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9篇
  免费   2348篇
  国内免费   2040篇
测绘学   1299篇
大气科学   910篇
地球物理   4085篇
地质学   4945篇
海洋学   957篇
天文学   246篇
综合类   1362篇
自然地理   1053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496篇
  2022年   527篇
  2021年   509篇
  2020年   367篇
  2019年   484篇
  2018年   355篇
  2017年   335篇
  2016年   356篇
  2015年   451篇
  2014年   639篇
  2013年   537篇
  2012年   730篇
  2011年   693篇
  2010年   620篇
  2009年   662篇
  2008年   676篇
  2007年   464篇
  2006年   447篇
  2005年   480篇
  2004年   375篇
  2003年   439篇
  2002年   536篇
  2001年   549篇
  2000年   327篇
  1999年   303篇
  1998年   294篇
  1997年   273篇
  1996年   281篇
  1995年   248篇
  1994年   222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199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74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0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6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深层地下水及其可利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层地下水是指地质历史时期特定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现代补给来源很少、恢复更新速度极其缓慢的地下水。国内外专家对区域大型沉积盆地中的深层地下水的运移机制存在不同的认识,根本的分歧在于是否存在水力连续性。尽管在学术上存在着主张和反对开采深层地下水的争论,但实际情况却是世界上许多干旱国家和地区正在开采或计划开采深层地下水,并且作为主要的供水水源。深层地下水的开采主要是开采其储存量,其可利用限度取决于是否允许消耗其储存量及允许消耗多少储存量。开采战略要么是选择长期开采要么是选择替代解决办法,如果选择前者,那么分阶段、分层位开采并给予其足够恢复、更新的时间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2.
在分析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对各类水样资料的研究,发现在都思兔河中段,对于相对惰性的组分,河水的化学成分由湖水与地下水混合形成;但对于易发生化学反应的组分,湖水在向下游运动的过程中,其化学成分明显受到了化学反应的影响。论文使用Cl-质量平衡方法,计算出该段河水中地下水的补给比例在50%以上;并且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条件及矿物饱和指数的计算结果,确定石膏的溶解、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沉淀以及CO2逸出是河水化学成分形成的主要化学作用,通过对化学反应量的计算,恢复了湖水与地下水仅发生了简单混合作用的混合水的成分。  相似文献   
53.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8.0级地震,震源深度14km。强烈的地震波撼动了半个亚洲,远在数千里之外的上海、广州,乃至泰国曼谷、越南河内都感到了震动。主震发生后,余震连续不断,截至2008年6月10日12时,共发生余震11380次,其中6.0~6.4级的5次,5.0~59级的27次,4.0~4.9级的174次(封面图)。主震的强烈震动和连续不断的余震,导致山崩地裂、桥梁折断、房屋大量倒塌。  相似文献   
54.
试论南海暖流和黑潮南海分支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前普遍认为:南海环流是季风控制的风漂流。但是,近年来发现:在南海北部陡峭的陆坡区域,终存在着两支反平行的海流,即流向东北的“南海暖流”和流向西南的“黑潮南海分支”。在冬季盛行较强的东北季风下,南海暖流不但还逆风流动,并反而变得更强。  相似文献   
55.
国外软骨藻酸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骨藻酸相继从一些海洋红藻和硅藻中被发现并分离出,研究表明其为神经毒素、递质,当它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会发生胞溶现象,从而破坏边缘系统结构而产生记忆力丧失等症状。目前,检测其含量有化学和生化二类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6.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海域使用管理法》,全面提高对海域的综合管理能力,推进海洋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与《海洋开发与管理》杂志社联合开展“海域使用管理”有奖征文活动。从2005年第4期开始,征文已陆续在本刊“海域使用管理专栏”中刊登。[编者按]  相似文献   
57.
主要对1983-1996年间关于鱼类生长激素的体内代谢、分泌调控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合评述。通过鱼类划性放射免疫测定法的建立和体风代谢动力学研究,证实,外源生长激素在鱼体内不会产生积累。鱼类生长激素的分泌调控受下丘脑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HRF)和释放抑制因子(SRIF)的双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雌二醇(E2)、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和神经肽(NYP)对鱼类生长激素的  相似文献   
58.
渤海湾沿岸泥炭沼泽形成机制与时空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渤海湾沿岸的海陆过渡带,优越的水文地理环境有利于泥炭沼泽的形成与发育。海洋海退导致的海岸线变迁,是控制泥炭沼泽发育时间和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间冰期和冰后期的海面上升期间,自海向陆发育了海侵基底泥炭;中全新世高海面期,在山前扇缘洼地和沟谷有泥炭沼泽发育;晚全新世海面下降期,泥炭沼泽主要发育在沿岸的海湾、泻湖、三角洲汊河间洼地及平原上的河滩、阶地、古河道等地。  相似文献   
59.
逆方法最优解确定九州近海流速、流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以南海域的调查研究,过去已有不少报道[1~3].众所周知,东海黑潮、西太平洋水和九州沿岸水在九州附近海域交汇,近年来,这里一直是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4]的重点海区之一这些工作显示,日本以南海域的基本特征表现为黑潮路径的大弯曲及其伴生的大冷水团和黑潮两侧中尸度涡的消长过程等等,同时表明确定该海区的流速、流量是探讨以上特征的主要内容之一以往多数作者是采用动力计算方法来确定黑潮相对流速、流量.大家知道,动力计算在不同的参考零面下所得的结果是不同的,这在黑潮强流区表现得尤为明显[5].  相似文献   
60.
用96孔酶标板法测量单尾中国对虾血淋巴上清液抗菌(Uα)应力和过氧化酶活性。实验表明,该法具有以下优点:1)可测定大批单尾对虾血淋巴上清液的抗菌活力,酚氧化酶活性;2)所需对虾血淋巴上清液微量化;3)用酶标仪读取酶的活性,减少了不同试验者人为读数时的误差;4)重复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