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7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781篇
测绘学   186篇
大气科学   623篇
地球物理   288篇
地质学   2030篇
海洋学   114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392篇
自然地理   39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福建沿海地区浅层地下水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美辉 《福建地质》2008,27(3):289-295
福建沿海地区3.8万km^2区域内,采集陆地浅层地下水(井水)1206件样品进行测试19种元素中,选择Be、Cd、C1、Cu、F、Fe、Hg、Mn、Pb、Zn等10个元素,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对浅层地下水的质量进行评价,并探究了影响地下水质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的质量主要受地质背景条件及地理条件的共同制约。  相似文献   
32.
王成斌 《福建地质》2008,27(2):254-258
水仙花为福建省特色农业之一,简要介绍了漳州水仙花生长特性,初步探讨了水仙花生长区的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和地球化学背景,建议选择与原水仙花田农业地质背景相似的西洋坪一带作为发展基地。  相似文献   
33.
成土过程中不同形态镉(Cd)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于了解Cd的地球化学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四川省成都平原区农田生态系统水稻土剖面中不同形态Cd分布特征为例,探讨成土过程中不同形态Cd的迁移转化影响因素及其生态危害性。结果表明:总量Cd、离子交换态Cd和碳酸盐Cd均表现出表层富集,深层含量稳定的特征;岷江流域和沱江流域水稻土Cd含量的背景值分别为0.147,0.215mg·kg-1。外源输入耕层土壤中Cd主要为活动态,其增加量占Cd总量增加量的60.71%~90.52%,向下垂向迁移能力非常弱。成土过程随着土壤中Cd总量增加,稳定态Cd含量显著增加,而活动态Cd含量明显降低。土壤的pH值主要对碳酸盐态Cd含量有影响,pH值越大,其含量越高;随着土壤成熟度增高,粉粒和粘粒含量增加的同时,残渣态Cd含量显著降低,而有机结合态Cd含量显著增高。耕层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系数高达0.59~0.65,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农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34.
北山成矿构造背景概论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北山地区可划分为星星峡-明水-旱山微板块和敦煌微板块,二者以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缝合带为界.古陆裂解初期的寒武纪浅海具有形成磷钒铀锰沉积矿产的有利背景;奥陶纪洋盆和弧后盆地具备形成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有关铜锌矿的有利背景,被动陆缘裂谷具备形成海相沉积岩系有关铅锌银矿的有利背景;志留-泥盆纪岛弧火山建造具备形成斑岩铜矿的有利背景;石炭-二叠纪陆内裂谷具备形成火山沉积铁矿、斑岩铜矿、基性-超基性岩有关铜镍矿的有利背景;各单元古陆壳活化重熔型花岗岩具形成钨锡稀有金属矿的有利背景.  相似文献   
35.
重点论述了灵宝钼矿资源的主要分布范围、地层构造、成矿类型、地质条件及成矿地质背景;境内已发现了南、北两个区域成矿带,有斑岩和脉岩型两种矿化类型,发现了6处钼矿点及与其伴生的多金属矿床;矿石类型以浸染状为主,品位变化较大,矿体主要受岩株或岩脉所控制.对目前灵宝钼矿资源开发现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今后钼矿资源的综合勘查和开发方向提出了建议,证明了在灵宝地区具有进一步寻找钼矿资源的较好前景.  相似文献   
36.
基于关联信息的灰色沉降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用背景值的迭代计算构造方法来改进GM(1,1)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关联信息的灰色沉降预测模型.最后将其应用于沉降监测点的恢复重建中.试验结果表明,新的背景值构造方法足有效的,所建立模型的拟合及预测值较传统方法更加精确可靠,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埃达克质岩的构造背景与岩石组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介绍了埃达克质岩形成的构造背景与岩石组合。埃达克质岩可以形成于不同的构造背景并与不同类型的岩石同时出现:1)火山弧环境中常出现埃达克质岩一高镁安山岩-富Nb玄武质岩组合,它的形成可能与板片熔融以及熔体一地幔橄榄岩的相互作用有关;2)大陆活动碰撞造山带环境(如羌塘)中埃达克质岩常与同期钾质或橄榄玄粗质岩共生,这可能与俯冲陆壳熔融和俯冲陆壳熔体交代的地幔橄榄岩熔融有关;3)造山带伸展垮塌环境(如大别山)中埃达克质岩会伴随有镁铁质一超镁铁质岩浆出露,增厚下地壳产生埃达克质岩浆后的榴辉岩质残留体拆沉进入地幔,与地幔橄榄岩的混合可能形成后期镁铁质一超镁铁质岩浆的源区;4)大陆板内伸展环境中埃达克质岩常与同期橄榄玄粗质的岩石共生,增厚、拆沉下地壳,以及富集地幔的熔融或岩浆混合在岩石的成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通过研究太原盆地大气干湿沉降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年输入通量,讨论其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累积的影响。同时采用富集因子法探讨降尘物质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降尘中重金属元素As、Cd主要来源于人为活动,Pb的来源可能是人为源和自然源。而Hg则主要来源于自然源。  相似文献   
39.
北京农田生态系统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丛源  郑萍  陈岳龙  侯青叶 《地质通报》2008,27(5):681-688
2005-2006年期间,分别采集了北京农田生态系统的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和化肥3种外源输入的样品,共计63件。3种来源样品的年输入通量的定量计算和对比表明,不同地区不同输入途径的重金属元素的年输入通量差异较大,研究区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主要输入途径是大气干湿沉降。如果不考虑农田生态系统的外源输出量,按照目前的污染速度,50年后怀柔和大兴地区表层土壤中cd的含量可突破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碱性土壤的二级标准。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他地区的外源输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引起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发生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40.
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及空间分布是土壤污染防治的前提和基础。为揭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在前期土壤污染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采用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以研究区西邻无工矿影响的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值作为参比值,对矿区农田土壤进行了重金属元素污染的潜在生态环境危害评价。结果表明,Hg是农田土壤中潜在生态危害最严重的元素,其次是Cd和Pb。Hg、Pb、Cd对土壤污染危害的贡献率之和达97.41%,仅Hg的贡献率就达84.37%。多个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危害很强、极强的土壤样品占样品总数的49.62%,影响面积达74.54%。从西北向东南,土壤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激增,这种空间分布与目前金矿选冶的布局一致。土壤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环境危害的后果已被前期研究成果所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