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3篇
  免费   857篇
  国内免费   1233篇
测绘学   710篇
大气科学   1381篇
地球物理   482篇
地质学   2226篇
海洋学   526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379篇
自然地理   589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4篇
  1942年   1篇
  193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微电阻率扫描测井技术对储层中风化壳和裂缝的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电阻率扫描测井技术与常规数控测井技术相比较,是测井技术上的一次飞跃,它以扫描图像来反映井壁岩层的成分和结构,并能得到岩层和裂缝的产状等。本文用其测试辽河断陷海南一月东潜山区海南20井,测得潜山储层震旦系和寒武系-奥陶系顶部有一层厚30-35m的古风化壳,具有网状裂缝结构。并测得储层自上而下碳酸盐岩中各种类型的裂缝及其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32.
探讨国有海岸带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观点的分析了我国海岸带资源在开发经营和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引进了资产和资产管理的提法,论述了资源管理与资产管理的关系,认为对国有海岸带资源实行资产经管理已经初步具备了条件,据此提出了对国有海岸带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33.
渤黄东海混合层化演变规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较详细地综述了渤黄东海混合层化演变过程与规律的研究进展情况,主要包括:混合和层化过程的分布规律与季节变化特性,采用水温垂直剖面自相关函数的半经验预报模式,动力学和热力学的数值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34.
本文研究了在5个温度梯度和4个饵料密度的20个试验组合下,萼化臂尾轮虫(Brachionuscalyciflorus)的种群增长规律。结果表明,该轮虫实验种群的最适温度范围是28—32℃,临界高温是36-40℃;最适饵料密度是45-65×106个/ml。这两个生态因子的最佳组合是温度32℃,饵料密度为65×106个/ml,此时,种群达最大密度3.4×103个/ml。  相似文献   
35.
一种准确通用的台风路径预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天气学理论,对台风云图的晴空区轴线制约台风移动的规律进行物理解释。根据台风云团与晴空区之间存在的干、湿梯度力和推动台风前进的惯性力的互相关系,建立台风移向预报方程和轨迹预报方程,分析论证了台风移向变化的物理过程,把影响台风移动的复杂因子转化为单一的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36.
海南岛以东外海的暖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出现的海南岛以东外海的暖涡及其形成机制作了简略的回顾及分析,认为这个暖涡是常常出现在这区域的,其存在与南海北部的西向流在遇到陆架-陆坡海域作反气旋式偏转而延伸为南海暖流有关;同时当南海暖流流向东北作反气旋式弯曲时,在暖流右侧也会出现暖涡。暖涡冬季较弱,夏季当海南岛东岸在西南风作用下出现上升流时会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37.
闽中渔场的温、盐跃层分布与亚硝酸盐的层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82—1983年闽中渔场鱼类资源调查的资料,分析了本海区温、盐度跃层的强度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闽江口断面和平潭断面存在较强的跃层.温跃层一般出现在夏季.温跃层的强度可高达0.50℃/m,出现在牛山岛附近(水深10—20m).盐跃层一般出现在春季.盐跃层的强度可高达1.03/m,出现在闽江口白犬岛附近(水深0—10m).5月份处于丰水期,流量较大的闽江水排入海洋。由于其盐度低、比重小而浮于海水的上层,形成盐跃层现象.盐跃层最常出现的海区是在牛山岛附近.文中还探讨了闽中渔场的亚硝酸盐层化现象.3—8月,亚硝酸盐含量在水深0—20m层均较低,20m至底层含量则大幅度升高,亦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38.
在濒临我国闽、浙两省的东海陆架西部海域。终年存在着一股自南北上、具有高盐特性的外海水(图1),它是该海域的主要水团。它的消长和运移,对陆架西部海域的水文状况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我国东南沿海渔场位置的变动以及气候的变化等也与之密切相关。因此,对这股高盐水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很早就受到了国内、外海洋学者的重视。 较长期来,这股高盐水的名称及涵义一直较为混乱,有称“中间暖水”,或称“黑潮北上分支水”,也称“台湾暖水”和“台湾暖流水”等等。本文根据这股高盐水的来源和特性,采用了“台湾暖流水”这一名称。 关于台湾暖流水,国内、外海洋学者已相继作过一些研究。早在1894年,C.O.MaKapo?曾根据1886-1889年“勇士”号的调查结果指出:“在东海西部有一支黑潮分支出来的中间暖水”。1932年,安井善一在其研究上海一长崎间水温、盐度年变化的著作中曾提到:“在中国大陆沿岸有一黑潮水的分支北上,其温、盐度的性质与日本近岸的黑潮水系相近”。其后,许多日本海洋学者,诸如宇田道隆、辻田時美、井上尚文,深濑茂、松官义晴、中尾徹、以及西田英男等人在研究东海水文状况和水团结构的著作中,都先后在不同程度上对台湾暖流水作过一些概要的分析。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以来,我国海洋科学工作者在研究中国近海水文基本特征的同时,也对台湾暖流水作了一些研究,但因受资料限制,这些研究仅局限于分析台湾暖流水在28°N以北、124°E以西海域内的分布和变化特性,而未能探讨其全貌。 近年来,在东海陆架西部海域的海洋水文调査逐渐増多,已经积累了一些观测资料,本文试图根据目前所能收集到的1958-1977年间的资料,对台湾暖流水夏季的温、盐特性及来源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9.
从地质记录中寻找周期是科学家最感兴趣的事情之一。最近,Hazen利Trefil(1991)提出了20条科学论点,并提到了地球上的所有事物都以周期模式运转.这个想法在最近对百万个不同的长期的陆地及防外时间序列的周期性分析中得到证实、尤其是RauP利Sepkoski(1984)关于海洋种群灭绝的周期是26Ma的断言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讨论集中在26Ma周期的统计稳定性及内在联系方面一对陆地(潮汐玄武岩,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等)和陆外(冲击陨石坑)循环过程与周期性生物事件的内在联系的很多研究为“灾变循环”的可能出现提供了证据。然而,对这些记录里…  相似文献   
40.
太平洋西南部铁锰矿化的矿物学特征A.H.Kan等在对克马德克和新赫布里底岛弧—海沟构造系不同地貌构造的地质采样过程中(1990年科学考察船“AHecMHoB院士”号第17航次),在一系列测站上采集到不同的铁锰形成物(MO)。详细研究这些形成物具有特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