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60篇
  免费   1588篇
  国内免费   2087篇
测绘学   404篇
大气科学   1204篇
地球物理   1815篇
地质学   4180篇
海洋学   1556篇
天文学   111篇
综合类   600篇
自然地理   226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360篇
  2020年   413篇
  2019年   427篇
  2018年   362篇
  2017年   390篇
  2016年   360篇
  2015年   397篇
  2014年   537篇
  2013年   523篇
  2012年   530篇
  2011年   540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543篇
  2008年   522篇
  2007年   566篇
  2006年   623篇
  2005年   541篇
  2004年   476篇
  2003年   416篇
  2002年   403篇
  2001年   348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252篇
  1997年   195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在室内水池中观察了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和青石斑鱼(Epinephelusawoara)对孔径0.5mm、孔距5.0cm,空气压力0.25kg/cm2固定气泡幕的反应。结果表明,气泡幕对两种海水鱼都有显著的阻拦作用,平均阻拦率分别为黑鲷75.1%、青石斑鱼82.4%。分析显示,气泡幕对两种鱼的阻拦率间无显著差异。在本实验中,该两种鱼对气泡幕均无明显的适应现象  相似文献   
52.
53.
黄河三角洲地貌环境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三角洲是由三角洲上部冲积平原一下部冲积海积平原(超潮滩)─周边潮滩三个区带的地貌系列构成.它们之间形成三条地貌环境岸线,是一个复杂而统一的陆上─潮滩堆积地貌体系.该体系研究对三角洲发育.环境及其开发利用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4.
小直径组合桩的波浪力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给出小直径孤立桩、两个桩和2×2个桩的波浪作用力实验结果。在波浪水槽中以0°,45°,90°三个波浪方向测量了各桩所受的纵向力和横向力,文中讨论了组合桩之间的干扰效应,给出了干扰系数随KC数和桩距的变化。  相似文献   
55.
Abstract. The interaction of coastal and submarine morphology with the hydrodynamic regimes exerts a control on coastal dynamic processes, conditioning the dispersion of sediments and potential pollutants existing in the area. Thus, the study of such parameters is useful in order to define environmental threats. Within the submerged sector of the Bagnoli coast and particularly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investigated area, there are sediment groups composed of very fine sands located in low-energy zones due to wave refraction and diffraction; they can also be found on the sea bottom and on the man-made structures typical of this zone. These areas show high pollutant levels of N, P, Cu, Fe, Mn, Ni, Pb, Zn, Cd, poly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an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The northern area, a place of high-energy hydrodynamic processes, also shows high concentration levels of pollutant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secondary cell circulation.
Morphological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ex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bottom sediments along the Bagnoli coast allowed the actual processes and their evolution in space and time to be defined. It has also been possible to correlate such processes to the seabed morphology system, the wave formations which affect the coast, the complex system of sediment transport, as well as to the man-made interventions in the area. The results of recent chemical analyses of beach sediments and bottom sediments off the Bagnoli coast were also incorporated. They prove the presence of heavy metals, PAHs and PCBs in high and sometimes very high concentrations.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and analyses, a hypothesis for an intervention for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has been formulated in order to renaturalise the coast through dredging and treatment of the sand, both on the seabed and on the emerged beach.  相似文献   
56.
渤海底栖桡足类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渤海1998年9月航次的调查结果.小型底栖生物总平均丰度为(8688±5097)个/m2,底栖桡足类居第2位,平均丰度为(663±569)个/m2,占总数量的76%.根据77种底栖桡足类丰度所做的聚类和标序分析将渤海20个站位划分为4个组合.根据11种环境因子数据所做的聚类和主成分分析将研究海域划分为两个生境、4个亚区.对研究海域进行的分区与自然分区是基本一致的.支配研究海域底栖桡足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水深和沉积物粒度.  相似文献   
57.
58.
低围压水平下砂的排水行为(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干样沉降法制备样品 ,选用静三轴仪对松砂和密砂样在 10 k Pa至 10 0 k Pa的低围压下的排水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对实验结果作了橡皮膜校正 ,在围压为 10 k Pa的密砂实验中 ,轴向应力的校正值可达到 12 %。实验研究表明低围压下松砂的剪胀性非常明显 ,且存在剪应力极值 ;围压越低 ,松砂和密砂的剪应力极值越小 ,达到最大剪应力所对应的剪应变越小。同时还表明低围压范围内相对密度不同 ,砂的应力应变特性不同 ;此外 ,低围压下砂的内摩擦角高于高围压下的值 ,从而在工程上应重视低围压水平下砂土工程参数的合理选取  相似文献   
59.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当前针对茎柔鱼渔场分布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多集中于秘鲁海域,针对赤道海域茎柔鱼特定种群小型群体资源分布及其渔场环境特征研究较少。根据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茎柔鱼生物学数据,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生产和环境数据,运用胴长-体重关系拟合、地统计插值、广义可加模型(GAM)探究其资源分布及渔场环境状况。结果表明: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胴长范围为136~407 mm,体重范围为117~1557 g;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各月渔获量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2月渔获量最高;CPUE曲线除2月增加外,总体呈下降趋势;渔场集中分布于0°~3°S、105°W~114°W海域,不同月份渔场重心经向变化明显;渔场最适SST范围是24.5~25.5 °C,最适Chl-a范围是0.16~0.20 mg/m3,月份是影响茎柔鱼CPUE的主要因子。研究表明:该海域茎柔鱼渔获主要为小型群体;小型群体生长发育期(2–3月)对渔场分布有重要影响,生长发育期前茎柔鱼集群度高,生长发育期后逐渐分散活动;单一影响因子与茎柔鱼CPUE相关性不显著,综合考虑其他环境因素及其交互影响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0.
北极海冰减少的气候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立新  张海影 《海洋预报》2005,22(Z1):56-61
本文采用了OSU两层大气环流模式对特定的北极海冰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北极海冰减少的气候效应.试验中海温一律取为气候平均值,北极海冰作为外强迫源影响大气,大气响应完全是环流内部调整的结果.本文对北极海冰减少后的大气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特别是与中国的气温和降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