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216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56篇
自然地理   96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48年   3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1年   1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31.
32.
33.
34.
35.
同志们: 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表彰会,今天就要结束了。参加会议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局)的主管厅厅(局)长、环境处处长和地质环境监测站站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代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部有关司局、直属单位的代表共200多人。本次会议还邀请了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新闻单位的朋友莅临会议指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田凤山部长到会并作了题为  相似文献   
36.
详细讨论了建立中国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全国三级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想,并对系统建设的原则,系统的组成与主要功能,系统硬软件设置,系统基础地理数据库设计,系统建设的技术路线和技术关键等问题做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37.
陈棋福  陈凌 《地震学报》1997,19(6):640-649
传统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方法需要建立详细的社会财富分类系统,并据此收集数据资料.但在许多地区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存在而使得收集资料十分困难,难以在震前进行科学的震灾预测,且对突然发生的灾难性地震事件常常难以作出快速定量的地震灾害损失估计,从而影响了震灾防御的部署和救灾的快速反应能力.因此,本文提出了利用宏观经济指标(GDP)和人口分布资料进行地震灾害损失预测评估的简便方法,并对收集到的1980~1995年间全球震灾资料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一种初步的地震灾害损失与地震烈度和社会财富间的非线性关系式.应用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几个设定地震的分析研究,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简便震灾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8.
从耕地面积、单产潜力和中国、日本、韩国的类比问题出发,结合中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能力研究,讨论布朗的“谁来养活中国”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好地养活、养好中国人的四项基本对策:(1)保护耕地,开发荒地,提高复种,保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稳定性;(2)努力提高单产水平,集中力量建设八大片商品粮基地;(3)面向全部国土,积极开发山区与海洋,广辟食物资源;(4)控制人口增长,提倡适度消费,建立适合国情的动植物产品并重型的膳食营养结构  相似文献   
39.
本文利用Logistic曲线模型预测未来10年云南省人口、耕地资源、粮食等因子的变化趋势,换算出不同人均粮食消费水平下的人口承载量,分析系统不平衡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提出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0.
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分析了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现状特征,历史上发展特点和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人口发展情况,并对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作了动态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前广州市中心区和郊区人口密度都在增加,但市中心区增加较快,而改革开放以来在广州市总人口较速增长的情况下,内部人口变动日趋明显,中心区人口密度在减少,外围区人口密度在增加,认为广州市的人口分布正从年龄阶段转向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