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0篇
  免费   1171篇
  国内免费   1192篇
测绘学   121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449篇
地质学   3442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71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丁金海 《岩土工程师》2000,12(3):43-45,56
钻孔灌注桩是建(构)筑物深基础的主要类型之一。但它属于隐蔽工程,现场施工作用工序繁杂,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较多。本文旨在通过对其施工中常见事故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利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992.
993.
2004年印尼8.7级强震前昌黎台的远场电性异常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在2004年12月26日印尼8.7级地震前河北昌黎台记录到的自然电位及电场异常, 结果显示昌黎台自电位、 电场正常时段观测到的半日、 半月潮汐波周期变化在震前1个多月发生畸变, 周期消失, 变化幅度相应减小, 震后快速恢复, 且潮汐波记录比震前正常时段更加清晰。 该台地电阻率的观测结果显示起始下降变化比较平缓, 震前一周左右, 变化加剧, 出现多次阶变。 究其原因, 在强震发生前断层的蠕滑作用导致孔隙压力变化, 产生一种可以在岩石中传播的应变波, 由于台站下方岩土层对小应变信号具有很好的放大作用, 所以记录到了这种小幅度的应变波, 也就是远场的静态应变效应。 随着地震临近, 应力作用加强, 远程应变波引起台站下方水位、 水化学性质以及岩石孔隙度、 渗透率等的改变, 导致电阻率、 电场大幅度的阶变, 这反映了远场应变波的动态效应。 当然就异常幅度而言, 应变波的效应还嫌弱一些, 因此昌黎台异常变化可能还叠加了震源区激发的电磁波。  相似文献   
994.
用GPS时间序列获取中国大陆微动态应变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中国大陆GPS观测在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获得的站点位置,由三角形法通过反演逐年推算中国大陆年微动态应变场. 结果显示,研究区年微动态应变场大致以南北地震带为界. 西部地区存在方向大体一致的年主压应变优势分布方向, 方向自西向东、 由近南北向转为北东向,与近代应变场的方向一致,表明西部地区变形主要是由印度板块向北推进和西伯利亚地块相对南推形成的,且整体上仍是新构造运动的继承;东部大部分地区不存在年主应变的优势分布方向.年最大剪应变在不同地区差别很大,变化范围从4.13times;10-8~7.0times;10-10, 总体上西部大于东部. 同一区域年最大剪应变的多年变化表明,西部变化大,东部变化平缓. 年面膨胀显示,研究区大部分为压缩区,且同一区域的多年变化平缓.   相似文献   
995.
GPS地壳形变监测网应变解算方法与程序设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分析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大地坐标系内解算应变的方法及其特点,并以Matlab为开发平台,研制出一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大地坐标系中解算应变的程序GPSstrain。利用GPS监测网测站位移(速率),该程序能够解算剪切应变(γ1、γ2)、面应变、块体旋转、主应变及其方向、最大剪切应变及其方向,同时也可解算出这些应变分量的误差。另外该程序还具有高斯投影解算功能,根据各测站坐标能够自动形成所有的Delaunay三角形,并以图形方式显示。最后以实际算例给出了该解算程序的部分结果,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96.
用GPS位移资料计算应变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48,自引:20,他引:28  
目前使用相同或类似的GPS资料求应变,不同研究者给出的结果会有显著差别。为此,对用GPS位移(或速度)资料计算应变(或应变速率)的方法进行了研讨。分析后认为,应变计算可以归结成两大类第一类是利用测点附近资料直接求微分或微分的加权平均值的直接计算法;第二类是用解析曲线拟合观测的位移,然后根据该曲线提供的总的趋势求测点的微分值的位移拟合法,这类方法在拟合中又可以分成整体拟合和分片拟合两种。应变计算应该在球面坐标系下进行,根据研究对象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7.
介绍了在WIN CE控制平台下设计的一种钻孔应变仪井下传感器现场检测装置.设计采用了基于32位ARM工控触屏板以及嵌入式Windows CE操作系统作为软硬件平台,集成了 485通信接口和多通道高精度模拟信号的数据采集单元,实现对钻孔应变仪井下传感器(应变传感器、气压、水位、水温传感器)部分的控制、调零、故障检测等功能...  相似文献   
998.
为研究北部湾地区海砂填料的动力特性,采用高级动态三轴测试系统开展循环荷载下的动三轴试验,研究不同围压及不同动应力幅值对海砂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轴向累计应变随围压增加而减小,围压150 kPa时振次10 000后应变仅为3%;随着动应力幅值的增大轴向累积应变随之增大,且达到破坏标准的时间越短。动弹性模量随着动应力幅值和围压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围压下动弹性模量随动应变的增加出现先骤减再略减后稳定的发展趋势,εd>0.3%后开始趋于稳定;不同动应力幅值下动弹性模量出现先增后减直至稳定的趋势,其中动应力幅值对动弹性模量有明显的影响,围压影响相对较小。孔压比随动应力幅值增加而减小,随围压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99.
基于上海佘山台四分量钻孔应变仪在6次西太平洋台风期间的观测记录,利用小波分解、优势振动方向等处理方法提取出台风所激发的显著低频扰动信号,并详细分析扰动信号在时频域及空间域的表现特性.结果显示:在低频区间,台风激发的扰动信号优势周期为2~4 min,信号能量随台风进程而变化,并主要与台风量级、台风中心的位置(海上或陆域)...  相似文献   
1000.
主要介绍了冲击反循环钻进工艺原理、适用范围、特点以及在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