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0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2 毫秒
81.
正概述2013年,国土资源系统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大力推动审批制度改革和职能转变,稳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不断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严格保护耕地,为实现粮食产量"十连增"奠定坚实基础。●强化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  相似文献   
82.
中国省级粮食产量的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全国各省份历年粮食单产资料为基础,通过适当的处理,定义了三个反映中国粮食产量风险水平的指标:历年平均减产率,历年减产变异系数和风险概率。这三个指标分别从不同角度刻画了中国粮食产量的风险状况。进而以这三个指标为基础采用迭代自组织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卉分了全国省级粮食生产单元的风险风,分区的结果反映了近五十年来中国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和风险水平。最后从中国各地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生产力水平差异等方面探讨了风险水平的区域分异的原因。风险区划可为决策部门进行粮食生产布局和风险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3.
李国华  钱锦霞 《山西气象》1996,(3):21-24,42
气候变化对山西粮食产量影响的动态统计模式,将积分咽归引进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不同时段的影响分析中,建立以旬为时间单位的气温、降水、日照旬值变化对粮食产量形成的最佳定量影响关系,可使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不同阶段连续诊断,得到气候变化与作物生长动态的定量规律。  相似文献   
84.
东北地区气温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东北地区1951 ̄1994年作物生长季(6 ̄9月)旬平均气温变化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作物生长季气温度变化有明显的增暖趋势,主要表现在80年代以后,其增温幅度小于平均气温升温幅度,通过气温变化与粮食产量关系及作物生育关键期气温的变化对产量贡献的分析,进一步阐明东北地区气温升高有利于粮食增产。  相似文献   
85.
大气中CO_2含量升高引起的气候变化是目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地球变暖是不少科学家的共同看法.本文根据赵宗慈估算的CO_2含量增加1倍时对我国气候的可能影响,分析了这种变化对农业热量资源及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积温将增加无霜期延长,种植界线向北推移,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区域间差异较大,三北地区为增产趋势,华南为减产趋势.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曲沃县汾河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调查与研究,并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得出土地整理项目利国利民,受到农民热烈欢迎的结论.  相似文献   
87.
气候变暖对中国不同地区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48  
摘要:利用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84-2003年的数据和同期年平均温度的观测数据,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20年间温度变化、农业生产资料投入以及播种面积变化对粮食总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农作物增产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农作物增产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华东和中南地区的农作物粮食产量的影响则不明显。农业投入的增加对各地区的农作物增产在早期作用均显著,后期则增长缓慢。而各地区播种面积的变化对其总产量影响不太明显,但华东和中南地区农业播种面积的持续下降对粮食总产量有较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8.
利用40年气温、降水资料和历史上千旱、低温严重的年份与2003年进行对比分析.评估黑龙江省2003年发生的严重灾害的分布范同,灾害程度,及其对主要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得出2003年的灾害是30年未遇的全省性严重灾害年,各种灾害对各种作物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受害最重的作物是小麦。  相似文献   
89.
90.
提高粮食产量预测精度是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课题。该文首先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做出关联因子排序,分析表明粮食单产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最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次之。其次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主要影响因子,通过比较线性回归模型、灰色GM(1,1)模型和灰色多元线性回归组合模型的预测结果,得到灰色多元线性回归组合模型预测结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