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3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测绘学   610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667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237篇
自然地理   64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472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共铸辉煌     
当欢渡新春佳节的喜悦还漾溢在人们心头的时候,我们又顺利召开了全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分析研究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动员全省上下抓住新遇、迎接新挑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开创国土资源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82.
8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西部的奎屯河流域,总人口60余万人,土地面积57.3万hm^2,其中农业耕地面积14.1万hm^2。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属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夏季多发生冰雹灾害。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垦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尤其是棉花等高产值经济作物种植的迅速发展,冰雹造成的经济损失日趋严  相似文献   
84.
耕地面积、单产潜力和中国、日本、韩国的类比问题出发,结合中国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能力研究,讨论布朗的“谁来养活中国”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好地养活、养好中国人的四项基本对策:(1)保护耕地,开发荒地,提高复种,保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稳定性;(2)努力提高单产水平,集中力量建设八大片商品粮基地;(3)面向全部国土,积极开发山区与海洋,广辟食物资源;(4)控制人口增长,提倡适度消费,建立适合国情的动植物产品并重型的膳食营养结构  相似文献   
85.
本文利用Logistic曲线模型预测未来10年云南省人口、耕地资源、粮食等因子的变化趋势,换算出不同人均粮食消费水平下的人口承载量,分析系统不平衡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提出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86.
孙鸿烈 《自然资源》1997,(1):9-11,22
本文依据我国耕地资源状况和对粮食需求的分析,表明我国有基础,有办法,有信心,养活养好中国人的,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我国应调整肉食结构,增加水产量,发展多种经营,开发利用山地丘陵。  相似文献   
87.
对耕地资源估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耕地资源价格及其评估,对于建立健全我国农村土地市场,对于开展耕地资源核算,以及对于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讨论耕地资源价格的特点、耕地估 一般原则、耕地估价方法及其发展、适宜我国国情的耕地估价方法的选择等;并将着重讨论耕地收益估价法及其一般程序和方法,认为该方法一般应包括9个步骤。  相似文献   
88.
滇西北的怒江、迪庆两州地处云南省高寒高山峡谷区,地形破碎而陡峻,耕地稀缺,陡坡种植业占有很高的比重。由于人口的增长,陡坡耕地仍将作为该地区的主要耕地长期存在。这种传统的耕种方式已对环境产生了深刻的负效应。本文根据其生存条件和利用现状就通过改良以取得持续利用的方向和途径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9.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较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必须重视区域平衡。笔者采用耕地增加量、增加百分率、损失率等多指标及顺序模型法研究中国耕地数量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