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5篇
  免费   432篇
  国内免费   476篇
测绘学   611篇
大气科学   429篇
地球物理   426篇
地质学   873篇
海洋学   244篇
天文学   77篇
综合类   346篇
自然地理   118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71.
风浪作用下太湖悬浮态颗粒物中磷的动态释放估算   总被引:68,自引:6,他引:68  
用振荡试验方法模拟了不同风速对太湖沉积物扰动产生的悬浮颗粒物(SPM)量, 研究了SPM中磷的物化形态转化和生物矿化衰减过程, 定量估算了动力扰动作用下, SPM中磷转化对太湖磷负荷贡献. 结果表明: SPM中以物化形态转化为可溶性活性磷(SRP)为主的释磷作用对太湖水体磷负荷的贡献为0.44 t/a, 因生物矿化作用为主的磷衰减对水体磷负荷的贡献量约425.8 t/a, 占太湖外源入湖总量的15.0%, 约为河道SRP入湖量的4.7~7.5倍, 因此是太湖内源动态释放量的最主要来源. 在风浪影响相同情况下, 易悬浮颗粒物中有机磷含量及其生物可转化性是决定湖体内源动态负荷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2.
景观指数的粒度变化效应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本文以延河流域的1:250000和1:500000土地利用图为对象,以景观格局分析程序Fragstats3.3为分析工具,探讨了不同比例尺条件下景观指数随粒度增加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粒度值由25m到400m的逐渐增加,除斑块丰富度外的景观指数均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其中聚集度和集合度没有尺度转折点,其他指数具有明显或不明显的尺度转折点.对比分析1:250000和1:500000土地利用格局指数的计算结果可以发现:1)尺度转折点不是一个值,而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区间;2)尺度转折点与研究图件的比例尺有关,比例尺越大,所发生的第一次尺度转折点的粒度就越小;3)第一尺度域是选择适宜粒度的较好取值范围.对延河流域1:250000土地利用图进行景观指数计算的适宜粒度范围是70~90m,1:500000土地利用图的适宜粒度范围是90~120m.  相似文献   
73.
论述了高精度推求正高的两种方法 ,并对正高精度的推估及其在模型上的试算也作了讨论 ,对于海拔为 5 0 0 0m的高山 ,正高的误差一般不超过± 1 0cm ,这与距青岛水准原点达数千公里的西部高山 (原 )处正常高的精度也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74.
洪立波 《北京测绘》2003,(1):3-6,11
简介北京奥运城市建设信息概况 ,提出努力为“奥运”提供多方位测绘保障服务的设想。  相似文献   
7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Information Science,2003,17(1)030601 利用多山地形DEMs和太阳辐射模拟计算地形参数的矢量代数算法=Vectorial Algebra Algorithms for Calcu-lating Terrain Parameters from DEMSand Solar Radiation Modelling in Moun-tainous Terrain[英]/Corripio J G.-1-  相似文献   
76.
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和Arc/Info软件,研究1995年至2000年兰州至格尔木铁路沿线的区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交通干线(公路和铁路)的影响程度与范围。主要结果如下:(1)东线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西线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较大;(2)东线缓冲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没有显著变化,西线缓冲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明显升高。缓冲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的变化反映了交通干线的轴向影响规律;兰州至西宁铁路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显著影响范围是5km,青藏铁路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显著影响范围是7km;(3)9个城市缓冲带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表明:城市扩展主要发生在1km缓冲带内。  相似文献   
77.
扰动重力边值问题与实际数据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应用GPS测量重力点的大地高 ,从而获得地面点的扰动重力 (或称纯重力异常 )值这样新的重力边值条件 ,如何从理论与实际上确定重力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8.
三维重力内波和对流云街的启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一个下部为弱不稳定层、上部为稳定层的二层模式中,求解线性化的大气动力—热力学方程组,表明一个孤立山丘所引发的重力内波,在向下游传播过程中与边界层中对流相互作用,形成大气低层的涡漩活动,其图象与观测到的对流云街结构相似。  相似文献   
79.
东北冷涡持续活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4,自引:9,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力 《大气科学》1997,21(3):297-307
本文首先分析了东北冷涡的持续性活动特征,然后讨论了东亚大气10~20天低频振荡及瞬变扰动对东北冷涡持续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准双周振荡在我国东北地区十分活跃,从时间连续的低频天气图上发现,该地区附近周期性循环出现的低频气旋同东北冷涡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并且其传播路径也较有规律。另外,本文还通过→E矢量分析以及月平均准地转位涡的收支计算,研究了东亚大气瞬变扰动对形成时间平均冷涡的影响,得出,在时间平均东亚阻高/东北冷涡偶极子系统控制的区域附近有瞬变扰动动能向时间平均气流动能转换,同时这里也存在有明显的→E矢量辐合,导致平均西风减弱,而有利于经向环流的发展。时间平均气流的位涡平流不利于阻高/冷涡偶极子系统的存在,且使偶极子系统高、低压中心的经向距离拉大,而瞬变扰动的位涡输送则有利于冷涡高位涡值和阻高低位涡值在原地维持,阻止它们向下游传播。  相似文献   
80.
Molodensky最早提出了利用最小平方逼近的方法对Stokes积分核进行改化以减小外区积分的截断误差,基迂个思想,许厚泽在文献中把截断系数的解算归结为解一组m次一代数方程组。本文将此方法推广到扰动引力分量的计算中,并分析了改化积分核的作用,理论分析的结果与实算结果相一致。通过改化后扰动引力分量截断系数Q1nR1n的量级大大减小,说明截断误差大为降低,同时也表明引逼近方法对扰动引力分量来说明样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