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375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1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是水资源管理和地表水生态系统保护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氡同位素(222Rn)由于其在地下水与地表水中含量差异显著、性质保守、检测难度低,广泛运用于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的研究当中。本文通过总结分析222Rn在不同地表水体(海水、河水、湖水等)中的应用,指出刻画地下水氡浓度的异质性是估算地下水排泄的重点和难点。在估算海底地下水排泄(SGD)时,氡的混合损失项估算不确定、海水氡浓度时空变异性、SGD的多组分特征等可能给估算结果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在估算河流地下水排泄时难以确定氡的大气逃逸量;研究人员对氡在示踪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方面的研究程度相对不足。本文从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方面,对222Rn的研究应用提出以下潜在方向:(1)降低地下水氡空间变异性对估算地下水排泄量的影响;(2)针对不同水体、不同水文条件,准确刻画氡的大气逃逸量;(3)拓展222Rn示踪能够解决的科学问题;(4)将氡质量平衡模型计算与不确定分析相结合,实现软件化。  相似文献   
72.
73.
金戈  邓娅敏  杜尧  陶艳秋  范红晨 《地球科学》2022,47(11):4161-4175
高砷地下水不仅直接危害供水安全,还可通过与湿地之间的交互作用,影响湿地水质进而威胁湿地生态安全.长江中游河湖平原已被报道广泛分布有高砷地下水,而位于长江中游故道区域的天鹅洲湿地地下水中砷的空间分布特征尚不明确,湿地与地下水的交互作用对地下水中砷季节性动态的控制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在天鹅洲湿地采集2个水文地质钻孔的35件沉积物样品、12个分层监测井不同季节的共72组地下水样和18组地表水样,通过水位-水化学监测、沉积物地球化学组成分析和砷、铁形态表征探究天鹅洲湿地地下水中砷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控制机理.研究发现天鹅洲湿地地下水砷含量为1.08~147 μg/L,牛轭湖外侧浅井(10 m)地下水砷含量普遍高于深井(25 m)和牛轭湖内侧浅井(10 m)、深井(25 m)地下水,枯水期和平水期的砷含量高于丰水期.牛轭湖外侧浅层地下水系统具有更厚的粘土、亚粘土沉积,沉积物中总砷、强吸附态砷和易还原的铁氧化物的含量更多,吸附砷的水铁矿等无定形铁氧化物还原性溶解导致砷释放进入地下水中.枯水期天鹅洲湿地底部向牛轭湖外侧浅层含水层输送不稳定的有机质,使天鹅洲湿地地下水-地表水界面成为砷释放的热点区域.丰水期时牛轭湖外侧含水层受长江补给的影响,还原环境发生改变使地下水中的砷和铁被氧化固定从而不利于砷向地下水释放.   相似文献   
74.
水资源是关系到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急剧增长,水资源矛盾问题日益凸显。根据本溪市桓仁县浑江流域水环境监测资料,对桓仁水库至浑江河口段之间的地表水现状水质进行评价,并对污染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实行科学灌溉、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加强水行政执法力度等措施,有效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相似文献   
75.
淡水对生命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淡水,人类平均只能存活3天。水是我们生产粮食的必需品,同时对我们几乎所有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环境而言都不可或缺。当前,水短缺、洪水和干旱、清洁水供给不足等问题给世界带来的挑战日益严峻。因此,改进对水供给的预测、监测和管理迫在眉睫,水过多、过少和水污染问题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76.
我们知道,今天人们所用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都是由植物等腐烂变成的。由生物体到化成能源这一过程,大自然用了上亿年的时间,数百年来,它们一直是人类能源的主角。但是这些传统能源大多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随着工业文明进程的不断加快,这些资源将面临枯竭。同时,传统能源在使用和生产的过程中还会带来各种污染,如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能源短缺的大国,加紧开发低污染乃至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7.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人口增长逼近高峰期。从现实情况看,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需要更多的矿产资源作保障。近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矿产资源消耗大幅度增加,使地质勘查新增储量低于消耗储量,尤其是一些重要矿产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今后2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78.
国土资源部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江苏自然资源短缺,环境容量偏小,人口密度居全国省份之首,国土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高投入、高产出、高负载的资源利用特征,决定了我们必须实施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因此,深入开展创建活动,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对江苏实现“两个率先”显得尤为重要。创建工作启动后,  相似文献   
79.
干旱缺水是制约通辽市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的矛盾日益突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应对气候变化,发展节水型农业已迫在眉睫。及时准确提供灌溉预报信息是实现节水灌溉的重要环节,也是拓宽气象服务领域的重要内容,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辽市气象局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的实际,利用内蒙古气象科研所研制的"内蒙古半干旱区农田优化灌溉预测技术",从2005年开始陆续对通辽地区玉米田进行了灌溉信息预报的试验示范工作,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0.
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资源情况、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地下水,并与地表水进行优化配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