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496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85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10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中国与蒙古之地质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按照构造单元和构造阶段讨论中国和蒙古的演化史。中国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可分3大阶段:陆核的聚结(2·8Ga);原地台在吕梁运动中固结和侧向增生(1·8Ga);地台在晋宁运动中固化拼合成华夏超大陆(830Ma)。晋宁运动后,中国和蒙古以离散大陆和洋盆并存为特征,至早古生代末聚合为中国和北蒙古两个古大陆。晚古生代时,斋桑—南蒙古—兴安和乌拉尔—天山两大海域陆续消减,形成了海西期的主缝合带。中国蒙古各地块大致于印支运动末期(210Ma)重新聚合,成为劳亚超大陆,即二叠纪—三叠纪泛大陆北支的一部分。印支期后大阶段的特征是泛大陆裂解和大西洋扩张导致了环太平洋域的出现,这一新的构造型式使中国由南北部之间的差异转变为东西部之间的差异。中国东部,也包含蒙古在内,在中—新生代基本上处于张性构造状态,发育张裂盆地和大陆内部火山活动;而在中国西部,中—新生代的构造发展过程则表现为亲冈瓦纳诸地块陆续向北增生拼贴到古亚洲大陆之上。这个过程最终导致了青藏高原在中新世至第四纪的迅速上隆。  相似文献   
64.
2006年7—8月新疆主要天气气候特点是:气温全疆大部略偏高或偏高,降水全疆大部偏少。至8月底全疆春麦全部成熟,部分地区春玉米开始成熟,夏玉米处于抽雄期,套播玉米开始乳熟。气象条件对春玉米的扬花授粉及部分地区春麦灌浆略有影响,对夏、套玉米生长发育及小麦的成熟收晒基本有利。两月内,全疆大部地区旱情持续,个别地区遭受了洪水、大风危害,给农牧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造成了一定损失。1500hPa月平均环流形势特征分析7月份,北半球500hPa月平均环流图上,中高纬度呈4波型分布,极涡主体位于极区附近,其中心强度为544位势米,低纬度地区呈6波型分…  相似文献   
65.
本文通过对玉米产量和玉米各生育期长度、茎杆重、籽粒茎杆比等产量因素的分析,找到影响玉米最终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乳熟至成熟期长度及茎杆重,即只有经过充分营养生长且有足够籽粒成熟时间的玉米才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66.
本研究利用多角度光度计实测了玉米单叶的偏振反射比与二向反射比数据。该光度计能够在不同的观测天顶角、入射天顶角和方位角下测量目标物的偏振反射和二向反射,获得地物目标在2π空间的多角度观测数据。通过分析实测的偏振反射和二向反射数据,得出了玉米单叶的偏振反射与二向反射之间关系密切,最大与最小偏振反射比之和的平均数约等于同等观测条件下玉米叶片的二向反射比。该研究成果为植被遥感监测做出了一种新的尝试,并且对偏振光遥感、多角度遥感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7.
该文运用统计方法对安顺市近45 a夏旱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各种夏旱出现的大致机率,并经过初步分析和应用他人对贵州夏旱的科研成果,给出安顺市夏旱的环流背景和主要影响系统,对今后夏旱的预报工作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8.
低温对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发芽试验研究了东北地区早、中、晚熟3个玉米品种在4℃、8℃、13℃、17℃、21℃和25℃黑暗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并求出不同品种的发芽临界温度。结果表明,低温抑制了种子发芽,降低了发芽能力;3个品种发芽的临界温度为3.2 ̄5.2℃。发芽临界温度愈低,种子的耐低温发芽能力愈强。稀土浸种有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和促进发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日前,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投资,集“旱能浇、涝能排、路相通、林成网”多种功能为一体的1.6万亩标准粮田将在河南省沁阳市的紫陵、西万两镇实施。该项目建成后,年可新增小麦104万公斤、玉米96万公斤。  相似文献   
70.
夏月。温润如玉,村口那棵大树下,早早站着不少人。有的手拿蒲扇,有的蹲在树旁叨着烟袋,季风轻轻地吹,脊梁沟里好像有幼童用手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