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2篇
  免费   624篇
  国内免费   779篇
测绘学   388篇
大气科学   109篇
地球物理   279篇
地质学   2962篇
海洋学   552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89篇
自然地理   175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3篇
  1947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由于南海是西太平洋区域众多边缘海的主要组成部分,故了解南海从同裂谷到海底扩张的发展史对阐明西太平洋的构造演化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阐述了通过综合利用新获得的和已有的地球物理资料研究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从裂谷到扩张过程的变迁。南海的最北部地区是中日合作项目(JCCP)一部分,该项目分1993年和1994年两个阶段。JCCP调查的目的是揭示大陆壳和深海盆间的过渡地区的地震与磁力特征。南海磁力和海洋重力资料表明了其张裂陆壳和汇聚边缘过去与现在的构造特征。全磁和三维磁力资料清楚表明海盆的线型磁异常特征和变化的海盆边缘磁异常特征。南海重、磁及地震资料和其他地球物理、地质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N-s向海底扩张始于早始新世。它至少有四个独立的演化阶段,其扩张的方向和速率是不稳定的.扩张从32Ma一直持续到17Ma; (2)陆洋边界(COB)的东西两边在现代构造形式上的明显差异暗示东部陆壳的破裂受走滑断裂的控制; (3)下地壳的地震高速层似乎被俯冲到伸展的陆壳下; (4)最上层的沉积和覆在第三纪火山上的下地壳的上部以大陆边缘区的磁力异常体为基底; (5)位于大陆边缘的磁力平静带(MQZ)对应COB; (6)无磁或弱磁层可能导致MQZ,地磁退磁的一个原因是当高温地幔物质被俯冲时地热的变化.另一种解释是每个往返磁极玄武岩的横向连续消失在上部合成磁场。 我们正建立一个包含地震数据、潜在油田、地壳和地热结构与其它地球物理数据的人工数据库系统。以便更好地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环日本的深海环境的变化进行研究,即海沟、海槽、俯冲带、边缘盆地和岛弧。该数据库的一些特征是对来源不同的全球数据的多方面研究和有目的定向搜集资料。  相似文献   
992.
从大陆海底边缘、海底山脉和海岛这 3个不同的环境来研究海洋磷块岩中的锰和钼。1 大陆海底边缘的磷块岩和沉积物  对采自纳米比亚内陆架的现代含磷酸盐沉积物硅藻软泥的 1 2个样品的分析显示 ,它们都富含生物质蛋白石、二氧化硅 (平均为61 57% )、有机碳 (平均为 5 0 7% )和磷 (平均为 1 1 2 %P2 O5)。在这些沉积物中钼的含量为2 6~ 1 2 0 (平均为 53 ) g/t,锰为 3 0~ 3 60 (平均为1 2 8) g/t,Mo/Mn比值为 0 1 2~ 1 1 6(平均为0 1 4 )。以上系列的 5个样品采自 3个海底岩心 ,每个的重量约 1 50kg。经过冲洗后从其中取出砂、砾…  相似文献   
993.
在深水勘探活动中 ,断裂分区对原油体系的风险因子有重要意义。我们的新构造模型将注重与油气的分布、成熟及运移有关的风险 ,这些油气分布在坎普斯及桑托斯盆地富含早白垩纪湖相原油体系内。坎普斯是巴西油气最丰富的盆地。据有关资料 ,该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为 2 1 60× 1 0 6 m3,约占巴西总石油储量的78% ;而该地区已探明的天然气地质储量为2 66× 1 0 9m3,约占巴西总天然气储量的 43 %。相比之下 ,桑托斯盆地的勘探程度较差 ,该区已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为 1 .0 0× 1 0 6 m3,天然气地质储量为 4.8× 1 0 9m3。坎普斯及桑托斯盆地的…  相似文献   
994.
近岸带波高与周期分布的核密度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双变量核密度估计方法描述近岸带波高和周期联合概率密度分布与波高、周期边缘密度分布。结果表明,核密度估计方法比通常使用的参数模式能更好地显示出具有多峰的波要素统计结构,核密度估计的波周期带宽系数能反映波浪谱的某些信息,尤其以波周期带宽和谱宽参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95.
云贵高原红土性风化壳定年对象--锰结核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野外剖面调查为基础,结合物理学、地球化学、矿物学和同位素年代学手段和方法,对云贵高原红土性风化壳中可资定年的对象——锰结核的产出状态、内部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矿物组成及锰结核全岩的^40K/^40Ar定年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为解决我国风化壳的发育年龄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锰结核的形成晚于其赋存介质(风化壳)的生成;在风化壳中,锰结核的内部构造以(准)同心圆状构造为主;结核形成过程中发生了MnO和Fe2O3的富集,其中以MnO的富集较为显著;并且Fe、Mn分布具有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锰结核中K2O含量明显高于CaO、MgO及Na2O,但K和Mn不存在明确的相关关系;结核中次生锰氧化物的主要存在形式为锰钡矿;锰结核的全岩^40K/^40Ar定年结果是一混合年龄,其不具有明确的地质意义;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锰结核是由不同时期、多种矿物构成的复杂集合体。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在莫罗破碎带横切加利福尼亚中部大陆边缘的圣卢西亚陡崖获得了伴生坡缕石的铁锰氢氧化合物结壳和结核.在纯的、高镁、低铝的、窗格状结构岩脉中发现的坡缕石散布在固结不好的富坡缕石的泥岩中.坡缕石窗格状叶片的纯度和窗格状构造表明是通过直接沉淀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9.
李培顺 《海洋预报》1995,12(3):70-71
海冰船舶调查有关边缘冰情判别李培顺(青岛海洋预报台)笔者曾撰文给出了海冰船舶调查时目测及雷达观测的最远可辨距离[1]。但在调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远处海面上往往会出现一些似冰非冰、似雾非雾等模糊难辨的现象,影响着海冰的调查质量。笔者曾连续数次参加黄...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