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81.
按照一定的分区原则,运用适当分区技术路径,合理选择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从资源生态保护度、社会经济发展强度、发展潜力3个方面分别进行指标评价,将评价单元划分不同等级.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维魔方法,构建魔方单元与主体功能区对应关系,将市域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定性确定禁止开发区域,分区评价及提出相应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2.
基于三维魔方的芜湖市域主体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一定的分区原则,运用适当分区技术路径,合理选择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从资源生态保护度、社会经济发展强度、发展潜力3个方面分别进行指标评价,将评价单元划分不同等级.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维魔方法,构建魔方单元与主体功能区对应关系,将市域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83.
地面成像光谱数据的田间杂草识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面成像光谱数据兼具高光谱分辨率与高空间分辨率,在田间杂草识别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基于机器视觉的杂草识别方法以形状特征为主,当作物杂草形态相似时识别的困难和利用高光谱特征以像元为单元识别时效率较低,不利于实时自动化除草,因此,本文提出一种综合面向对象与高光谱特征匹配的杂草识别方法,在对作物杂草对象样本的形状特征和光谱曲线提取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形状特征规则与光谱角匹配的植物对象识别决策树,用于识别实验田中的作物杂草对象。实验结果表明,当场景中某些不同种类植物对象的形态相似时,基于形状特征规则与光谱角匹配的杂草识别方法可借助高光谱特征精细区分植物对象的种类,且在形状特征规则约束下使用高光谱特征匹配法识别植物对象,可克服"同物异谱"和"同谱异物"现象带来的不确定性,该方法识别精度可优于仅使用光谱角匹配法的情况,并优于使用颜色和形状分析技术的情况。  相似文献   
84.
This paper i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a decision‐support system for water‐pollution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planning. More specifically, the paper first presents the overall concept and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of a generic environmental decision‐support system (EDSS) and then develops an EDSS especially for analysing the tidal flow pattern and water quality of China's Pearl River Delta. The EDSS developed here employs the object‐oriented approach to design the environmental database and utilizes the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y to develop the overall user‐friendly system that operates in the Windows environment. Furthermore, the system can be expanded to facilitate automated model selection and analysis. The EDSS should be of value for managing water quality of river networks with complicated flow patterns, such as that found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相似文献   
85.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灾情直报、灾情核查评估、灾害应急响应、遥感影像地面解译等重大灾害现场应急工作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任务的移动灾情快速采集直报技术,并以这种技术的业务化应用为目标,详细阐述了自然灾害移动信息平台的整体建设方案。该技术以现场灾情采集工作图层为载体,以现场工作任务规划为核心,系统解决了现场灾情采集工作中多元灾情信息的一体化采集、快速集成、即时上报、实时监控、团队协作等技术难题。相对于目前广泛采用的"卫星定位+底图标绘+移动通信"技术模式,该技术具有4个方面的优势:灵活兼容任何现场灾情信息采集任务;避免了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不高导致的大量后期数据处理工作;实现了多元灾情信息的一体化采集与快速上报;能够支持多个现场小组协同工作。该技术开发的自然灾害移动信息平台,由终端子系统、后方服务子系统和支撑数据库组成,能够依托智能移动终端设备提供现场多元灾情数据的一体化采集、快速上报、实时在线集成、快速共享等功能。该技术应用于青海玉树地震结古镇倒房评估,现场评估工作组利用4台移动终端在3天内完成了685个斑块房屋倒损程度、房屋间数、单位造价、户数及人口等灾情指标的调查统计,采集的数据可直接用于数据分析,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6.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正确处理好监测预报和应急、城市与乡村、地震宣传与社会稳定、抗震设防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管理与法制管理、专业队伍与群众队伍等方面的关系,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地发展防震减灾事业,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贡献。  相似文献   
87.
有关水库诱发地震问题的研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而水库诱发地震震例是深入研究水库诱发地震的宝贵基础资料。科学合理地对这些资料进行高效管理,无疑会加快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步伐。文中介绍的水库诱发地震震例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以Visual Studio 2008为开发平台,C++作为开发语言。由于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使用组件技术进行开发,使得该管理系统不仅界面友好、操作方便,而且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可扩充性和升级换代能力。该系统的建立和使用有助于深入进行水库诱发地震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88.
以基于面向对象的方法实现地图投影转换模块设计,探讨该方法在地图投影转换中以及具体投影转换模块的设计及实现,在VC6.0平台下通过相关接口的建立以及地理坐标系和投影坐标系两大主要类的设计和扩充,实现地理坐标系间、投影坐标系间或两者间的投影转换.该模块有利于快速、高效编程的实现,并具有扩展性强和易于维护等优势.  相似文献   
89.
结合土地利用调查监测业务的需求,基于三层软件架构设计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系统。系统在ArcGIS Engine平台上开发,采用COM技术构建功能模块。设计的功能模块包括数据管理、视图浏览、影像分割、特征选取和面向对象分类等。系统设计并实现了面向对象的多分类器组合的分类器,保证了影像分类精度。系统分类数据可直接纳入土地利用数据库,有效满足了土地利用调查监管的时效性。本系统易于维护和扩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川藏铁路位于青藏高原中东部,其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复杂,是我国大型滑坡发育最为密集的地区,严重影响了我国西南地区的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重大工程建设。在面上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以川藏铁路沿线茶树山滑坡、川藏公路102道班滑坡、八宿怒江滑坡、理塘乱石包高速远程滑坡为例,在ENVI51和eCognition软件平台上,利用高分辨率WorldView 2以及Landsat遥感卫星数据,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采用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法对滑坡的遥感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法可以提取出关键信息和目标区域,再结合目视解译,能够得到滑坡的细部信息,提高遥感影像滑坡解译的成功率,特别是对川藏铁路沿线等地质条件复杂区域的滑坡调查工作有重要意义。最后,结合灰度共生矩阵(GLCM)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古滑坡和新生滑坡的识别进行探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和植被指数提出了滑坡遥感信息量判别(GVI)模型,并构建模型的质量函数IGVI;统计样本的结果显示古滑坡的IGVI值明显低于新生滑坡,表明本研究提出的GVI模型可以为识别古滑坡和新生滑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