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0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滚动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统计方法制作了粮食产量预报。首先将粮食产量进行分类分析,第1部分是受农业技术水平影响的趋势产量,第2部分则是受气象条件影响的气象产量。根据两部分产量性质不同,分别采用一元三次模式模拟方法和逐步回归方法预报。气象产量预报所选因子是对气象条件影响较大、自身变化较慢、稳定少动的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及北太平洋海温场,然后将两部分预报的和作为粮食产量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102.
利用 1961~2000年大连主要产粮地区旅顺、金州、瓦房店、普兰店、庄河粮食产量资料和 5个不同时段的水分条件指数资料 ,分析了粮食作物生长期水分条件对大连地区粮食气象产量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 ,偏湿年份利于粮食增产 ,偏干年份粮食减产。  相似文献   
103.
粮食产量九连增耕地保护不能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8957万吨,比2011年增加1836万吨,增长32%,实现“九连增”。按人均粮食需求量400公斤计算,可养活147387.5万人,而2012年全国总人口为135404万人。仅从数字上看我国目前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然而早在1996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粮食问题白皮书》就指出,  相似文献   
104.
建场40多年来,黑龙江垦区普阳农场的粮食产量越来越高,粮食增产的时间周期却越来越短:从粮食总产1万吨到10万吨用了21年,从10万吨到20万吨用了11年,从20万吨到30万吨仅仅用了5年。普阳农场的粮食产量、增长幅度年年都在提高、刷新。这个农场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全国文明单位”、“农业部无公害示范基地农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场”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2010年更是取得了垦区农牧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综合排序第一名的骄人业绩。何以如此?“抓住耕地保护不放松,是普阳农场实现农业决定性变化的根本所在。”农场场长刘海林自豪地说,“抓制度,筑牢保护耕地第一防线;上项目,坚决遵循节约集约用地;挖潜力,千方百计增加土地面积。”  相似文献   
105.
提取1960-2005年西藏自治区粮食单产数据,选取4个典型气象台站,以粮食耕作面积作为加权因子获取综合气象因子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分析粮食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并预测后期西藏自治区粮食产量的总体趋势。研究发现,西藏粮食单产、气温、光照、降水均具有明显的25 a特征时间尺度的周期性波动,粮食产量对气候变化响应密切,气温偏暖、光照偏长、降水偏多对粮食生产较为有利。趋势预测表明西藏自治区的粮食生产正由相对丰年向相对贫年转化,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6.
据悉,素有“北大仓”美誉的中国最大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今年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获得丰收,产量突破千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在农业生产中,依托先进的农业币斗技和大机械的生产优势,不断提高币斗技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而土地整理复垦等重大工程的突破性进展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7.
丁金梅  杨奎  马彩虹  文琦 《干旱区地理》2017,40(6):1290-1297
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夯实农业基础地位、保障粮食安全成为政府与学界共同关注的命题。运用粮食产量变化系数、变异系数、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粮食产量时空演变格局与粮食安全问题。结果表明:2000-2003年受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占用优质农田和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影响,粮食播种面积下降导致产量出现波动下滑;2004-2015年,粮食直补、农业税减免、基本农田保护、耕地红线等系列政策促进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粮食作物类型时序变化表现为玉米产量大幅增长,由1990年的9 681.9×104 t增长为2015年的22 463.2×104 t,稻谷、小麦产量呈现小幅增长态势。2000-2015年中国粮食生产重心逐渐由西南向东北偏移。从各大区域对粮食总产的贡献率来看,1990-2015年南方沿海区对中国粮食总产的贡献率下降幅度最大,达-5.02%,东北地区对全国粮食总产的贡献率增幅最高,为7.75%。中国粮食产量安全区域范围在逐年增加,由2000年的11个省份增加至2015年的16个省,然而,未来粮食安全应关注粮食结构、粮食品质、食品安全、农田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8.
印度在古代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等方面的地理特点与我国具有可比性,非常具有借鉴意义。本节主要内容有人口的过度增长、水旱灾害的频繁出现、粮食产量的巨大变化、工业部门的调整及迅速发展,这四大内容集中反映了当今印度自然地理与人地理的主要特征,特别突出了印度的现代人地理特点。  相似文献   
109.
The changes in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have gradually grown into one of the major factors impacting grain output in China.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China from the land utilization perspective, involving changes in grain production per unit area, multi-cropping index, and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 Compared with the record values,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ologie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potential of above three compon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rain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65.68×109kg was unexploited in 2006, in which 45.8×109kg came from the restructuring in agriculture. So we can infer that the reduction of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could be primarily attributed to agricultural restructuring in recent years. So the productive potential can be fully restored by increasing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or recovering agricultural structure in favorable conditions. So we can say that China's current condition of food security is good.  相似文献   
110.
坚持走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河南省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粮食产量连年攀升。今年夏粮又连续第五年获得丰收,总产首次达到306亿公斤,占全国夏粮总产的1/4强,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大粮仓”、国人“大厨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