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6篇
  免费   1120篇
  国内免费   864篇
测绘学   1345篇
大气科学   1139篇
地球物理   780篇
地质学   2916篇
海洋学   825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1874篇
自然地理   3299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233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738篇
  2013年   512篇
  2012年   632篇
  2011年   802篇
  2010年   653篇
  2009年   634篇
  2008年   709篇
  2007年   554篇
  2006年   574篇
  2005年   504篇
  2004年   435篇
  2003年   379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308篇
  1998年   274篇
  1997年   260篇
  1996年   239篇
  1995年   225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地震前后垂直形变场动态演化的量化指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一种表达垂直形变场动态演化过程的量化指标——区域应变率、应变集中度。在此基础上,对南北地震带各水准监测区近30年的垂直形变资料进行了实际计算.并结合具体震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量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地震前后形变场的动态演化过程和地壳运动状态,对地震的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理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规划理念的再思考 从本质上说,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是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考虑,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它是一种政府的公共管理行为.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规划在实际工作中并未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规划低效论"、"规划无用论"的说法更是加重了规划在实施层面上的难度.形成这种看法从根本上分析首先是人们对规划本质及规划问题认识不统一,各级政府尤其是领导在规划编制指导思想上的认识不足造成的.俗话说"只有正确的思想才能引导正确的行动",要进行规划修编,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首先必须要对规划理念有一个正确而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开展以来,海林市采取有力措施,深入开展矿产资源清理整顿,加强矿产资源监督管理,促进了矿业经济的持续、协调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去年第二期,本刊的卷首语是<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如果从经济发展战略这一更高的层面回顾去年的工作,那么也可以说,其主线就是确立科学的发展观.贯穿全年的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本质上就是治理整顿铺摊子、拼资源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三个暂停"的严厉措施,本质上就是对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行"休克治疗".温家宝总理在日理万机中,关注到我省绍兴县"土地集约利用十法",因为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方向.  相似文献   
15.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中共中央连续多年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做出了战略决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日益增长,处理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难度越来越大,政府对市场运作的调控和高效配置等都面临着复杂的新课题。及时反映国土资源工作的新进展,与时俱进地回答实际工作提出的新问题,需要记者运用科学发展观才能做出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6.
舞钢市地处豫西南山区和黄准平原结合部,不但是一座集山、水、林、城为一体的旅游山城,又是一座以钢铁为主,矿产、棉纺、建材、造纸、农副产品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城市。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崛起和工业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土地资源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区域地质构造演化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省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分为5个阶段.①陆核形成阶段形成太古宙高级区,地壳分异成稳定的花岗岩穹窿和活动的绿岩带,第一次克拉通化完成.②陆块发生形成阶段地壳向刚性发展,在华北陆核硅铝壳的基础上先后有3次张开、闭合裂谷作用,第二次克拉通化完成.这一阶段演化在鲁西地区主要表现为挤压作用,形成大量造山花岗岩;鲁东地区则以拉张作用为主,形成海槽,产生沉积.③秦昆洋形成演化阶段四堡期沿鲁东南部地壳拉张,在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间形成秦昆洋.晋宁期秦昆洋关闭,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对接碰撞,沿胶南造山带产生大量同碰撞花岗岩,同时产生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形成丰富多彩的碰撞构造.晋宁运动最终形成统一的原始中国古陆,第三次克拉通化完成.④陆块发展阶段鲁西地区地壳频繁升降,形成广泛的海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鲁东地区则以造山抬升为主,地层沉积较少.⑤滨太平洋发展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断块构造发育,形成盆岭构造格局,产生大陆边缘花岗岩,构造体系由古亚洲构造域转向滨太平洋构造域.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了最新取得的“五统一”区域重力成果,并经过对浅表松散槽(如下辽河断陷,大岩体等)的密度亏损进行补偿改正后,求取了全省的区域重力场及其垂向二次导数,计算了莫氏面等深度图。在分析区域重力场及其垂向二次导数异常特征和莫氏面起伏特征的基础上,划分出辽宁深部构造的基本格局。从平面上探讨了深部构造与地形地势、地质构造及矿产分布的关系,从剖面上剖析了辽宁省地壳分层的宏观特征  相似文献   
19.
20.
Today, we hold the Seminar for ICA Commission on national and regional Atlases in Beijing , just before the opening of the 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artography. As a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Cartographic Association Commission on National and Regional Atlases, I am honored to be the host for this Seminar and to warmly welcome all of yo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