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46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应用芽孢杆菌调控虾池微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监测了施用芽孢杆菌(Bacillussp.)后的养虾池水体和底泥总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以及水体浮游微藻数量的变化,分析了应用芽孢杆菌对养殖环境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对虾池水体的异养细菌和弧菌生长和繁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底泥异养菌和弧菌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促进浮游微藻的平稳繁殖。芽胞杆菌通过这些作用抑制了水体中条件致病菌的繁殖,促进了虾池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有利于虾池的自我净化。  相似文献   
62.
芽孢杆菌菌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两种芽孢杆菌为主导菌,对养殖水体中各项水质因子进行控制和处理。结果表明,两种芽孢杆菌无论是与啤酒酵母菌混合发酵还是单独发酵后投加入养殖水体中水质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池,达到养殖水体良好水质水平,NH3-N,NO2--N,COD等污染物浓度分别大约降低了96.97%,87.78%,73.66%,显著改善了养殖水体水质,芽孢杆菌与啤酒酵母菌混合培养发酵液效果略好于芽孢杆菌单独发酵作用。  相似文献   
63.
塑料在环境中不断地积累,逐渐破碎成为尺寸小于5 mm的微塑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从青岛李村河口采集的塑料薄膜上分离出一株能够降解聚乙烯(PE)的细菌,命名为LC-2,通过分子生物学结合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将其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aquimaris).在以PE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  相似文献   
64.
本研究从西太平洋雅浦海沟 6 000 m 深的水样中分离得到 106 株深海细菌,其中筛选到一株能较强拮抗迟缓爱德华氏菌等水产致病菌的 DH82 菌株。采用 16S rDNA 和 gyrB 基因 (NCBI 登录号:MK203035 与 MK203036) 分子生物学分析, 结合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 DH82 菌株为贝莱斯芽胞杆菌 Bacillus velezensis。对其抗菌粗蛋白性质进行研究发现:该粗蛋白具有较好热稳定性,在 100 益,处理 30 min 后,仍有 85.5 %抑菌活性;木瓜蛋白酶、蛋白酶 K、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对粗蛋白影响不显著;粗蛋白在 pH7.0 条件下抑菌活性最佳;金属离子 K+和 Na+对粗蛋白抑菌活性有促进作用,Mg2+、Ca2+及 Fe3+等多价金属离子对粗蛋白抑菌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5.
在保守序列高度相似的细菌鉴定中,单独使用16S rDNA/RNA序列进行比对和构建进化树通常无法准确鉴定到种,需要增加测序基因数并对多基因进行分析。为实现快速鉴定,课题组对16S与gyrB基因联合建树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将海洋来源的一株杆菌,分别用通用引物扩增16S和gyrB基因并测序,在GeneBank进行序列比对后,选择各菌种保藏中心16S和gyrB基因均相似的菌株,取16S和gyrB基因序列,采用Paup*4.0构建进化树。使用16S与gyrB拼接序列构建的进化树中属于同一种的菌株均很好的聚合在一枝,种间分枝自展值均高于98,分类结构准确,筛选得到的杆菌与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聚合在一枝,自展值为100,鉴定为地衣芽胞杆菌。经生理生化试验验证,该菌株与地衣芽胞杆菌特征完全一致,使用16S和gyrB基因联合建树得到的鉴定结果准确且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66.
Bacillus mucilaginosus is a common soil bacterium,and usually used as a model bacterium in studying microbe-mineral interactions.Several reaction mechanisms of B.mucilaginosus weathering silicate minerals were proposed.However,the molecule mechanisms and detailed processes were still unclear.In this paper,bacterium-mineral interactions were studied in terms of variations in pH value over the experimental period,variations in mineral composition,weathering rates of silicate minerals and volatile metabolites in the culture medium,etc.,to further explore the bacterium-mineral interaction mechanism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mucilaginosus could enhance silicate mineral weathering obviously.The weathering rates were quite different for various kinds of silicate minerals,and the weathering rate of weathered adamellite could reach 150 mg/m2/d.Although B.mucilaginosus produced little acidic substance,pH in the microenvironment of bacterium-mineral complex might be far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ircumjacent environment;a large amount of acetic acid was found in the metabolites,and was likely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s a ligand.These results appear to suggest that acidolysis and ligand degradation are the main mechanisms of B.mucilaginosus dissolving silicate minerals,the formation of bacterium-mineral complexes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bacteria weathering silicate minerals,and extracelluar polysaccharides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bacterium-mineral interaction processes by forming bacterium-mineral complexes and maintaining the spe-cia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icro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67.
土壤矿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对土壤中一系列生态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培养液进行K、Si、Fe、Al等元素分析,测定了菌株生长与代谢产物,结合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观察,研究了钾矿物表生硅酸盐矿物分解细菌Bacillus globis-porusQ12菌株与云母矿物(黑云母和白云母)的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的云母矿物对B.globisporusQ12菌株的生长与代谢有不同影响;与白云母相比,黑云母更适合B.globisporusQ12菌株的生长与酸性代谢产物(如有机酸等)的合成;供试菌株能促进黑云母和白云母矿物中K、Si、Fe、Al等元素的释放。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与能谱分析发现,B.globisporusQ12菌株能在云母矿物表面定殖,加速云母矿物的风化;菌体自身也能吸附培养液中离子和矿物碎片而形成新的矿物。  相似文献   
68.
以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例,比较了细菌与真菌对黑云母风化作用的异同点,为研究微生物风化矿物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分别采用有氮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作为胶质芽孢杆菌和黑曲霉的实验培养基,并以黑云母矿粉为钾源,培养5天后利用ICP-OES、SEM及酶活测定等方法,对发酵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矿物表面形貌以及发酵液中碳酸酐酶(CA)活性进行检测。胶质芽孢杆菌与矿物通过多糖等黏性物质紧紧黏附在一起形成细菌-矿物复合体,而黑曲霉与矿物相互作用则形成了真菌-矿物聚集体。黑曲霉培养液中离子溶出量总体高于胶质芽孢杆菌培养液,其中Al 3+、Fe3+和K+含量分别高出约17、30和3mg/L;分泌的酸性物质的量和CA活性都明显高于胶质芽孢杆菌,表明黑曲霉拥有对矿物更强的风化能力。  相似文献   
69.
70.
为探讨直接/间接作用模式下土壤常驻菌对蒙脱石层间距、层电荷及层间介质的影响,从绵阳地区紫色土壤中分离选取1株短小芽孢杆菌,利用透析袋,建立土壤菌与蒙脱石"接触"与"非接触"体系进行相互作用实验。作用5 d后的结果表明,蒙脱石样品层间距变小,样品M-1和M-2的d001值从1.486 nm分别减小到1.246 nm和1.257 nm,单位半晶胞层电荷数减少,且ξMMTξM-2ξM-1,FTIR分析显示作用后蒙脱石样品出现来自蛋白质酰胺Ⅱ带及蛋白质分子甲基的新特征峰,层间水分子3434 cm-1、1637 cm-1处的峰发生偏移,此外阳离子交换容量也发生明显改变。土壤菌的生物作用能改变蒙脱石的层间距、层电荷及层间介质,使其结构和性质发生改变。对比2种作用方式与作用后蒙脱石层间域特性的改变分析可知,接触作用对蒙脱石层间域特性的改变效果强于非接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