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8篇
  免费   802篇
  国内免费   1178篇
测绘学   162篇
大气科学   1474篇
地球物理   567篇
地质学   1469篇
海洋学   488篇
天文学   87篇
综合类   196篇
自然地理   315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991.
气候变化对淮河流域水资源及极端洪水事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法国国家气象研究中心气候模型(Centre National de Recherches Météorologiques Climate Model, CNRM)典型代表性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 RCP)情景资料和可变下渗容量模型(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 Model,VIC),分析了淮河流域未来气温、降水、水资源及可能洪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未来气温将持续升高,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未来2021~2050年较基准期(1961~1990年)升幅分别约为1.13℃、1.10℃和1.35℃;流域降水可能呈现略微增加趋势,3种排放情景下2021~2050年降水较基准期将分别增加5.81%、8.26%和6.94%;VIC模型在淮河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能较好地模拟淮河流域的水文过程,在率定期和检验期,模型对王家坝站和蚌埠站模拟的水量相对误差都在5%以内,日径流过程的Nash-Sutcliffe模型效率系数(NSE)在0.70以上,月径流过程的NSE达到0.85以上。气候变化将导致淮河流域水文循环强度增加,流域水资源总体将可能呈增加趋势,王家坝站和蚌埠站断面洪水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将增大。  相似文献   
992.
1998年秋到1999年春华南特大干旱气候成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丹 《气象》2001,27(1):48-52
利用奇异值分解 (SVD) ,配合统计相关技术的应用 ,研究了广西秋季到第 2年 3月降水与 5 0 0 h Pa高度场和热带、北太平洋海温场的时间和空间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第一耦合场明显反映了 ENSO信息 ,具有很高的相关 ;而海气配对的第二耦合场反映了作为关键区的日本海域以东的海温与 1 0 0°E以东 5 0 0 h Pa高度有较好的负相关。分析 1 998年以来海气场的变化 ,高度场上北太平洋中高纬 5 0 0 h Pa高度明显偏低 ,亚洲大陆和北太平洋中低纬高度偏高 ,因此其间冷空气明显偏弱 ,路径偏东 ;而海温场上 ENSO的变化 ,L ANina的发展过程与第一耦合场的海温变化模态一致 ;后期海、气关键区变化与第二耦合场相符。因此 ENSO的变化 ,日本海域以东升温造成了环流形势的异常 ,这是华南特大干旱的原因。利用时间系数互为因子法对广西 1 998年 8月到 1 999年 3月逐月降水作 SVD定量预报 ,预报降水持续偏少 ,1 999年春季干旱将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寻找过程相似的有效指标 ,建立了一个适合于时间序列分析的相似预报模式。将该模式应用于 ENSO的重要指标—— NINO3区海温指数预报 ,结果表明 :海温相似预报较持续性预报在预报效果 (如误差和相关系数 )上有明显的提高 ,特别是在 6~ 8个月时效上更为突出 ;模式的有效预报时效为 8个月 ,基本上达到国际上同期的模式水平。在有效预报时效 8个月内 ,冬半年的预报相关性普遍高于夏半年 ,其中 ,1 2月份的预报相关性最高 ,而 6,7月份的预报相关性最低。对于所有时效 ,2~ 4月份的预报误差最小 ,而 1 2月份的预报误差最大。相似预报对于转折事件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尤其是对于 El Nino结束和强 El Nino开始  相似文献   
994.
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合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在与1982/1983年强ENSO过程比较的基础上,揭示了1997/1998年ENSO暖事件发展迅速、强度极大、结束突然等关键性特点,进一步分析了这次暖事件爆发过程中热带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变化特点。并对1997/1998年ENSO过程中海洋和大气演变特征进行深入的诊断分析,对于认识ENSO机制,提高ENSO预报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用混合海气耦合模式长期积分的模拟结果, 分析了模式大气的年际变化性; 用1979~1994年间的“回报”个例, 探讨了该模式对ENSO引起的全球气候异常的预报。结果表明:模式能较好地再现与ENSO相关的全球大气环流的年际变化特征; 对预报而言, 模式较高的预报技巧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 全球热带大气具有较稳定的1年左右的可预报时效; 基本上可预报中、高纬地区由ENSO引起的冬、夏季大气环流异常 (包括气温和降水), 超前时间可达9个月至1年。  相似文献   
996.
采用GOES9卫星观测的能量大于2MeV和大于4MeV电子通量和行星际飞船ACE太阳风参数的高时间分辨率资料,以及磁暴指数Dst资料,分析了1998年4-5月期间地球同步轨道电子通量增强事件的时间和能量响应特征及其与行星际太阳风参数、磁暴和亚暴等扰动条件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地球同步轨道相对论性(MeV)电子通量增强事件有明显的周日变化,中午极大和午夜极小.4月22日和5月5日开始的两次大事件中,能量大于2MeV电子通量中午极大值上升到最大值的时间尺度分别约为4天和1天,中午极大值高于背景水平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3天(4月22日-5月4日)和16天(5月4日-20日)以上.每次MeV电子通量增强事件的能量范围不完全相同.两次大事件的上升段都对应于磁暴的恢复相,与太阳风动压脉冲、高速流脉冲和负Bz分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97.
西藏高原夏季降水对ENSO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合成分析指出包括雅藏布江中西段在内的西藏高原中西部地区夏季(6-8月)降水在ENSO的不同位相期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利用交叉谱和奇异值分解等方法,分析了高原夏季降水场与太平洋海温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结果表明,ENSO的暖(冷)位相期,高原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以偏少(多)为主。  相似文献   
998.
华南登陆台风频数的变化及其与ENSO事件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杨绮薇  黄增明  林爱兰 《气象》2001,27(3):12-15
利用 18 90~ 1999年登陆于我国的台风资料 (指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及台风 ) ,主要采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华南登陆台风多时间尺度特征 ,并探讨台风与 ENSO事件的关系。结果表明 ,华南登陆台风占全国的 6 3%,平均每年 5个 (最多 10个、最少 1个 ) ,主要周期有 15、5、80年 ,在 2 0世纪 6 0年代以前 15年周期显著 ,6 0年代及以后5年周期明显。台风频数与 ENSO事件的类型及其季节有密切的关系 ,华南台风在拉尼娜年始于夏季的当年明显偏多 (比厄尔尼诺年平均多 1.8个 ) ,台风偏多年 (年频数≥ 7) ,也是拉尼娜年数多于厄尔尼诺年数。影响台风活动的因素非常复杂 ,对拉尼娜年一般可考虑当年台风可能偏多 ,但厄尔尼诺年台风偏多的可能性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99.
利用CEOF方法,分析研究了近50年来厄尔尼诺事件影响的当年和翌年新乡市春、夏、秋、冬四季的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异常.结果发现厄尔尼诺事件影响的当年,夏、秋两季平均气温比正常年份偏高,雨量比正常年份偏少;冬季平均气温偏低,降水量偏多.厄尔尼诺事件影响的第2年,上半年平均气温比正常年份偏低,降水量比正常年份增多;下半年平均气温比正常年份偏高,雨量比正常年份偏少.  相似文献   
1000.
1 基本气候概况2 0 0 0年度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11月 ) ,河南气候冷暖变化剧烈 ,干湿交替出现 ,异常气候事件频繁发生 ,先后出现了寒冬暴雪、暖春干旱、大风扬沙及干热风、夏涝与风雹、冷秋连阴雨、寒潮及大雾等灾害性天气。其中 ,尤以春旱、夏涝的影响突出 ,给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从气象灾害角度来看 ,灾情属一般偏重年份。本年度全省年平均气温分布特征是 :中南部高 ,西部、东北部低。全省年平均气温 12 .3~ 16 .2℃ ,豫南潢川、固始一收稿日期 :2 0 0 1 - 0 3 - 2 8带最高 ,超过 16 .0℃ ,豫西大部、许昌以北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