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21.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task demand and familiarity on students' perception and processing of spatial information upon viewing visuospatial representations. Participants in South Korea were told that they would travel through an area, either drawing a map or observing the scenery depicted in photographs. The level of familiarity in the photographs was manipulated in three categories: neighborhood, Seoul (capital city of South Korea), and foreign cities. In two experiment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students' eye movements, memory, and response sensitivity and bia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map-drawing condition focused on structural information, such as routes, and that their memory of the scenes was more accurate. Moreover, the map-drawing group students were more sensitive and prudent in their responses. The increased level of familiarity also made students focus on structural information. The findings provide useful strategies for geography educators to use visuospatial representations.  相似文献   
22.
基于角色和任务的访问控制在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流管理系统(WfMS)是一个应用于企业的业务自动化管理系统,需要一个很好的访问控制机制来进行管理控制。基于工作流管理系统中复杂的权限管理这一安全需求,将基于角色和任务的访问控制机制应用于工作流管理中,使WfMS中的访问控制以任务为中心,达到动态管理的目的,同时由于角色的存在而简化了授权操作的复杂性。最后,给出了实现系统访问控制模块的主要功能类。  相似文献   
23.
作者通过神经网络的任务分解在抽油泵故障诊断神经网络系统的研究 ,分析了神经网络任务分解的理论依据 ,并通过实验得出了神经网络任务分解时所需遵循的几个结论 ,以及通过实验证明神经网络任务分解对于减少网络的收敛迭代次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龚强 《测绘科学》2011,36(2):78-80
地理空间信息网格是一种专业应用网格,它具备计算网格的全部功能,重点拓展了广域的空间地理信息服务,因此,网格编程或者说如何在地理空间信息网格上进行程序设计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网格编程的共享状态模型、远程过程调用与远程方法启动模型、混合模型等为地理空间信息网格编程模型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与借鉴.准确分析基本性质,明确...  相似文献   
25.
针对融媒体时代对气象服务产品加工个性化、准实时、智能化新诉求,以SOA架构组件式开发思想为指导,归纳气象服务产品加工业务共性,提出一套集成应用WebGIS、并行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气象服务产品自动化加工解决方案。利用组件开发和工作流引擎技术,搭建面向服务体系架构的产品加工模型装备框架,对产品加工组件进行模型编排,实现无须编程情况下的产品加工模型快速构建;利用基于分布式架构的加工服务器集群技术,搭建加工服务器集群环境,对产品加工模型服务进行发布和管理,实现产品加工任务的秒级高并发处理;利用基于消息和定时机制的加工任务调度技术,开发了产品加工任务调度器,通过设置消息主题和定时计划策略,实现加工任务参数智能解析和适配应用,统一协调触发各加工模型服务进行自动化作业。智能化气象服务产品自动加工系统自业务化运行以来,在加工效率、美观性和扩充性等方面表现出很好的应用价值。以温度、降水、风速、相对湿度全国实况格点服务产品加工为例进行实验,加工耗时由797 s缩减至14 s,效率提高50倍以上。  相似文献   
26.
任务语言教学法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旨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积极采用任务语言教学法,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交际能力。使用任务语言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培养和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7.
王玉海  崔铁军  郭黎  陈应东 《测绘科学》2007,32(6):54-55,23
本文阐述了建立C/S(Client/Server)结构与B/S(Browser/Server)结构相接合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结构体系,以及在地理信息服务应用中如何通过网络感知器、环境感应器和任务负载调度器共同协调实现对数据和设备的智能化管理,从而提高对海量数据服务的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28.
针对境外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地理空间数据和志愿者不足问题,为提高有限志愿者的贡献积极性和有效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多要素的地理空间数据众包任务推荐方法。首先采用网格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任务;然后引入三角核函数计算用户空间偏好,结合时间遗忘率综合计算用户的时空偏好,借鉴TF-IDF和余弦相似度计算语义偏好,并融合时空、语义偏好获取初始兴趣推荐列表;最后利用隐语义模型预测用户标注每个任务的信誉(能力),并根据用户信誉对初始推荐列表重排序。为验证本文方法有效性,以有一定数据基础的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为试验区,采用OpenStreetMap平台收集的用户及众包数据开展任务区推荐试验,试验数据按照8:2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提高推荐任务接受率,还能提高用户完成任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最具标志性的世界重点生态工程,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末开始实施的第一轮退耕还林还草、2014年启动实施的第二轮退耕还林还草,截至2020年,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5353亿元,在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435个县实施退耕还林还草3483万ha,其中退耕地还林还草1423万ha、荒山荒地造林1753万ha、封山育林307万ha,占同期全国重点工程造林总面积的40%,有4100万农户、1.58亿农民直接受益,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量达1.42万亿元,经济效益0.26万亿元,社会效益0.73万亿元,合计2.41万亿元,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做出了突出贡献。展望未来,退耕还林还草将走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就是要努力实现建设高质量、成果高效益、管理高水平,我国在2021-2035年间将继续推动第三轮退耕还林还草,预计可以退耕还林还草667万ha。  相似文献   
30.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灾情直报、灾情核查评估、灾害应急响应、遥感影像地面解译等重大灾害现场应急工作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任务的移动灾情快速采集直报技术,并以这种技术的业务化应用为目标,详细阐述了自然灾害移动信息平台的整体建设方案。该技术以现场灾情采集工作图层为载体,以现场工作任务规划为核心,系统解决了现场灾情采集工作中多元灾情信息的一体化采集、快速集成、即时上报、实时监控、团队协作等技术难题。相对于目前广泛采用的"卫星定位+底图标绘+移动通信"技术模式,该技术具有4个方面的优势:灵活兼容任何现场灾情信息采集任务;避免了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不高导致的大量后期数据处理工作;实现了多元灾情信息的一体化采集与快速上报;能够支持多个现场小组协同工作。该技术开发的自然灾害移动信息平台,由终端子系统、后方服务子系统和支撑数据库组成,能够依托智能移动终端设备提供现场多元灾情数据的一体化采集、快速上报、实时在线集成、快速共享等功能。该技术应用于青海玉树地震结古镇倒房评估,现场评估工作组利用4台移动终端在3天内完成了685个斑块房屋倒损程度、房屋间数、单位造价、户数及人口等灾情指标的调查统计,采集的数据可直接用于数据分析,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