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0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282篇
测绘学   541篇
大气科学   259篇
地球物理   610篇
地质学   922篇
海洋学   307篇
天文学   60篇
综合类   472篇
自然地理   96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你知道《孟子》《史记》所说的“中国”就在晋南吗?你知道山西在古代为什么叫“三晋”、“河东”、“山右”吗?你知道山西曾有过“北京”、“西京”、“中京”吗?你知道太行山有多长、有多少个名字吗?你知道山西有多少个温泉吗?等等。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对这些问题都作了明确而又很有意义的回答。我觉得这是一本很好的山西历史地理的工具书,真是爱不释手,特向关爱山西的读者介绍一番。  相似文献   
102.
1995年春,哈尔滨市有关部门郑重通知各大传媒,在新的城市别名确定之前,停止使用“冰城”一词。理由“主要是由于这个称呼不能完整、准确地体现哈尔滨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而把哈尔滨冬季的气候特征推向了极端,使不少不了解哈尔滨的人对哈尔滨产生了寒冷、萧条的误会,不利于哈尔滨吸引海内外的宾客和扩大同国内外的交往”。这一信息,全国一些报刊作过报道。  相似文献   
103.
赵新 《中国测绘》2004,(4):60-61
《康雍乾时期舆图绘制与疆域形成》一书,以康雍乾时期其有代表性的舆图为例,以大量档案文献材料为基础,对这一时期地图绘制的历史及地图在当时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地图与疆域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4.
1前言 雷暴预报在航空天气预报保障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雷暴天气形势的分析则是预报雷暴的重要基础,在探讨长春机场雷暴成因的进程中,根据1996年-2002年7年问6—8月观测资料,采用历史天气图,普查造成雷暴天气系统地面和高空气压场、温度场的配置特点,通过分析天气系统的移动演变,逐一追踪造成雷暴的天气系统,在分别确定共计138天造成雷暴天气系统类型基础上,将造成长春机场的雷暴天气系统概括为7种天气形势类型(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05.
山西大同-阳高地震活动背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仇转  刘巍 《山西地震》2005,(2):1-7,10
通过对大同盆地历史地震活动及大同盆地历史地震活动与华北地震区、山西地震带强震活动的关系的研究,得出山西大同-阳高1989年6.1级地震活动是这一地区历史地震的延续,是华北北部中强地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义前震的重要意义,其后对应发生的河北张北6.2级地震。标志着华北地震区的地震活动期已进入尾声。  相似文献   
106.
EPR 9-10°N热液烟囱体的结构特征与生长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Alvin深潜器采集的4个EPR9-10°N热液烟囱体样品进行了结构和矿物地球化学研究,建立了不同烟囱体的形成环境和生长历史. EPR9-10°N热液烟囱体在形态、结构和组成上的差异, 反映了不同的两类热液沉积环境: 类型Ⅰ烟囱体形成于高温、较强酸性、强还原性热液集中流环境, 类型Ⅱ烟囱体则形成于相对低温、较弱酸性、富锌的还原性热液环境. 类型Ⅰ烟囱体的生长始于硬石膏的形成, 在此基础上, Cu-Fe-Zn硫化物在烟囱内各方向上的交代和沉淀过程决定了类型Ⅰ烟囱体的最终结构. 早期、中期、晚期硫化物形成阶段的建立恢复了类型Ⅰ烟囱体形成过程中温度变化和化学反应变化的历史. 与类型Ⅰ烟囱体不同, 类型Ⅱ烟囱体早期黄铁矿淬火结晶和闪锌矿结晶为烟囱体的生长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7.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刚刚上天,日本科学界又准备“入地”。根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学者正积极联手美国、欧盟、中国筹备一项计划,向地球内部深深挖掘,去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报道说,这在人类历史上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08.
於崇文 《地质通报》2005,24(10):F0005
地球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在西方和前苏联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大体可分为3个时期。  相似文献   
109.
号称“万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历史上多以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形成统治中心。在印尼历史上,从7至13世纪以苏门答腊巨港为中心的室利佛逝王朝,以及在15世纪时达到鼎盛的麻诺巴歇王朝,都曾在一定程度上统一过今印尼全境。但在麻诺巴歇以后,印尼各主要岛屿分别兴建有马打蓝、万丹、亚齐、淡目等大大小小的穆斯林封建王国。因此,在跨人近代历史的门槛时,拥有万岛领土的印度尼西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  相似文献   
110.
走进边城     
褚慧玲 《地理教学》2005,(10):40-41
在我国云贵高原余脉,在湘、鄂、渝、黔交界之处,在楚湘化浸润、渲染的西部边陲,镶嵌着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那里有个神秘的地方。她山水风光奇特,民族风情浓郁,历史化丰厚,还有个靓丽的名字——凤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