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105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88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3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48年   2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黄河源头断流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捷  田明中  张绪教 《地学前缘》2001,8(2):366-366
黄河源区是指青海省玛多县和曲麻莱县境内以鄂陵湖和扎陵湖为汇水中心的区域 ,南北以巴颜喀拉山和布青山为界 ,西起雅拉达泽山 ,东至多石峡 ,面积约 2 80 0 0km2 ,平均海拔在 44 0 0~ 45 0 0m。那里虽然海拔高 ,但地势平坦 ,谷地宽缓 ,湖泊星罗棋布 ,沼泽发育 ,上新世的夷平面保存较好 ,这与青藏高原边缘地区的强切割地貌是完全不同的。黄河源区的地貌类型主要有洪积台地、河流阶地、湖积台地、剥蚀台地以及冰川和冻土地貌 ,其中以洪积台地为主。据玛多县的黄河水文站 ,自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黄河(也称玛曲 )出现 3次断流 ,即 196 0…  相似文献   
32.
33.
Using static chamber technique,fluxes of CO2,CH4 and N2O were measured in the alpine grassland area from July 2000 to July 2001,determinations of mean fluxes showed that CO2 and N2O were generally released from the soil,while the alpine grassland accounted for a weak CH4 sink.Fluxes of CO2,CH4 and N2O ranged widely.The highest CO2 emission occurred in August,whereas almost 90?of the whole year emission occurred in the growing season.But the variations of CH4 and N2O fluxes did not show any clear patterns over the one-year-experiment.During a daily variation,the maximum CO2 emission occurred at 16:00,and then decreased to the minimum emission in the early morning.Daily pattern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the variation in CO2 fluxes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air temperatures(R^2=0.73)and soil temperatures at a depth of 5 cm(R^2=0.86),whereas daily variations in CH4 and N2O fluxes were poorly explained by soil temperatures and climatic variables.CO2 emissions in this area were much lower than other grasslands in plain areas.  相似文献   
34.
巴林右旗草地资源评价与天然草场气候生产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主要对巴林右旗的草地资源进行客观评价,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该旗天然草场的气候生产力,从而提出建设和改善天然草场的有效措施,达到提高产量、维护生态平衡系统之目的。  相似文献   
35.
本文利用兴海县牧业气象和生态环境监测资料,分析了兴海县草地生态系统现状,揭示了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成因。除草地生境脆弱外,过度放牧、采挖药材等人为因素和气候暖干化、鼠虫害等自然因素是导致该县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6.
主要分析了新左旗境内的沙带成因,阐述了草原沙化的危害,并提出了治理草原沙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7.
祁连山浅山区草地生态系统点尺度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拟研究是定量理解植被对水分胁迫响应、土壤养分循环的水文控制、植物水分竞争等生态系统动态的关键, 已成为生态水文学的研究热点. 利用2002~2005年生长季土壤湿度连续监测数据及1994~2006年日降水资料, 结合Laio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与蒙特卡罗(Monte-Carlo)方法, 研究了祁连山浅山区草地生态系统点尺度生长季土壤水分动态与土壤湿度概率密度函数特征. 结果表明: 生长季土壤水分年际变化差异显著, 但无论是丰水年还是枯水年, 表层0~20 cm土壤湿度变异系数均基本保持在0.23左右, 土壤湿度变异系数最大值并不一定发生在表层. 2002~2006年生长季植物根际层土壤湿度概率分布呈单峰状, 峰值出现在s=0.28处, 统计结果与Laio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模拟结果一致. 将长序列降水信息输入模型, 使用蒙特卡罗方法分析求解得到降水随机波动因素影响下的土壤湿度概率密度函数, 并与不考虑随机波动因素条件下的对比发现: 年际降水随机波动并没有导致土壤湿度概率密度函数出现双峰现象, 但峰的位置却发生了显著偏移, 峰的阔度明显减小, 相应的峰值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8.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   总被引:93,自引:0,他引:93  
用森林和草场资源清查资料、农业统计、气候等地面观测资料, 以及卫星遥感数据, 并参考国外的研究结果, 对1981~2000年间中国森林、草地、灌草丛以及农作物等陆地植被的碳汇进行了估算, 并对土壤碳汇进行了讨论. 主要结论如下: (1) 中国森林面积(郁闭度为20%)由1980年初的116.5×106 ha, 增加到2000年初的142.8×106 ha; 森林总碳库由4.3 Pg C (1 Pg C = 1015 g C)增加到5.9 Pg C; 平均碳密度由36.9 Mg C/ha (1 Mg C = 106 g C)增加到41.0 Mg C/ha; 年均碳汇为0.075 Pg C/a. 中国草地面积约为331×106 ha, 总碳库1.15 Pg C, 总碳密度3.46 t C/ha, 年均碳汇0.007 Pg C/a. 中国灌草丛的面积为178×106 ha; 年均碳汇为0.014~0.024 Pg C/a. 中国农作物的生物量按0.0125~0.0143 Pg C/a的速率增加. (2) 在1981~2000年间, 中国陆地植被年均总碳汇为0.096~0.106 Pg C/a, 相当于同期中国工业CO2排放量的14.6%~16.1%. 利用国外结果对中国土壤碳汇进行了概算, 为0.04~0.07 Pg C/a. 因此,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总碳汇(植被和土壤)将相当于同期中国工业CO2排放量的20.8%~26.8%. (3) 文中的碳汇估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尤其是对土壤碳汇的估算. 为此, 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39.
采用伊万诺夫湿润度公式,算出各点湿润度并界定其与自然植被带的对应关系,而后算出代表点的天然牧草气候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利用3—10月湿润度和牧草气候生产力,建立草地小网格区划模型,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全市草地依次分为5种类型区。对进一步了解全市草地资源分布,分区分类指导草原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草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因地制宜安排牧业生产,趋利弊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该文针对饲养中应注意的几个气候问题进行探讨,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