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68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5 毫秒
31.
由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国家测绘局地图管理司以及上海市科委共同主办的上海国际导航产业与科技发展论坛,不仅吸引了包括定位芯片、导航电子地图、导航软件、导航硬件、整车厂商、移动通讯运营、信息服务、渠道开拓等几乎所有位置上200多家国内外厂商、600多名产业嘉宾、2000多名专业观众参加,而且还举办了“中法智能交通研讨会”、“技术在奥运与世博的运用专场”、“伽利略卫星导航专场”、“北斗卫星导航专场”等多场导航产业权威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32.
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历史悠久,因大禹治水而得名,是大禹治水功成名就之地。全市总面积99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万亩,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和联合国棉花技术研究基地,拥有"中国功能糖城"、国家火炬计划生物技术产业基地、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大城市品牌。  相似文献   
33.
地球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大门类,其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地球科学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反映了人类生产的发展对资源和环境方面愈来愈高的要求,一方面得益于科学技术的普遍发展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的越来越有利的条件。关于技术方法对地球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人们早有认识,而现在更为深刻。当今对地球科学研究影响最大的关键技术,包括空间技术,深部探测技术,高新分析测试技术和数据综合分析技术,均来源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为了推动地球科学研究,不但要注意引进各种高新技术,还要注意将这些技术与地学研究相结合,发展和创造适合于地学研究的高新技术,并善于综合应用它们,使它们在地学研究中发挥最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浙江测绘》1998,(1):F0002-F0002,F0003
浙江省地理信息中心是浙江省测绘局直属的专门从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开发、应用和国家基础地图数字化生产以及各种专题信息系统建设的高新技术科技事业单位。中心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能够为各行各业提供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35.
2007年5月30日,俄海军总司令马索林宣布,俄罗斯决定建造新型航母。一石激起千层浪,俄海军这一重大举措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尤其是在航天导弹武器和核潜艇威力日增的今天,  相似文献   
36.
辽宁 《国土资源》2007,(10):40-42
近年来,通过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和技术的手段,土地管理工作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但现实征地工作中,仍有许多操作层面上的具体问题需要加以研究解决。其中,有些问题有赖于技术手段。尤其是随着各地工业项目招商、城市改造、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地项目纷纷上马,建设项目用地量不断攀升,如何科学合理地征用土地,在保障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同时确保"18亿亩红线"不动摇,给各级政府部门的征地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37.
黑龙江省是一个地理景观条件、地质构造和成矿地质条件复杂的省份、地质勘查和矿产勘查难度较大。为了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和基础地质研究程度,使矿产资源与资源预测取得重大突破,除加强成矿理论研究及其原始创新外,提高整体勘查科学技术水平、加快高新技术应用十分必要。近年来,北京探工研究所以及勘探所等单位在浅钻技术与装备研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所研制的钻深1米、5米、10米等浅钻系列,已在我省森林沼泽区地质填图工作中试验成功并取得良好效果。经实践证明浅钻技术具有不破坏森林、草原、保护环境等突出特点。可改变长期以来靠人工挖探槽、浅井进行浅部地质工程验证的技术落后局面,缩短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笔者认为,浅钻技术在我省地质填图、物化探异常查证、矿产普查及城市地质等领域推广应用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8.
《海洋工程》2015,(2):129
<正>2015年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南京水科院)将迎来80周年华诞!值此建院80周年之际,谨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南京水科院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海内外院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南京水科院建于1935年,原名中央水工试验处,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水利科学研究机构。2009年,经中编办批准,更名为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承担水利、交通、能  相似文献   
39.
《探矿工程》2010,(5):13-13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质调查高新技术使用效率和水平,应用推广自主研发的设备仪器,使先进的钻探设备技术、仪器、器具、工艺方法更为广泛应用,并配合科学超深井钻探技术方案预研究,依据中国地质调查局2010年培训计划要求,拟于2010年7月4—9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举办深部地质钻探技术培训交流会。会议有关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40.
高新区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复杂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风险,如何有效应对外部冲击与扰动,保持系统稳定性、可持续性,成为高新区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文章引入韧性理念,探讨了高新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内涵、特征,运用适应性循环理论分析其演化过程,从抵抗力、吸收力、恢复力和转型力4个维度构建其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TOPSIS方法,以湖南省46家高新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水平、时空格局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高新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是系统受到扰动后,维持原有特性、原有功能和进一步成长的能力,具有复杂性、动态演化性、尺度关联性和可调节性等特征。2)高新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在内外部环境的作用下不断演化,呈现出开发、存储、释放、更新4个阶段,并与所在城市、区域以及内部企业共同作用,构成多尺度嵌套的自适应循环。3) 2012―2020年湖南省高新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水平不断提升,应对扰动的能力持续增强,但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从各维度指标看,转型力增长幅度最为明显,其次是吸收力和抵抗力,恢复力增长幅度最小,成为系统整体韧性提升的短板;空间格局上,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韧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