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7篇
  免费   636篇
  国内免费   710篇
测绘学   156篇
大气科学   192篇
地球物理   1067篇
地质学   1504篇
海洋学   453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216篇
自然地理   19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6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把一种确定任何形状和规模正断层的三维几何形态的通用自动方法应用于尼日利亚Nun River油田的三维地震反向数据中,除了计算断层几何形态外,此法亦自动追索扩张方向,而不需要事先对断层形状或扩张方向有任何了解。  相似文献   
93.
本文利用速率面拟合法,选择辽宁地区三期二组精密水准测量成果进行速率面拟合计算,绘制了生趣形变变化速度图,继而分别分析辽西及辽南现今垂直运动。  相似文献   
94.
河口港湾沉积物中的 ̄(137)Cs剖面及其沉积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采自海南岛洋浦港、福建厦门外港、浙江象山港三个河口港湾的六个沉积柱样的137Cs分析,分别用137Cs剖面的最大峰值层及137Cs剖面的起始值层位估算了该六个站位的现代沉积速率,结果表明:在河口港湾沉积环境条件下,用137Cs剖面来估算沉积物的平均沉积速率是可行的,由137Cs最大值法,这六个站位的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1.14cm/a、1.56cm/a、0.82cm/a、0.75cm/a、1.26cm/a、1.66cm/a,由137Cs最大值法得出的平均沉积速率其精确度与可信度要好于137Cs起始值得出的平均沉积速率。与210Pb法所得的结果符合的很好。137Cs起始值层位与预期值偏离的大小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关该站位沉积环境、扰动作用强弱的信息。在应用137Cs剖面估算沉积速率时,还要注意沉积结构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概述了同位素封闭体系内的矿物氧扩散和同位素交换机制及其在地质速率计上的应用。火成岩从高温冷却或变质岩从高峰主质温度冷却过程中,由于冷却速度不同,扩散作用导致的矿物晶体内部及晶粒间氧同位素再平衡也有所不同。通过实测岩石中各组成矿物氧同位素比值,模式含量和颗粒半径,据矿物氧扩散和同位素交换模型,可以估算出岩石的冷却速率。  相似文献   
96.
围绕着长江三峡库处区狮子口NNW向线性影像带的构造性及其地壳稳定性评价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以区域地质调查为基础,运用构造解析方法,采用多学科,多手段的综合研究,确认该影像带影像特征最明显的地段乃是一个滑褶型多层式得力滑动构造,本文还分析了该系统形成的介质条件,斜坡构造及动力环境。  相似文献   
97.
块状岩体边坡地震滑动位移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岩体边坡在强震作用下往往会产生滑动残余位移。这种位移是边坡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参量。本文利用块体动力学原理推导出层状和块状岩体边坡地震滑动位移微分方程式, 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给出了实例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8.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计算隆升速率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王军 《地质科技情报》1997,16(1):97-102
主要讨论了利用磷灰石理解变径迹年龄--地形高差法计算隆升速率存在的一些问题,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在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及其在研究隆升速率问题上的应用,并分析了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隆升速率应当注意的问题,强调了加强径迹长度分析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
昆仑山口西MS=8.1级地震的形变应变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后GPS测点的位移速率,用弹性模型公式计算了地壳应变参数.应变参量的变化表明,震前在地震区附近以压应变为主,应变速率较大.位移速率矢量显示出震前的震中地区相对周围为活动性较弱的“稳定”地区.地壳的形变和应变揭示出孕震体在挤压状态下积累了较高的应变势能.8.1级地震的同时期由于地壳释放了巨大的应变能而应变速率变化显著.计算结果表明,地震所产生的应变达到4.5×10-6以上.发震断裂带的平均左旋走滑量是3.31m(89°E~96°E).  相似文献   
100.
青海德令哈巴音郭勒河断裂带的新活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青海德令哈巴音郭勒河北侧山前冲洪积扇上新发现了一条长约60km的逆断裂带,属于本区NNW-NWW向的柴达木盆地北缘活动断裂系内的一条次级挤压构造。断裂在地貌上表现为明显的挤压逆冲断层陡坎,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41±0.27mm/a。探槽剖面确定了三次古地震事件,其年代分别为距今约32.7±1.45ka、15.54±1.32ka和3.2±0.33k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