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271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136篇
海洋学   9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公交车辆指挥调度体系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阐述公交智能指挥调度系统总体框架,结合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对公交智能化调度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要求,分析公交车辆智能化调度系统结构体系及其模型化,探讨智能调度策略和调度机理。根据该系统总体设计框架构思,了解系统各功能间的相互关系,优化公交车辆运营管理模式,以改善现有公交系统的管理水平以及运营效率,为公交指挥调度系统的完善、提高提供可靠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介绍IBM-PC机汉字点阵的获取及其与MSC-51单片机构成的实时通信功能的实现方法,采用IBM-PC机作为上位机,并通过MSC-51单片机的控制实现16×16点阵汉字的显示。  相似文献   
13.
水流模拟智能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水流模拟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总结,指出阻碍水流模拟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克服这些瓶颈问题的方法是将智能科学与水利科学交叉融合,实现水流的智能模拟。据此,介绍了水流智能模型理论,结合遗传算法、模糊逻辑、元胞自动机、混沌分析理论、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数据挖掘等智能理论和技术,对水流智能模拟的实现途径作了探讨,并指出建造一个优秀的水流模拟智能系统的关键是联合运用各种智能方法,认为智能化是当前水流模拟发展的新方向,水流智能模型将是水利科学的一种新的研究途径,并将在研究水流问题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基于智能对象的决策支持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了决策问题及其求解过程 ,揭示了传统IDSS体系结构的不足 ,阐述了应用面向对象的结构化知识表达构造智能对象 ,提供了智能决策过程支持的方法和新的IDSS体系结构 ,并在农业空间决策信息系统的实践中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地物波谱特性是利用遥感进行建模反演和地物目标探测识别的理论基础,波谱数据库对于提高遥感应用水平有重要作用。为规范和丰富中国波谱数据库并促进其在测绘等领域的应用,依托国家科技性基础专项,建立了“测绘地物波谱本底数据库”,在数据规范编制、波谱数据采集实验与整编入库、地物波谱数据库建设和应用示范初步探索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波谱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标准规范方面,建立完善了测绘地物波谱与配套非波谱数据收集与汇总标准、测绘地物波谱和配套非波谱参数测试技术规范、测绘地物波谱库地物分类编码规范。依照项目制定的数据规范标准,对现有波谱数据进行了整编和入库,共计整编数据1.4万余条;组织实施了全国范围的典型地物波谱采集实验以及相应配套参数测量实验,主要试验类型包括典型地物波谱测量试验、定点时间序列测量试验、多尺度测量试验、全波段测量试验、参数控制测量试验和无人机观测试验等,共计获取地物波谱1.7万余条。特别是在华北和东北进行了全波段观测试验(可见光—近红外波(0.35—2.5 μm)、红外波段(3—15 μm)、微波波段(Ka、K、X、C、L波段)),获取冰雪、土壤、植被冠层、人工目标的全波段数据。为方便波谱数据的应用和共享,项目建设了包含3万余条数据的测绘地物波谱本底数据库(GOSPEL)及数据共享平台。依据地物波谱数据的类型和应用需求,形成了全波段典型地物波谱数据集、多角度光谱反射率数据集、多尺度典型地物反射率数据集、长时间系列波谱数据集等共25个特色数据集。基于测绘地物波谱本底数据库进行了地物分类、遥感机理模拟、遥感定量反演、遥感产品验证等方面的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土地登记信息交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各级土地登记部门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建成了一批土地登记信息管理系统,为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这些系统之间无法进行信息共享。广东省通过建设土地登记信息交换系统,在省、市、县三级节点构建起了一套土地登记信息动态汇交体系,打破了信息孤岛,为全省土地登记信息监管系统的构建和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以及在实现过程中采用的关键技术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MICAPS4.1平台上的高空、地面、智能网格预报、集合预报等数值预报产品,对2018年10月26-28日发生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一次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形成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高空槽后强冷空气与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在大兴安岭上空交汇,导致暖锋锋生,地面暖锋与低空暖式切变相互作用形成暴雪天气。暴雪的主要触发系统就是超极地冷空气促使高空槽强烈发展切涡,≥20m·s^-1的西南低空急流作为水汽输送带,为暴雪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垂直上升运动中心和散度辐合辐散中心耦合且加强,为暴雪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抬升条件,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增强发展。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对这次大兴安岭暴雪天气的落区、降水量级以及强降雪的时段,都预报的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18.
大黄鱼肌肉组织cDNA全长文库的构建及ES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伟  薛良义  李婷  杨斌 《台湾海峡》2010,29(2):189-195
以大黄鱼肌肉组织为材料,利用Creator Smart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构建了大黄鱼肌肉组织的全长cDNA文库.文库质量分析表明:cDNA文库容量不低于1.68×106cfu/mm3,重组率达96%,插入片断的平均长度大于1 000bp.随机挑取512个cDNA克隆进行5’端测序,其中430条ESTs的长度大于100bp;并初步拼接得到了230个单基因簇(unigene),其中包括58个重叠群(contigs),172个单拷贝ESTs(singletons),冗余度为46.51%.经检索,35个ESTs在BLASTx上无明显的同源性(E值≤1.00×10-10),为新基因.195个ESTs与已报道的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与能量相关基因的ESTs丰度最高,占总数的20.00%.蛋白质合成、细胞骨架和信号传导次之,比例分别为13.48%、12.17%、10.00%,其中包括高迁移率族蛋白B1、瘦素受体、β1-热激蛋白等.这些EST数据为进一步筛选和克隆大黄鱼肌肉特异性表达基因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9.
未来10年遥感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使得遥感影像的获取将走向多种传感器、多分辨率、多谱段和多时相。各国计划发射的对地观测卫星将使我们能够同时获取大量的、不同分辨率的、多谱段的可见光、红外、微波辐射和侧视雷达的数据。从而构成用于全球变化研究、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灾害防治的多层次遥感影像金字塔。为了能够及时地、充分地利用这些对地观测数据来回答地学研究和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时的问题,更好地发挥遥感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巨大潜力,必须从技术上建立一个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处理系统。鉴于目前应用滞后于发射,软件落后于硬件的现实情况,本文简要叙述建立自动化和智能化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处理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建立该系统的主要目标和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并希望国家集中各有关方面的人力和财力来共同攻关,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地球科学信息系统,提高综合研究与深入分析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周琪 《测绘科学》2001,26(2):53-55
简要回顾了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图书馆 40年的发展历史 ,该馆目前是国内颇具测绘专业特色 ,测绘文献馆藏资源最为丰富的专业性图书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中测院图书馆的发展面临着机遇 ,也面临着挑战。介绍了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及其意义。指出数字图书馆是测绘专业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建设测绘专业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面临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