望大家利用会议的几天时间,共商传统民居保护和发展,为我国的民居建设提供宝贵建议做出新的贡献。我作为多年从事建设工作的同行在这里就中国传统建筑的保护、挖掘和发展谈几点意见,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