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探矿工程》2012,(10):19-19
《中国矿业报》消息(2012-10-16)大兴安岭地区是20个国家级重点成矿带之一,其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巨大的资源潜力长期为地质专家所关注。中国地质调查局质量万里行活动调研组近日对大小兴安岭地区(以下简称大兴安岭地区)地质找矿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组认为,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地质找矿取得重大进展,铜、铅锌、钼、金、银、富铁矿等矿产资源储量显著增长,显现出良好的找矿前景,有望成为新的国家级有色金属基地。  相似文献   
162.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是国内重要的钼成矿带之一,但有关该区的钼矿床尚缺乏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及其成矿地球动力学的研究资料。本文选取了霍吉河、鹿鸣及翠岭钼矿床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含矿岩体及围岩为偏铝质-过铝质,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与俯冲带岩浆岩地球化学相似的特征。锆石LA-ICPMSU-Pb定年显示,与霍吉河钼矿床成矿有关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早侏罗世(186±1.7Ma),与鹿鸣钼矿床成矿有关的二长花岗岩形成于中侏罗世(176±2.2Ma);与翠岭钼矿床有关的黑云角闪石英二长岩形成于早侏罗世(178±0.7Ma)。因此,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斑岩型钼矿的成矿时代为燕山早期。综合研究认为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斑岩型钼矿床的形成可能与侏罗纪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佳木斯与松嫩地块的拼合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3.
岩基后成矿作用:来自小兴安岭鹿鸣超大型钼矿的证据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小兴安岭鹿鸣钼矿是新近发现的斑岩型超大型钼矿.尽管近年有一些新年龄和新资料发表,但是关于矿区的成岩、成矿事件的时代和成因仍有很大争议.本文采用LA ICP-MS锆石U-Pb、辉钼矿Re-Os以及黑云母40Ar-39Ar等测年方法分别对矿区的花岗斑岩、辉钼矿、以及二长花岗岩(下文称鹿鸣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开展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矿区花岗斑岩形成于174.0±2Ma(MSWD=3.2);辉钼矿等时线年龄为177.8±2.3Ma(MSWD=0.078),辉钼矿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77.5±1.2Ma(MSWD=0.058).黑云母40Ar-39Ar 900~1400℃坪年龄为175.9±1.1Ma,表明鹿鸣花岗岩形成于约176Ma(之前).因此结合野外、岩相学、前人结果等,认为鹿鸣花岗岩岩基成岩在前(>176Ma),花岗斑岩成岩在后(约174Ma左右),成矿应当在花岗斑岩成岩近同时或稍后,为早侏罗世末期.花岗斑岩含有浸染状硫化物,表明花岗斑岩体是致矿侵入体,鹿鸣(二长)花岗岩岩基仅仅是钼矿的围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尤其是MgO含量较高,高Sr低Y等特征,以及构造环境判别显示鹿鸣花岗岩岩基和花岗斑岩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火山弧环境.在早侏罗世早-中期,该区在北部蒙古-鄂霍茨克海和东部的饶河、伊佐那崎洋联合汇聚下形成俯冲带之上的加厚地壳,此时与地幔楔发生过反应的幔源岩浆底侵产生广泛的壳幔相互作用,形成鹿鸣花岗岩的岩基.随后加厚下地壳拆沉导致鹿鸣花岗岩岩基快速隆升,在地壳浅部,与来自于深部的花岗斑岩岩浆(+钼矿和深部流体)相遇,后者侵入到鹿鸣花岗岩岩基中,形成了斑岩及辉钼矿矿床.据此,提出鹿鸣钼矿属于岩基后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4.
序二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中国科学院和原苏联科学院根据两国政府协议于1956年组织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历时四年。李廷栋院士在综合考察队的大兴安岭地质队工作,我在小兴安岭地质队工作,我俩相识于1957年。1959年上半年,  相似文献   
165.
《国土资源情报》2010,(1):F0003-F0003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地处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转换地带,曾在200多万年到280年前相继喷发形成了井字形排列的14座层状火山和28座盾形火山高低错落、姿态迥异。五个汐水相连串珠状湖泊与星罗棋布的泉、溪、池、河,是新期火山岩浆填塞了浩瀚的远古凹陷盆地湖乌德林池而形成,五大连池也因此而得名,被誉为世界火山奇观。  相似文献   
166.
东北地区晚三叠世地壳形成与演化是国内外地质学家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对黑龙江省东部小兴安岭地区育林岩体采用LA-ICP-MS U-Pb技术进行了锆石测年。结果显示:正长花岗岩锆石206 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206.8±1.1)Ma,岩体的形成时代应为晚三叠世。正长花岗岩富铝、富钾,具S型花岗岩特征,形成于碰撞造山的构造环境,与古亚洲洋构造体系演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