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861篇
地球物理   3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金培  王政 《浙江气象》2004,25(4):33-35
结合金华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网的建设,系统地介绍了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的构成及其数据库构造,对应用平台开发中使用的ADO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应用平台包含的四大功能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2.
孙庆川 《气象》2004,30(6):56-57
自动站的建成,实现了数据采集自动化,大大减轻了观测人员的劳动强度。然而,它采集的数据自动存储在硬盘中,不再像人工站观测资料那样,都记录在册,一旦数据丢失,损失无法弥补。  相似文献   
23.
陈顺平 《气象》2004,30(7):57-57
CAWS6 0 0 B自动气象站的供电系统由供电线路、空气开关、变压器、避雷器、12V铅酸蓄电池和电源控制器CAWS DY0 1(以下简称控制器)构成。由值班室UPS提供的2 2 0VAC经供电线路、空气开关、变压器转换为2 0VAC送入控制器;控制器负责向CAWS6 0 0 B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提供两组  相似文献   
24.
自动气象站测报软件实用操作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建立实时数据的审核参数、逐日地面数据维护、自记雨量资料的处理、完善值班日记的填写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自动气象站地面测报软件的一些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自动气象站运行中,发生温度及与之相关的水汽压和露点温度缺测时.出现故障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6.
李琳 《山西气象》2004,(4):39-39
使用DYYZⅡ型自动气象站,提高了观测时效,消除了人工读数误差,减轻了观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在4个月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使用中我们是如何解决的,下面做一阐述,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7.
鲁丹  王令军 《山东气象》2005,25(2):22-23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T213实况分析资料、全国雷达拼图资料、济南多普勒雷达和潍坊本市雷达资料及自动站资料,对2003年5月19日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快速东移南下的横槽极其槽后的冷空气使不稳定层结加强,是触发此次对流发生的原因。而低层暖湿气流的存在为其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动力和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济南市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传输网络的构成,对自动站资料综合管理应用系统中资料接收、监控、处理和产品分发、Micaps格式转换等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9.
作为“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面气象观测网分系统”项目是2001年12月正式启动的,通过地面气象观测网的自动化建设及站网、监测项目的合理调整,最终建立一个在空间分布与探测时间密度都较为合理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面气象观测网。(1)项目建设概况截止至2004年底,全部共建设完成1698个自动站,其中利用国家投资(含大监项目、雷达项目、西部人影项目)1187个,省局自筹资金511个,所有自动站已全部投入业务运行,其中部分自动站已经进入单轨运行,并通过各省的通信路线进行联网发报,通过9210气象卫星通信网进行上行传输。(2)全区自动站建设与运行情况广西自动站建设从2002年开始,历经3年时间,已累计建成各类自动站55个,在气象业务的运行中体现了现代化技术装备的优势。南宁市吴圩自动站于2003年1月1日开始投入双轨业务运行,并于2005年1月1日开始进入单轨业务运行;后期建设的23个国家基准基本站及15个雷达校准站也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投入双轨业务运行。39个站均按照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及有关技术规定运行,其业务质量同时参加质量考核,并列入年度工作目标。2004年8月开始在区气象台网络中心组建自动站中心站,中心站数据服务器及前置通讯处理机放在区气象台网络中心,从2004年9月5日开始,全区39个自动站均须将小时观测数据自动上传至自动站中心站,实现了全区自动站小时观测数据的共享。自动站的监控、维护保障、标校检定由区装备中心承担。一年多以来通过电话支持以及下台站的方式,为台站排除了许多故障,为广西自动站的正常稳定运行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各自动站运行情况正常,雷击及供电情况不稳定对自动站的运行影响最大。(3)中尺度自动站组网建设展望根据中国气象局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建设规划,按照中国气象局对重点工程建设实行“矩阵式管理、七巧板战略”的建设思路,采取统筹规划、统一布局、统一要求、分步实施、数据共享的基本原则,力争用3年的时间,全区共建设约500多个自动气象站,形成一个间距20km左右,密度适宜、布局合理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中尺度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实现观测时间密度最小为每10分钟一次,一般情况下,每小时发送一次观测资料。2004年完成14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42个2要素自动气象站和区气象台自动气象站中心站建设。2005年完成55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4个5要素自动气象站和124个2要素自动气象站的建设。2006年完成50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2个7要素自动气象站和120个2要素自动气象站的建设。  相似文献   
30.
在“十五”中国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目标中,大气监测自动化项目是其重要项目之一。城市自动气象站是气象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大气监测自动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他们的衣食住行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也日益突出。为提高城市中尺度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研究城市局地气候、分析局地小气侯规律,建立适当规模的城市自动气象站极具重要意义。南宁市中尺度自动气象站一期工程2002年底建成投入业务使用。本文首先介绍了自动气象站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地面自动站的发展概况,以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大气探测分公司在广西南宁市实施的HYA-M型中尺度自动气象站为例,简要介绍了广西南宁市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的建设,自动站资料的传输、监控情况;然后详细论述了南宁市中尺度自动气象站业务数据库系统的建立、数据处理及业务应用系统开发方面的技术要点,并对自动站资料在城市天气预报、环境预报等预报领域以及在政府决策网、公众网以及专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