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115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265篇
海洋学   140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32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罗振华 《地质与勘探》2018,54(1):174-182
为缓解能源紧张,页岩气作为储量丰富的非常规能源在我国正大力开发,而我国页岩气开发起步较晚,受管理与技术限制,页岩气开发造成的综合环境影响问题还得不到有效解决。针对页岩气开发存在的环境问题,本文基于我国页岩气开发现状,借鉴美国页岩气开发的成功经验,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方面对页岩气开发综合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页岩气开发综合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为降低评价过程主观因素的影响,简化评估过程,本文引入突变级数法建立了页岩气开发综合环境影响评估模型,运用数值替换方法区分页岩气开发综合环境影响等级。最后将评价体系与评估模型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为页岩气开发项目的综合环境评价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文章选取通辽市各气象站点气象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历史灾情数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等统计数据,基于自然灾害风险原理,利用数理统计、层次分析法及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提出了通辽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得到通辽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通辽市北部山区、中东部地区及偏南部地区,包括扎鲁特旗鲁北镇、科尔沁区、科左中旗东南部及库伦旗东南部;而科左后旗大部地区易形成由短时强降水引发的洪涝,为次高风险区;低风险区及次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通辽市中部、西南部地区,包括开鲁县、奈曼旗北部、科左中旗西部。  相似文献   
23.
结合对区域投资环境影响因素定性分析和现有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评估进行评价指标筛选,在县域和镇域两个层面上共选取34个指标和30个评价单元,从而建立区域评价单元属性表,并对指标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其次是构建区域综合投资环境评价模型,确定区域综合投资环境评价体系,而后进行区域投资环境评价实证研究,对南安市投资环境在县域和镇域两个层面上进行综合评价,得到3类投资环境质量差异区并通过G IS软件实现可视化。  相似文献   
24.
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首先明确提出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原则,完善节约和集约用地的评价指标结构层,特别是农用地和农村宅基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评价指标,建立区域和土地利用分区的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南省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湖南省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水平的动态变化发展趋势以及农用地集约利用的效益,最后利用加权求和的综合方法,计算出湖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综合评价值。  相似文献   
25.
26.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徐勇 《地理科学进展》2001,20(3):240-246
本文从农业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统一体和整体性的角度出发 ,在阐述构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宜遵循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通过对农业资源的农业生产行为特征及高效利用途径进行系统分析 ,筛选、构建和设计出了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其中的重要指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7.
中国自然景观综合信息图谱界线的确定与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毓芬  廖克 《地理学报》2001,56(Z1):26-31
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应用地学信息图谱的研究方法对中国范围内的自然景观进行分区分类,根据自然景观的地理分布规律作地带性规律的单要素与多要素研究,并且根据卫星影像特征,结合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进行综合性研究.首先介绍了自然景观图谱的概念以及中国自然景观综合信息图谱研究的科学依据,然后重点介绍了自然景观图谱界线确定的原则及方法步骤,最后介绍了中国自然景观综合信息图谱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图谱属性数据库的设计.  相似文献   
28.
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科学合理地进行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是正确处理地质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阐述了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内涵及其评价步骤的基础上,研究了地质环境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原理与方法,并以河西走廊地区为例进行了具体应用,提出了可供借鉴的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探讨了有待研究的评价标准、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评价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29.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研究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邱茂慧  陈忠暖  蔡霞 《热带地理》2002,22(3):222-226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是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一部分,是连接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与战略实施的桥梁,文中对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有关研究做了简要概括,分析了各研究成果的优缺点,总结了研究的发燕尾服特点并展望了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30.
DRASTIC 指标体系法在滹滏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丰英  徐卫东 《地下水》2006,28(3):39-42
运用 DRASTIC 指标体系法,根据河北省滹滏平原区的具体情况,不考虑地形因素,增加人类活动 (开采地下水)这一指标,并结合 GIS 技术,对该区的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评价,得到了地下水脆弱性分布成果图, 为本区地下水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