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63篇
  免费   2989篇
  国内免费   3197篇
测绘学   2163篇
大气科学   4930篇
地球物理   3392篇
地质学   4477篇
海洋学   2547篇
天文学   737篇
综合类   1385篇
自然地理   3118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533篇
  2022年   672篇
  2021年   791篇
  2020年   615篇
  2019年   760篇
  2018年   573篇
  2017年   616篇
  2016年   642篇
  2015年   699篇
  2014年   1164篇
  2013年   945篇
  2012年   1032篇
  2011年   1009篇
  2010年   965篇
  2009年   1075篇
  2008年   1117篇
  2007年   1017篇
  2006年   857篇
  2005年   845篇
  2004年   644篇
  2003年   687篇
  2002年   654篇
  2001年   587篇
  2000年   429篇
  1999年   421篇
  1998年   438篇
  1997年   453篇
  1996年   376篇
  1995年   336篇
  1994年   341篇
  1993年   240篇
  1992年   304篇
  1991年   252篇
  1990年   175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6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0214号热带气旋强度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远超 《广西气象》2005,26(A01):F0003-F0003,176
通过对0214号“黄峰”强度变化的研究表明,弱冷空气、中尺度涡旋及副高加强西伸相互作用,导致其周围出现风场、物理量场、能量场、云系均出现有利结构.从而使其强度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992.
A series of 17-yr equilibrium simulations using the NCAR CCM3 (T42 resolution)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gional scale impacts of land cover change and increasing CO2 over China. Simulations with natural and current land cover at CO2 levels of 280,355, 430, and 505 ppmv were conducted. Results show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hanges in major climate fields (e.g. temperature and surface wind speed) on a 15-yr average following land cover change. We also found increases in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and in the diurnal temperature range due to land cover change. Increases in CO2 affect both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 so that changes in the diurnal range are small. Both land cover change and CO2 change also impact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with increasing CO2 tending to lead to more intense precipitation and land cover change leading to less intense precipitation-indeed, the impact of land cover change typically had the opposite effect versus the impacts of CO2. Our results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inclusion of future land cover change scenarios in long-term transitory climate inodelling experiments of the 21st Century. Our results also support the inclusion of land surface models that can represent future land cover changes resulting from an ecological response to natural climate variability or increasing CO2. Overall, we show that land cover change ca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egional scale climate of China, and that regionally, this impact is of a similar magnitude to increases in CO2 of up to about 430 ppmv. This means that that the impact of land cover change must be accounted for in detection and attribution studies over China.  相似文献   
993.
泾阳4.8级地震前后重力变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分析了泾阳Ms4.8地震前后陕西关中地区流动重力观测资料,探讨了重力场的时空变化及其映震特征。结果表明:①震前在震中区附近形成较显著地重力负异常区,且与沉降区基本吻合。②泾阳地震震中区既是重力变化梯度带,也是重力异常的正值区到负值区的过度带。③由于震源区应力作用方式是以水平为主的左旋走滑运动,震前局部重力异常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4.
着重分析1998年以来平凉C11井水位在西海固一平凉地区5次Ms〉4.0地震前的异常特征。通过分析得到的认识是,该井水位在Ms4.0以上地震前大都存在0.5a以上的趋势异常和年变规律的变化,震前1~2个月出现较丰富的短临前兆信息,如水位固体潮畸变、日潮差波幅增大、阶跃等微动态异常,这些分析结果曾在地震预报实践中发挥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细颗粒石英光释光测年:简单多片再生法   总被引:30,自引:13,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报道了细颗粒石英光释光测年中测量等效剂量的一种可靠技术——简单多片再生法。该技术的核心是引入单片再生法中试验剂量校正感量变化的功能,即在天然和再生多测片光释光信号测量后,再对各测片辐照以试验剂量,利用试验剂量的光释光信号响应对各测片归一化,同时校正可能发生的感量变化。从方法学上,这一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试验剂量可以校正各测片的感量变化;2)对各测片归一化,克服了实验数据分散度的问题;3)通过对比简单多片再生法与单片再生法在测年中的表现,证实简单多片再生法可以克服单片再生法中可能发生的光释光信号的积累问题。最后,文中通过测定参考年龄样品,即洛川剖面末次冰期马兰黄土(L1)的开始堆积年龄,验证了简单多片再生法的可靠性,即在提高测量准确度和精度的同时,更节约时间  相似文献   
996.
水文时间系列周期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易淑珍  王钊 《水文》2005,25(4):26-29
以分析广东省降水周期变化规律为例,探讨了最大熵谱方法在提取水文时间系列的主次周期上以及小波变换方法在分析水文时间系列的多时间尺度演变规律上的应用。由计算结果分析得到广东省降水过程主要存在的周期特性和旱涝变化趋势,为广东省降水趋势预测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97.
河西走廊地下水资源变化简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河西走廊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流域内近5 0年来地表水出山迳流量、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补给量、泉水溢出量、地下水开采量的历史变化,对不同时期地下水均衡结果进行了比较,初步分析了地下水资源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8.
山西宁武地区全新世以来气候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野外实测剖面、室内测试分析,笔者通过对山西宁武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湖相沉积地层的孢粉、易溶盐、pH值、磁化率、碳酸盐和粒度分析,探讨了该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与环境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该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112400~10000aB.P.期间,显示气候干冷,但有逐渐变暖的趋势;210000~8000aB.P.期间,气候较温湿;38000~3000aB.P.期间,气候温暖;4距今3000aB.P.~现代,气候出现3次波动,整个气候向干凉方向发展。对山西宁武地区湖相沉积地层的进一步深入调查与研究,将会确定华北地区的全新世以来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999.
青藏高原北缘哈拉湖近800年来 湖泊沉积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文章以青藏高原北缘高山祁连山湖泊——哈拉湖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放射性核素210 Pb和137 Cs测年资料,通过对此高海拔湖泊沉积碳酸盐氧碳同位素、碳酸盐含量、总有机碳含量、磁化率等环境代用指标的分析,揭示了这一地区近800年来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分析表明哈拉湖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经历了3个阶段:1206~1700A.D.环境较为寒冷、湿润,并有持续变湿的趋势;1700~1920A.D.环境由冷湿的状况趋向温暖干旱,1771年之后,环境保持相对稳定;1920~2002A.D.是自1206年以来最为温暖干旱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00.
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猫跳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LUCC是当前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领域,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国际LUCC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以贵州中部的典型喀斯特流域——猫跳河流域为例,通过详实的地面调查,以1973年的Landsat-MSS影像、1990年和2002年的Landsat-TM影像为数据源,在RS、G IS、GPS为核心的"三S"集成技术支撑下,应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单一土地利用转入率和转出率、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度以及土地覆被变化空间指数等指标,定量研究了该流域在过去30 a间的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研究区的土地覆被类型主要以耕地、灌草地、灌木林以及有林地为主;(2)197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剧烈,各地类之间的变化幅度存在较大差别,水田、灌木林、其他林地、灌草地等地类先减后增,旱地和裸岩地先增后减,有林地、水域、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交通工矿用地等持续增加;⑶1973~1990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度均比1990~2002年大,前一时期的裸岩地明显增加,土地利用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进入1990年后,裸岩地缩减,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趋于好转;⑷伴随着分布面积在平面空间上的张缩,各地类的平均分布高程和坡度在垂直方向上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