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12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Pacific water exits the Chukchi Sea shelf through Barrow Canyon in the east and Herald Canyon in the west, forming an eastward-directed shelfbreak boundary current that flows into the Beaufort Sea. Here we summarize the transformation that the Pacific water undergoes in the two canyons, and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ability of the resulting shelfbreak jet, using recently collected summertime hydrographic data and a year-long mooting data set. In both canyons the northward-flowing Pacific winter water switches from the western to the eastern flank of the canyon, interacting with the northward-flowing summer water. In Barrow canyon the vorticity structure of the current is altered, while in Herald canyon a new water mass mode is created. In both instances hydraulic effects are believed to be partly responsible for the observed changes. The shelfl)reak jet that forms from the canyon outflows has distinct seasonal configurations, from a bottom-intensified flow carrying cold, dense Pacific water in spring, to a surface-intensified current advecting warm, buoyant water in summer. The current also varies significantly on short timescales, from less than a day to a week. In fall and winter much of this mesoscale variability is driven by storm events, whose easterly winds reverse the current and cause upwelling. Different types of eddies are spawned from the current,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here using hydrographic and satellite data.  相似文献   
72.
北冰洋是地球的独一无二的大洋。它与其他大洋相比,显出的独特性在于有相当厚的沉积层,不仅在陆架及相邻的滨岸地区,而且在特有的深水的外陆架的大洋地区。先前就曾确定沉积层分布的主要特点。为了更详细分析北冰洋及其围区的沉积层分布特征,1996年,俄罗斯大洋地质与矿产资源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俄大洋矿产所)提供相当可靠的基础资料,即编制了《1:600万比例尺的北极地区沉积盖层厚度图》(主编为格拉姆别尔格院士和博格列毕茨基)。  相似文献   
73.
门捷列夫洋脊南部的粘土矿物沉积具有明确的物源,为追踪该区沉积环境的演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末次间冰期以来,ARC7-E23孔中的粘土矿物记录表现出了非常显著的变化。结合沉积物粒度的端元组份和冰阀碎屑沉积,粘土矿物的变化模式表明,东西伯利亚冰盖(ESIS)的规模可能是控制细颗粒沉积的主要因素。在氧同位素2期(MIS2)和4期(MIS4),门捷列夫洋脊南部可能被ESIS所覆盖,几乎阻挡了所有来自加拿大和拉夫贴夫海陆架的沉积物,但允许大量来自东西伯利亚海陆架的细粒沉积物输入。只有当ESIS消融后,波弗特环流和越极流的相对强度以及搬运作用才成为了控制远源沉积物输入的主要因素。MIS3期的气候条件似乎最适合远源沉积物的输入,不仅提高了表层环流的流通性,也提供了足够多的搬运介质。  相似文献   
74.
莫知 《海洋世界》2010,(11):38-39
在地球的最北端,是一片浩瀚冰封的海洋,那就是北冰洋。由于巨大的冰盖在日光之下泛着淡淡的蓝光,可以说,北冰洋就是一片蓝冰的天地。这片大洋的周围是众多岛屿以及北美洲和亚洲北部的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75.
北极冰海耦合模式对两种不同大气再分析资料响应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牟龙江  赵进平 《海洋学报》2015,37(11):79-91
本文中我们比较了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CFSR)高分辨率的再分析数据集和低分辨率的Japanese 25-year Reanalysis Project(JRA25)再分析数据集在向下短波辐射、向下长波辐射、10m风场、近地面气温、降水、湿度上的不同,发现二者差异最大的为降水数据,其次为向下短波辐射数据、向下长波辐射数据。用这两个数据集驱动同一冰海耦合模式,CFSR强迫的海冰、北冰洋中层水和加拿大海盆温盐结构与实测相比有很大差距,等密度面上的地转流速在加拿大海盆和欧亚海盆比JRA25强迫的结果高20%,同时等密度面的深度偏深、位温偏高,在弗拉姆海峡的流通量也比海洋再分析数据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SODA)偏多。CFSR的向下辐射数据更加接近实测,采用此数据的敏感性实验模拟结果与实测符合的更好。对于海冰的模拟,云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降水带来的淡水通量通过影响大西洋入流水携带的热量进而影响到冰区。此外,CFSR过量的降水也是二者对于北冰洋温盐结构、弗拉姆海峡流通量以及地转流强度模拟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尽管风场的分辨率不同,在海盆尺度上对于海冰和海水温盐结构的影响并不大。  相似文献   
76.
北极核污染治理:任重道远(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方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大国核设施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个敏感而又持久的后果——核污染。北极,一度被人们视为远离喧嚣、纯净圣洁的“净土”,也被核污染的阴霾笼罩。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将退役潜艇核反应堆、核燃料以及其竹乜放射性核废料倾倒至北冰洋的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77.
孙洁 《海洋世界》2012,(4):72-73
脚下是闪烁着晶莹蓝光的亿万年冰川,身旁时不时有生灵出没。站在远离喧嚣的北极,可以让你释放心灵的桎梏,在自然与灵魂相融的世界里自由地飞翔,神秘的北极永远让人趋之若鹜。  相似文献   
78.
王晓娟  方之芳 《高原气象》2004,23(Z1):80-88
利用中国气象局气候中心数据库1958-1994年中国160个测站的月平均温度资料,分析了中国37年气温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北冰洋涛动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1958-1994年以来,东北地区全年、秋季和冬季温度上升都很明显,其中冬季最明显;新疆冬季温度升高也很明显;华南夏季温度明显升高.(2)通过对各区温度的年代际变化检验可知,东北全年、秋季和冬季1983年以后温度有非常显著的升高;新疆冬季1976年以后温度也有显著升高;华南夏季1976年以后温度有明显升高.(3)从全国来看,北方各区气候变暖要比南方显著一些,特别是冬季.(4)北冰洋涛动与我国东北温度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当AO指数偏小时,冬季冰岛附近海平面气压偏低,西伯利亚高压范围缩小,东亚冬季风比较弱,我国东北冬半年的温度出现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79.
大陆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是表示岩石圈强度的参数,计算该参数对研究岩石圈大规模构造,分析大陆板块内的均衡补偿机制有一定意义。利用Forsyth提出的相关技术计算的北冰洋-欧亚大陆-太平洋地学断面东南段自黑水到泉州的Te值,并分析了重力和地形波长的相关性特征,初步认为:计算Te值所选的每个数据块在短波长(6.6-100km)内岩石圈板块的强度足以平衡地形负载,重力和地形不相关;在长波长(100-250km)内,地形及地下负载由弯曲模型补偿,岩石圈板块在地形及地下负载作用下而挠曲。断面通过地段具有较低热流密度值的陆核有较高的Te值,具有较高热流密度值的宁化,大田地区有较低的Te值,反映了较高的热流密度值对应较低的Te值,较低的热流密度值对应较高Te 值的关系,Te可分为南东低值段和北西高值段,地壳厚度大体上与Te值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0.
This paper determined the abundance of General Aerobic heterotrophic Bacteria(GAB) in surficial sediments from the Chukchi Sea and the Canadian basin by using MPN and discussed their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determination percentages of the GAB were high,even till 100 percentage.The abundance range and averages of GAB for 4℃and 25℃ were from 4.00×102 to 2.40×106,1.71×106 ind.·g-1(wet sample) and from 2.40×105 to 2.40×107,1.10×107 ind.·g-1(wet sample) respectively.Not only the abundance range but also the averages of GAB in 25℃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4℃.The abundance of GAB in sediments show a tendency that it is roughly greater in the lower latitudinal area than in the higher latitudinal area.The abundance of GAB increased from east to west as for the longitudinal distribution.With the water depth increasing,the abundance of GAB at 4℃ decreased,but GBA at 25℃ is not changed obviously with water depth.It seems that warmer circumstantial temperature is more suitable for some G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