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2篇
  免费   2802篇
  国内免费   1956篇
测绘学   584篇
大气科学   2336篇
地球物理   4314篇
地质学   2858篇
海洋学   1620篇
天文学   152篇
综合类   503篇
自然地理   163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289篇
  2021年   394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410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298篇
  2015年   377篇
  2014年   506篇
  2013年   453篇
  2012年   507篇
  2011年   471篇
  2010年   492篇
  2009年   492篇
  2008年   464篇
  2007年   473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408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366篇
  2001年   378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268篇
  1997年   279篇
  1996年   321篇
  1995年   258篇
  1994年   262篇
  1993年   248篇
  1992年   190篇
  1991年   204篇
  1990年   204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6篇
  1976年   10篇
  1974年   9篇
  1965年   13篇
  195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震源机制与烈度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综合了哈斯克尔(N.A.Haskell)的有限长度的运动断层模型和安艺敬一(K.Aki)的所谓ω2模型(他的模型用了一个指数衰减函数作为位错速度的自相关函数),略去了一些次要的因素和项,考虑了与烈度的联系,建立了一个计算烈度分布的模型。用此模型和震源机制工作给出的震源参数,计算了四个典型地震的理论烈度分布。同实际观测的烈度分布比较,两者基本一致。说明我们建立的模型,不仅可以解释许多实际的烈度分布(而有些是从地质构造角度无法解释的),而且可以用于计算大面积的烈度分布。  相似文献   
992.
为探索大地震发生前孕震区内微震辐射波谱的变化,在新疆西克尔地区,用选频测震仪对微震波谱进行了观测和研究。选频测震仪分为6个频道,各道中心频率分别为6.0周、8.1周、15.7周、30.0周、50.0周、75.0周。初步结果表明:在一个地震系列中,随着临近较强地震(ML≥3.2)的发生,微震P波在10周-60周频率范围内的谱值增高,其置信水平一般在70%以上。较强地震发生以后,微震P波在相应频率范围内的谱值下降。 文中还简要地分析了选频地震记录的物理意义,并对较强地震前,微震辐射波谱变化的原因作了初步说明。  相似文献   
993.
本文报道了北京地区1977年10月10日至1978年5月3日的重力固体潮观测结果。得出北京地区主要潮波的振幅系数δ和相位滞后κ为: δ(O_1)=1.1639±0.0086,κ(O_1)=0.44°±0.42° δ(M_2)=1.1593±0.0027,κ(M_2)=-0.40°±0.13  相似文献   
994.
中国深部构造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扼要地总结了我国对深部构造研究的进展情况。曾经在几个不同地区进行过地震测深的工作,有些地区发现地壳中存在高速或是低速的夹层。曾经利用数字计算求得不同地区的地震面波频散,并用阻尼最小二乘方法反演地壳的参数。根据地震面波频散的特征,可以研究我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区分。  相似文献   
995.
本文进一步讨论了热层大气潮汐微分算子的问题,求得了有平均风场及风切变时的微分算子;从有限汉克尔(Hankel)变换的反演,求得了热层大气结构的微分积分方程,并讨论了这一方程的求解问题。  相似文献   
996.
一、问题的提出 J.H.范·佛里克-贝蒂(Van Vleck-Bethe)的晶场理论在物理、化学、矿物学等各个领域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个理论的特点是:当多电子体系的彻底量子力学计算难于进行时,把某些待算出的量作为由实验确定的经验参量处理,然后根据分子的点群对称性,用群论的方法以较少的参量把实验数据系统化,并且预测某些实验结果。 有人提出是不是可以用某种合理的近似波函从理论上把晶场参量计算出来呢?看来  相似文献   
997.
京津唐地区地震转换波测深结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5—1979年间在京津唐地区完成了八条地震转换波测深的剖面工作,本文介绍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结果表明转换波法用于地壳、上地幔深部结构的探测是有效的。深部构造剖面与震源分布的对比表明,本区几乎所有强震震源都分布在“花岗岩”层的某些特殊部位上。唐山和马坊大震地区的深部构造具有相似的特征,这就是“花岗岩”层的相对隆起,上地幔界面的强烈凹陷,岩石圈相应地急剧增厚以及存在深大断裂  相似文献   
998.
一个地震系列是指一定时间内,在同一地震区中连续发生的若干地震事件。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孕育过程,因而具有统一的前兆场的演化历史。地震前兆场是一个区域场,而不只局限于某个震源区的变化。根据本文所定义的地震系列和前兆场的概念,研究了海城—唐山地震系列孕育过程中地震前兆场的时空演化特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的异常特征及空间分布特点不同。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它们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及其对地震预报的意义,包括前兆场的区域大小与震级、前兆场的空间变化过程与发震地点的关系及地震发生前的短临前兆标志  相似文献   
999.
用瑞雷和乐夫面波羣速度确定我国地壳厚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方法及所用資料本文根据三十九个地震,利用基型面波羣速度的方法,确定了我国东半部、浅海区及西藏高原东部的地壳厚度。所用資料包括我国十个基本地震台上基式地震仪的記录,选用地震的震級均为5級以上,除个別地震外均为浅源地震。  相似文献   
1000.
波在飽水孔隙弹性介貭中的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引言弹性体中波的传播問題迄今已有較广泛的研究.对飽水孔隙弹性介貭中波的传播問題研究的尚少。但此种問題在地球物理、地震、土木工程和声学等研究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