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34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介绍了多类训练迭代法计算的基本原理和计算过程。将此法成功地应用于某沉积盆地的圈闭评价中,结果表明未钻探的38 个圈闭可分三类,其中10 个圈闭为Ⅰ类,8 个圈闭为Ⅱ类,其余的20 个圈闭为Ⅲ类  相似文献   
22.
阐述人才效益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提高人才效益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3.
虚拟仿真实验是疫情背景下测量学实验教学的主要模式,是实验教学智能化的重要环节。文中结合南方测绘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以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测量学”为例,从虚实融合的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模式两个方面对疫情背景下“测量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实践结果表明,混合式实验教学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训兴趣与激情,通过线上反复练习、线下实操,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后疫情时代“测量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提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4.
为满足新时代对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本文在分析专业硕士培养现状基础上,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提出了PDCA理念用于产教深度融合培养模式,讨论了产教深度融合培养的目标制定、计划落实、课程体系开发、导师团队优化及实践基地的质量保障建设等方面的模式与对策,论述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监控体系,总结出教育教学各环节的计划、执行、考查、处理的持续改进和提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为专业硕士高水平培养与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5.
在人工智能时代深化遥感产业发展背景下,遥感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与时俱进,以提高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本文针对目前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人工智能核心课程模式识别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向遥感专业应用导向的模式识别课程建设思路,从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两个方面设计了以提高遥感专业学生人工智能应用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案。从教学反馈结果来看,本文提出的教学思路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模式识别课程学习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应用模式识别方法进行遥感信息解译的能力。  相似文献   
26.
一种改进的数值预报降水偏差订正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传统的消除偏差法进行改进,形成分等级消除偏差法,并使用混合训练期和60 d滑动训练期方案分别对2012年6—8月ECMWF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ing) 模式夏季1~5 d的降水预报进行订正试验。为了尽可能符合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具有移动性及多种时间尺度变化的特点,混合训练期以预报期前30 d与预报期前一年同日的前后各15 d组成。结果表明:在使用分等级消除偏差法的基础上,相比ECMWF模式降水预报,两种训练期方案的订正结果几乎对各个阈值的ETS评分均有一定提高,特别是对25 mm以上降水预报评分的提高幅度,混合训练期方案的订正结果明显高于60 d滑动训练期方案;在区域性强降水预报的订正中,混合训练期方案优势更为明显。另外,通过分析两种训练期方案的预报偏差发现,分等级订正是此次消除偏差订正试验中提高强降水预报评分的关键,选择合适的训练期可以增加评分提高的幅度。由于上述试验使用的ECMWF模式预报和站点实况均是业务上常用数据,因此,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业务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深海极端环境模拟装置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满足深海极端环境科学研究的需求,设计了深海极端环境模拟装置。对系统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分析,介绍了培养釜、温度控制子系统和压力控制子系统。重点针对当前模拟装置压力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了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并提出一种迭代自学习PID压力控制算法,实现系统压力自动检测和连续控制,同时带有观察窗的培养釜结构可以实现微生物状况实时观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深海极端环境参量高精度模拟,可以为深海极端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很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28.
林赛南  王雨  马海涛 《地理研究》2022,41(12):3229-3244
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未取得流入地户籍的高学历流动人口成为各地竞相引进的重要资源。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精细刻画高学历流动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并借助嵌套Logit模型揭示其空间选择机制。结果发现:① 中国高学历流动人口不断集聚,形成以京、沪为核心的流动网络;各城市流出的人口中高学历人才占比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东高西低、北高南低、中部塌陷”特征,但各城市吸引的流动人口受教育水平在南北方向上的空间分异较小;高学历流动人口流动的空间依赖性显著,呈现出城市群的雏形。② 在机制方面,个体因素对高学历流动人口的空间选择影响更大;其普遍表现出近距离、跨级别向上流动的倾向;学历越高、户籍所在地行政等级越高、50岁以下年龄越大的人才越倾向于流入一线城市。③ 城市特征变量中,经济因素变量如工资水平、第三产业占比等和地方品质变量如公共服务、高等教育、空气质量等均对高学历流动人口的空间选择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本研究为不同城市制定人才引进政策、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和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9.
王安怡  陈昌平  沈璐 《东北测绘》2014,(1):76-78,82
工程测量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为解决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测量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从剖析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结合学校及专业实际情况,以大连海洋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强、专业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对于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0.
测绘专业英语既是一门语言课,同时又具有明显的专业课特征,这决定课程在测绘人才培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测绘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毕业后能否较好地利用英语开展测绘领域的相关工作。为此,结合测绘工程本科专业的特点及学生实际,在教学中针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