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6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西安市地裂缝的活动,导致了西安市工程地质环境的日趋恶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本文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小寨地裂缝东段引起地面变形的GM(1,1)模型,并用本模型对该区域今后数年内的变量进行了预测.它克服了传统方法需要确定影响因素及其权重的困难,使用比较方便.  相似文献   
92.
西安市企业社区分布格局与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文恒  黄坤  丁竹慧  宋彦 《地理研究》2019,38(12):3038-3054
研究传统企业社区分布格局,有助于综合认识和科学优化城市内部空间。选择西安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POI数据,结合实地调查,采用空间分析方法,探究城市企业社区的分布格局与形成机制。研究发现,莲湖、新城、碑林、雁塔四个区企业社区数量多,莲湖区达238个;桃园路、土门、电子城、张家村、胡家庙、红庙坡、长乐中路、韩森寨、纺织城、枣园等街道的企业社区最为集中,桃园路街道多达70个,企业社区密集的街道基本地处钟楼周围的近中心区。企业社区主要分布于距钟楼2~8 km的明城墙之外、三环路以内,占总量78.59%;同时沿陇海铁路东西延伸,南侧集中于8 km宽度,呈“大分散、小聚集”的带状与团簇状分布,北侧集聚在距铁路2 km范围,向外幂次减少。企业社区的热点街道包括莲湖区的土门、枣园、桃园路,新城区的长乐中路、韩森寨,灞桥区的纺织城和雁塔区的小寨路;冷点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北部的大片地区以及城市中心区域,以未央区未央湖街道、莲湖区北院门街道,新城区的解放门、西一路、中山门街道尤为突出。核密度分析显示企业社区空间结构亦呈大范围分散、小范围集聚的特征,分布密度高值的街道与热点分析结果有较高一致性。传统企业社区分布格局主要是计划经济下城市社会发展的结果,具时代和地方特色,受政策推动、交通线路、城市格局、规划设计、企业位置、自然条件及城市化、市场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3.
西安市正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时期,对于土地的需求急剧增加,人地关系日益紧张.为保障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协调发展,通过计算得到西安市土地环境容量、人口环境容量、工业容量等指标,笔者认为西安市目前土地利用仍处于容量允许范围内,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西安市农业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和工业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94.
基于指数分析法的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0和2007年2期TM遥感影像,利用指数分析法,分别提取出归一化差异建筑指数(NDBI)、修正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和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3种指数模型,分别代表西安市的3种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建筑用地、水体和植被.采用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监督分类,借助ERDAS Imagine 9.0、ENVI、ArcGIS 9.2和Matlab等软件平台,计算出西安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转移矩阵,构建了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指数模型,定量分析西安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依据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结果分析,变化的驱动力因子主要是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和政策变动.  相似文献   
95.
《湖南地质》2012,(3):15-15
2012年2月21日央视报道,因过度抽排地下水,全国有50个以上城市发生地面沉降,严重者出现地裂缝和“天坑”,波及面积达7.9万平方公里,且有继续扩大之势。报道中还特别举了西安市地裂缝和湖南益阳市岳家桥镇的“天坑”。  相似文献   
96.
《国土资源情报》2009,(4):I0006-I0006
西安市国土资源局阎良分局前身为阎良区土地管理局,成立于1988年3月。2002年8月因行政管理职能调整,更名为阎良区国土资源局。2006年元月4日因机构改制更名为西安市国土资源局阎良分局。是计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全区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政府工作部门。  相似文献   
97.
李双双  王婷 《干旱区地理》2022,45(1):103-112
采用随机重排去趋势波动分析(MF-DFA)和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法(ESMD),对1955—2019年西安市昼夜复合高温事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气象站点迁移,造成对西安市极端高温变化趋势低估.其中,最高温原始数据与订正序列阈值相同;订正后,最低温阈值相对偏低0.2~0.5℃.(2)MF-DFA、90.0%和9...  相似文献   
98.
《地下水》2010,32(3):F0003-F0003
陕西省地下水工作座谈会于2010年5月18日在西安市隆重召开!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洪小康、总工孙平安到会指导工作。各设区市水利(务)局、各地下水管理监测单位负责人和省水利厅规计处、水资源与科技处、农水处、安监处、政法处、省地下水管理监测局负责同志等60余人参加了会议。《地下水》编辑部应邀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9.
《地下水》2010,32(4):F0003-F0003
陕西省地下水工作座谈会于2010年5月18日在西安市隆重召开!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洪小康、总工孙平安到会指导工作。各设区市水利(务)局、各地下水管理监测单位负责人和省水利厅规计处、水资源与科技处、农水处、安监处、政法处、省地下水管理监测局负责同志等60余人参加了会议。《地下水》编辑部应邀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0.
针对以往文化产业区位特征研究中缺乏与城市功能格局有机联系的问题,以中国西部重要的文化产业集聚中心西安市为案例,采用土地利用区位商、标准差椭圆、热点分析和叠加分析等方法,分析其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及与城市功能格局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2016年西安市的文化产业布局具有较强的“空间+功能”依附性特征,其空间集聚以城市发展主轴为方向线,集中在以一类工业和科教功能为主、开发较为成熟的城市综合功能区。传统商贸业、物流业等要素集散枢纽对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影响较为显著。面向生活服务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相对均衡,而面向生产服务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则表现出较强的产业关联导向和环境氛围导向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