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266篇
测绘学   115篇
大气科学   254篇
地球物理   159篇
地质学   390篇
海洋学   26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17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全风化花岗岩地层稳定性差、遇水易发生崩解,工程上使用常规材料防渗加固注浆时效果较差。针对这一情况,依托湖南省郴州市莽山水库防渗加固灌浆项目,通过自主设计的全风化花岗岩地层注浆室内模拟试验装置,进行模拟注浆试验,实现了浆液在整个注浆过程中的扩散情况模拟,对不同注浆压力、不同位置点所取试样开展单轴抗压、抗剪强度及渗透率测试试验,对不同注浆压力下完整结石体取样观察,研究以全风化花岗岩颗粒为配方主体材料的高固相离析浆液在全风化花岗岩地层的防渗加固效果及浆液扩散模式。结果表明:该浆液在全风化花岗岩地层扩散过程中经历了渗透扩散、挤密压缩、劈裂扩展三个阶段,是一种复合注浆形式;以全风化花岗岩颗粒为主体的高固相离析浆液在全风化花岗岩地层注浆中效果显著,随着注浆压力提升,单轴抗压强度显著提升为原土体的3.25~13.67倍,抗剪强度在不同法向压力情况下提升为原土体的1.63~2.69倍,渗透系数从10?4 cm/s下降至10?5 cm/s甚至10?6 cm/s。  相似文献   
52.
水化学找油的理论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崇禧 《地球化学》1989,(2):175-180
地下水中物质的对流-扩散是水化学找油的理论基础。地球化学场是寻找油气藏的有利地带。文章在概要介绍了工作方法之后,以应用实例说明该方法能够提供可靠的含油气信息。  相似文献   
53.
从正交曲线坐标推求悬移质运动扩散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治平 《水文》1994,(4):30-35
从正交曲线坐标推求悬移质运动扩散方程熊治平(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一、引言河流泥沙工程学中 ̄[1],扩散理论是用来研究悬移质运动的基本理论之一。建立在扩散理论基础之上的悬移质运动扩散方程即悬移质含沙量随时空变化的微分方程,目前一般只应用于直角坐标系中。而...  相似文献   
54.
一个预测沿岸陆中熏烟扩散的随机游动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洪彬  蒋维楣 《大气科学》1993,17(5):629-635
本文建立了一个对流边界层中的随机游动扩散模式,并用KNRC试验No:64的资料作了难,然后考虑混合层顶不规则夹卷界面的作用,应用于楠克沿岸陆上熏烟扩散问题,将模拟的地面轴线浓度与观测资料以及三个烟扩散预测模式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模式的模拟效能良好,所有数值计算均可在微机上实现,便于推广应用,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55.
张掖绿洲“冷岛效应”对大气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艳香 《高原气象》1993,12(1):77-83
  相似文献   
56.
一个高分辨对流层物质交换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区域酸沉积模式(RADM)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高分辨对流层(TL)物质交换模式(EM3)。EM3在以下五个方面明显不同于RADM:第一,增加行星边界层(PBL)的垂直网格层次;第二、TL内考虑分层的垂直涡旋扩散系数型;第三,使用TL内分层的水平涡旋扩散系数型;第四,采用包含有植物冠层垂直结构影响的新干沉积速度型;第五,使用数值扩散小的二阶矩守恒平流格式.用EM3和RADM对OSCAR Ⅳ实例作对比模拟,结果表明EM3能更好地预测出TL内的三维物质分布规律,在同样条件下,两模式预测的PBL低层中心浓度比值均大于1.8,最大值可大于3。  相似文献   
57.
申亿铭  陈吉航 《气象》1993,19(10):7-11
在寻求层状云中催化剂扩散议程的解时,一般都假定风速为常值,但实际上风速是随高度变化的。该文在云中催化剂的数值模式中考虑了风速随高度的变化,用差分格式求其解,并进行了个例计算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8.
本文为一次沿海岸边翻越二维山丘的扩散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假若两层空气的湍流强度和尺度的比值不大,当烟羽从上层侵入到下层较强混合气层时,不一定产生燻烟型扩散,仅表现为扩散参数在一定水平距离上的跃变.本文同时介绍了两组风洞实验的结果,其目的在于说明扩散参数跃变存在的事实.  相似文献   
59.
曹文俊  朱汶 《气象科学》1990,10(4):365-374
本文用高斯(正态)模式(G·S)、SCIM模式,GDM模式以及GCDM模式,分别计算了南京大厂区在各种稳定度条件下SO_2瞬时浓度,并与SO_2的实测浓度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CDM模式的计算误差最小,并与实测浓度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0.
谢原定  张生源 《地震研究》1990,13(4):370-376
本文重点讨论了断裂规模、断裂相交网络和断裂力学的性质对地下水力扩散的影响,及其与诱发地震的关系。指出断裂密集成带的地方,水力扩散大。根据流体流动规律,水力扩散沿断裂方向流体流速大,断裂越长越深,沿断裂方向水力扩散距离就越大。而水力扩散随深度的变化,由于不同深度上岩性变化和应力状态的不同,有的深度上的岩类可能出现扩容而增大水力扩散。因此它并不是随围压的增大而单值地减少。 文章指出断裂的末端和断裂的交汇处是地下水富集的地方,在水富集地方的四周,水力扩散比其它地方要大。另外现代活动的张性和张扭性断裂比压性和压扭性断裂的水力扩散大。文章还提出水沿断裂扩散是水库诱发地震的直接原因。水力扩散大的断裂,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大,规模大而活的断裂诱发地震的震级可能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