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37篇
  免费   640篇
  国内免费   339篇
测绘学   3700篇
大气科学   89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1661篇
海洋学   241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041篇
自然地理   7479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66篇
  2022年   428篇
  2021年   613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594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335篇
  2015年   510篇
  2014年   1141篇
  2013年   788篇
  2012年   863篇
  2011年   829篇
  2010年   760篇
  2009年   655篇
  2008年   534篇
  2007年   442篇
  2006年   457篇
  2005年   458篇
  2004年   457篇
  2003年   455篇
  2002年   414篇
  2001年   389篇
  2000年   301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76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1年   2篇
  1950年   3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6篇
  1947年   4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5篇
  1940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晚中生代─新生代南海周缘地块运动与南海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由华南几个盆地的古地磁数据综合而得的反映该区白垩纪以来古纬度变化曲线,结合Schmidtke等(1990)发表的加里曼丹150Ma以来的古地磁数据,表明华南与加里曼丹在40Ma前具有大致相同的古纬度变化史,差异仅出现在距今30Ma前后和10Ma以来。若此趋势可靠,则可作出下列推断:(1)南海的扩张只能发生在距今30Ma附近或10Ma以后华南与加里曼丹反向运动时期;距今30Ma的扩张已被广为接受;(2)华南与加里曼丹之向可能存在的古南海只能在91Ma之前存在;(3)南海演化可能存在两期扩张。南海的拟合可通过沿3500m等深线的先道时针旋转、后北向平移两个步骤完成。这与Hayashida等(1991)提出的日本海张开与扩张模式很相似,提示东亚边缘海的形成和演化可能具有同样的机制。华南距今50Ma以来的古纬度变化与Tapponnier(1982)的传播挤出构造模式所预期的基本吻合,表明距今50Ma以来华南古纬度变化的运动学机制可用Tapponnier模式作解释。  相似文献   
32.
全新世以来苏北平原古地理环境演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凌中 《黄渤海海洋》1990,8(4):20-28
  相似文献   
33.
全新世以来江苏中部地区海岸的淤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凌申 《台湾海峡》2006,25(3):445-451
全新世以来,江苏中部地区经历了由海洋向陆地的演化过程,海岸线的演化以淤进为主,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早全新世(10~7kaBP)本区为浅海环境,海岸线抵西部山地,中全新世(7~3kaBP)海岸以缓慢淤进为主,古砂堤发育.晚全新世(3kaBP以来)因黄河夺淮,海岸东迁迅速,形成广袤的滨海平原.  相似文献   
34.
中华哲水蚤不同地理种群苹果酸脱氢酶(MDH)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华哲水蚤 (CalanussinicusBrodsky)是属于甲壳纲 (Crustacea)桡足亚纲 (Copopeda)哲水蚤目(Calanoida)哲水蚤属(CalanusLeach)的一类浮游动物 ,为暖温带种 ,广泛分布于我国渤、黄海和东海沿岸区 ,为这些水域的优势种[1]。有关中华哲水蚤的研究国内有过许多报道 :李少菁[2]、陈清潮[3]、林元烧等[4]曾分别对该种类生活习性、摄食、生殖及生活史进行过研究 ,林元烧、曹文清等[5]也曾对厦门港不同月份采集的中华哲水蚤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分析。而不同地理种群…  相似文献   
35.
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南海不同海区的两个地理群体耳鲍(Haliotis asinina)18S rRNA基因全长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并将耳鲍18S rRNA基因的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已收录鲍的18SrRNA基因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南海耳鲍核糖体18S rRNA基因与耳鲍H.asinina isolate H11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的相同率高达98%;同一地理群体内耳鲍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完全一致;不同地理群体间耳鲍核糖体18S rRNA基因在碱基组成上的相似率为99%,仅在某些位点处发生了碱基替换,即腺嘌呤(T)被鸟嘌呤(G)替换;同时,将这两个不同群体中耳鲍的18S rRNA基因与泰国耳鲍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它们之间也只是发生了碱基替换。  相似文献   
36.
辽西滨岸地貌发育特征与古地理环境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7.
38.
珠江口是珠江三角洲发展最快、环境压力最大而又最敏感的地区。建立该地区岸区地是基础数据库,可为地区环境变迁及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重要数字信息,是未来数字经济时代的必要要求,也是未来海区应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阐述了岸区数据库的基本结构、数据源、并介绍了数据库建立方法:指出了该数据的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莱州湾东部滨海水域第四纪沉积及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6个钻孔和461km浅层地震剖机测量获得的测年、微古、孢粉、藻类、古地磁以及岩持征和地震反射界面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将本区第四系划分为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对各时期的沉积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并对不同时期的沉积相特征和古地理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初步地揭示。  相似文献   
40.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理信息系统是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数字系统。所谓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实际上是一种以计算机为主体,对海洋数据与资料进行输入、存贮、分类、查询、分析处理、运用模拟、输出的服务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信息系统。随着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已经超出了“地理学”的应用范畴,已对整个空间信息进行处理。受到国内外海洋学家们的极大关注。全球尺度的海洋学研究亦需要建立基于海洋环境因素的海洋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