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27篇
地球物理   162篇
地质学   559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0 毫秒
71.
西宁市城区与市郊气温、地温差异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宁市五四大街19号和莫家泉湾气象观测场地分别代表西宁市城区和市郊,利用1996,1997,1998年3年两地并行气象观测资料,用统计对比方法,讨论了两地气温,地温的主要差异以及相关联系。指出,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区气温高于市郊,其中以冬季差异最大,而春季差异最小;城区与市郊逐日、月气温和逐日、月地温相差十分显,城区与市郊气温差对地温差的影响,在晴天状态下,以80cm最为明显,在昙天状态下以冬,春季0cm地温最为敏感,在阴天状态下几乎全年0cm地温都有较显的反应。  相似文献   
72.
苏南地区地热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充分收集区域地质,水文于质,物化探及地热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苏南地区地下热水的形成和赋存的背景,条件,规律及特征,并进行地下热水的划分与预测,为进一步的研究,勘察,开发提供的依据。  相似文献   
73.
小兴安岭黑大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分布及退化状态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王彪  盛煜  刘建平 《冰川冻土》2001,23(3):302-306
黑大公路沿线多年土主要分布于黑河-北安段,属小兴安岭岛状多年冻土区,该区存在的多年冻土是晚全新世寒冷时期的产物,现处于欧亚多年冰土南界边缘,多年冻土发育在低洼、地表积水、塔头草生长茂密、草炭和泥炭发育的沼泽化湿地当中,沼泽湿地独特的热交换特性决定了其中发育的多年冻土处于退化的最晚阶段,冻土的退化在自然条件下可能依赖于由于至上的地下热流。多年冻土的地温剖面表现为零梯度曲且冰土温度接近于0℃,由此决定了多年冻土对人为活动干扰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4.
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热演化与生烃阶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胜利油气区济阳坳陷地质构造和沉积埋藏史分析的基础上 ,选择典型钻井岩芯 ,通过系统分析研究其镜质体反射率剖面特征 ,运用热动力学原理经线性回归确定出本区上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的古地温梯度 ,其分别为 3.49~ 3.92℃ / 10 0m、4.33~ 4.6 7℃ / 10 0m和 3.76℃ / 10 0m。中生代本区出现的高热异常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板底垫托作用有关。同时确定出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抬升之前 ,石炭 二叠系烃源岩的成熟度分别为R° =0 .5 2 %~ 0 .5 8%和R° =0 .90 %~ 1.11% ,它们分别已进入生烃门限和生气阶段 ,但生烃产物不同程度地遭受构造抬升作用的破坏 ,这对正确评价本区石炭 二叠系油气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鄂尔多斯及其周缘地热分布的某些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鄂尔多斯及其周缘的大地热流、地温梯度和地温分布等资料研究了其展布特征和差异性变化,并讨论了地热分布与地壳深浅构造的关系。认为,鄂尔多斯块体内大地热流、地温梯度值整体偏低,而其周缘地区则呈现出环状高值异常带。该区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在鄂尔多斯周缘地区,即鄂尔多斯周缘存在着高热流、高地温梯度和地震丛集分布相统一的现象。这一现象说明,地热和地震活动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76.
天水地震区深部地温场的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天水地震区上地壳地温场。结果表明,影响该区浅部(层)地温场的主要因素是基底构造和断裂构造。祁连褶皱系为高热异常区,秦岭褶皱系为低热异常区,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为地温梯度带。认为该带历史地震的发生与热应力差有关  相似文献   
77.
震前地温的微变化与断层蠕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沅俊  杨修信 《地震学报》1992,14(3):373-375
热过程在地震孕育和发生中的作用早已为人们所肯定,地震前的地温异常变化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安镇文等,1985).过去,由于缺乏连续的高精度地温观测资料,致使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很大的局限性.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傅子忠等(1984)研制的 SZW 型数字式石英温度计,分辨率为0.0001℃.利用这种观测系统,可以连续记录地温的微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78.
塔里木盆地北缘大地热流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7—1988年,在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库车一轮台地区进行了热流测量,取得了西北地区的首批热流值。研究区在地质上属雅克拉一轮台基岩隆起带,巨厚的中新生界陆相碎屑岩不整合于古生界及前古生界基岩之上。西段雅克拉地区在深约5400m 的不整面之下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上覆厚仅数十米的侏罗系及厚约5300m 以上的下白垩统一第四系,在侏罗系及下白垩统之间有一沉积间断。  相似文献   
79.
80.
湘中地区中生代地温场及锑矿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汞、锑、砷矿床被称为远成低温矿床,与岩体无明显的时空关系。本文以湘中盆地为例,以煤变质程度和生油岩有机质成熟度研究中生代古地温场和古地温异常特征,并讨论锑矿空间分布关系,认为锑矿床(点)主要分布在高温的隆起区及其边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