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0篇
  免费   455篇
  国内免费   663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156篇
地质学   2282篇
海洋学   38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14篇
自然地理   48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研究了宁夏碱沟山矿区无烟煤煤质特征,并与太西煤(汝箕沟煤)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碱沟山煤为年老的优质无烟煤,最大的特点是灰分低、碳含量高、氢含量低,是优质化工原料.由于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特殊,所经受的煤变质作用比较复杂.研究认为,促使煤变质的主导因素是中深成岩浆热变质.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了宁夏碱沟山矿区无烟煤煤质特征,并与太西煤(汝箕沟煤)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碱沟山烟为年老的优质无烟煤,最大的特点是灰分低、碳含量高、氢含量低,是优质化工原料。由于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特殊,所经受的烟变质作用比较复杂。研究认为,促使烟变质的主导因素是深成岩浆热变质。  相似文献   
993.
辽东地区后仙峪及翁泉沟硼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后仙峪硼矿区热水喷流沉积成因的电英岩中石英及翁泉沟硼矿区后生热液成因的石英脉中的原生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后仙峪电英岩石英中只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46~249 ℃,盐度为15.9%~18.4%,密度为0.96~1.04 g/cm3,计算出成矿压力为43.95~68.43 MPa,由此估算出热水喷流沉积时的古海水深度为4.40~6.84 km;包裹体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气相成分以H2O、CH4为主,含CO2和N2及少量的H2S和H2。翁泉沟石英脉中则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及含CO2三相包裹体两种类型,测温结果显示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42~377 ℃,盐度为12.7%~14.5%,密度为0.96~1.01 g/cm3,计算出压力为43.48~65.86 MPa,推算出后生成因石英脉的形成深度为5.23~6.55 km;包裹体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气相成分以H2O、CO2为主,含CO、N2和H2,并含少量的CH4、H2S和微量的C2H6。矿床地质特征与硼同位素特征显示这两个矿床均为热水喷流沉积矿床,并经历了区域变质作用改造及后期热液交代蚀变作用。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热水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发生在相对还原的海底条件;而后期叠加的热液活动发生在相对氧化的环境下。  相似文献   
994.
青海油田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合作,在柴达木盆地昆2井井深5120~5140 m发现南星介化石带。通过对比柴西地区和柴北缘地区南星介化石带的发现层位,并将该化石带顶界在地震剖面上进行标定追索,认为南星介(Austrocypris)是柴达木盆地下干柴沟组下段上部的标准化石。从发现南星介化石并标定有T4反射界面的冷科1井(或深88井)开始,沿地震测线向昆2井进行追索,经时深转换,将昆2井5040 m处标定为下干柴沟组上段与下段的分界。两井之间T4(下干柴沟组上、下段分界)、南星介化石带顶界和T5 (下干柴沟组底)呈3条平行线,表明其得到闭合验证,下干柴沟组上、下段的分界划分合理。因此,生物地层学与地震地层学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对比柴达木盆地陆相新生界红色碎屑岩区的地层。  相似文献   
995.
当前断层相关褶皱研究的发展方向是从二维向三维的转换。文中基于Arcgis、Discovery以及Gocad等三维软件平台,对川西盐井沟地区地震资料进行精细的解析,得出盐井沟背斜是一个典型的三剪断层传播褶皱,并建立了它的三维模型。同时考虑到单纯符合几何约束的构造解释普遍存在着多解性和不确定性,结合几何学的三维建模和动力学的有限应变分析研究断层相关褶皱。在川西盐井沟地区18个采样点钻取了184块定向岩心样品,通过磁组构的分析结果发现,盐井沟地区的磁组构基本上都是弱应变的初始变形组构,褶皱前翼应变强度比后翼略强。断层传播褶皱三剪带是有限应变最为集中的区域,在模型预测的三剪带内,磁组构反映的有限应变也较为强烈。磁组构所指示的构造应力场大致为NW-SE向挤压缩短,与断层相关褶皱的几何学与运动学模型的预测相一致。  相似文献   
996.
琼州海峡地质构造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在琼州海峡所采集的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围区地质资料,对该海峡的浅层单道剖面和高分辨率我道地震剖面进行了地震层主邓划分及地质解释。阐述了主要地震层序与界面的反射特征,以及浅部地层的,夺性特征,并对琼州海峡上新世-第四纪的构造发展史及海峡成因作了初步分析,这对琼州海峡的环境保护及研究雷州半岛、海南岛区域地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7.
泥石流沟活跃程度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祁龙 《山地学报》2000,18(4):365-368
根据甘肃陇南等地50条泥石流沟资料,建立了判别泥石流沟活跃程度的表达式N=(A/100)(J/0.06)^0.375.F^0.4,以及泥石流侵蚀模数式E=B+0.33(A/100)(J/0.06)^0.375。  相似文献   
998.
南海北部湾海洋工程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地球物理、声学探测及海底取样等实测资料详细分析,发现北部湾油气勘探开发区具有近岸、水浅等优越自然条件以及复杂的海洋工程地质特征。海底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存在潮流沙脊与潮沟、海底沙坡、埋藏古河道、浅层气、埋藏古陡坡、滑塌断层及可能的砂土液化层等潜在灾害地质因素,对海上构筑物存在直接或潜在的危险性。尤其在东部,海底坎坷不平,活动性的潮流消脊、侵蚀沟槽、海底沙波及浅层气等很发育,是海底工程建设的危险区,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99.
黄土高原地区城郊型侵蚀环境及其调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阐述了黄土高原地区城市发现现状、城郊型侵蚀环境的概念与组成,分析了城郊型侵蚀环境具有脆弱性、组成要素复杂、人为影响强烈、环境变化具有节律性、阶段性、变性等特点、并提出了调控城郊侵蚀环境的指导思想、依据和主要措施,以及平原型、丘陵山地河谷型、矿区型和过渡型等四种调控模式。e  相似文献   
1000.
焦阳  冯俊环 《西北地质》2024,(1):219-229
猪婆沟金矿位于西秦岭之北秦岭鸳鸯镇–关子镇蛇绿混杂岩带的反“S”形构造的转折端,金矿体赋存在早古生代李子园群中,矿体的产出受NW向和NE向韧性断裂及其次级构造控制,矿体形态为脉状。矿床热液期主成矿阶段石英中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含子晶三相包裹体。含子晶三相包裹体的冰点温度为-4.8~-4.3℃;气液两相包裹体的冰点温度为-5.3~-0.1℃。该阶段含子晶三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41.3~198.6℃,平均为160.7℃;气液两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28.9~285.3℃,平均为174.1℃。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值为130~170℃,峰值范围较宽。流体盐度为1.40~8.28%NaCleqv,平均为5.84%NaCleqv,具有中低温、低盐度特征;石英δ18OH2O值为-3.29‰~4.42‰,δD值为-110.1‰~-86.6‰,成矿流体来源于原生岩浆水,在岩浆分异成矿的过程中,大气降水的含量逐渐增多。主成矿阶段黄铁矿和毒砂δ34S值为10.7‰~11.5‰,矿物质分别来源于岩浆岩和地层;Pb同位素组成相似,主要来源于造山带铅,有部分上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