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石灰岩热膨胀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洪宝  谌伦建 《岩土力学》2011,32(6):1725-1730
以石灰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在高温作用下的热膨胀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为弄清产生热膨胀的原因,对高温后石灰岩试件的孔隙率、超声波速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温作用下石灰岩将发生热膨胀,热膨胀量与试验时间的关系曲线可分为4个阶段,热膨胀量的大小与试验温度有关且为非线性关联;高温后石灰岩的孔隙率变化总体呈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趋势,且以500℃为分界温度,分为缓慢增加和急剧增加2个阶段。而超声波速检测表明,高温后试件内超声波传播速度变化规律复杂,呈波浪形;高温后试件组成元素检测表明,试件内主要元素含量发生了较大变化;试件内孔隙、裂隙变化和组成、矿物成分分解是导致试件发生热膨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2.
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崩解机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抒  唐辉明 《岩土力学》2013,34(6):1668-1674
为研究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崩解机制,将取自广州的残积土试样根据不同含水率和压实度进行制备,用自制仪器进行崩解性试验,并对相关公式进行修正并用于试验数据处理。同时,从微观角度将土颗粒的粒间受力状态进行简化分析,继而对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崩解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控制因素为孔隙气压(有效孔隙率)和基质吸力。结合试验结果,建立崩解稳定阶段平均速度与有效空洞率及基质吸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别呈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正相关。  相似文献   
93.
冻融循环对兰州黄土渗透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肖东辉  冯文杰  张泽  明姣  王强 《冰川冻土》2014,36(5):1192-1198
在季节冻土区, 周期性的冻结与融化持续改变着土体内部结构, 土的孔隙率与渗透性也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 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的冻融循环试验和冻融循环后的渗透试验. 结果显示: 随着冻融循环作用的进行, 原状黄土与重塑黄土干密度的变化趋势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然后趋于稳定. 由于渗透系数与干密度呈负线性关系, 所以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 原状黄土与重塑黄土的渗透系数都是先减小后增大, 最后在4×10-4~6×10-4 cm·s-1之间趋于一个稳定值. 因为重塑黄土是扰动土, 土结构中的颗粒大小较为均匀, 而原状黄土的土结构中颗粒大小不均匀, 导致重塑黄土的渗透系数始终大于原状黄土.  相似文献   
94.
在陷落柱侧壁突水研究中引入厚壁筒力学模型,将陷落柱侧壁煤柱视为多孔介质,考虑地下水的渗流体积力,应用摩尔库伦强度理论和弹塑性力学模型,推导出煤柱弹塑性状态应力解析式,以及煤柱内塑性区半径与水压力的关系表达式,同时编程试算出陷落柱侧壁突水的临界水压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煤柱孔隙率、煤柱抗剪强度参数以及煤柱宽度等因素对陷落柱侧壁突水的临界水压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煤柱能够承受的临界水压随着煤柱孔隙率的增加而降低,故当煤柱裂隙发育时,不考虑渗流力的结果将偏于安全;2煤柱宽度越大、抗剪强度越高,则临界水压越大,陷落柱侧壁突水的危险性越低;3可通过注入水泥浆液减小煤柱孔隙率和提高煤柱强度来防止陷落柱侧壁突水,同时可减少煤柱的留设宽度,对减少煤炭损失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李旺林  殷宗泽  李桂国  迟海燕 《岩土力学》2007,28(10):2145-2148
通过砂土一维循环压缩试验,模拟了地下水位升降引起的含水层的压缩和回弹变形,分析了砂土竖向变形、孔隙率随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用孔隙降低率评价地下水位升降对地下水库库容影响的方法,得出地下水位的反复升降一般不会影响地下水库正常使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6.
多孔介质孔隙率与体积模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两相等效体的概念,根据Walsh公式和球形孔隙的弹性公式导出了多孔介质的孔隙率和体积模量之间的近似公式和精确公式,近似关系式不适用于较大的孔隙率。精确公式可以较好的适用于较大孔隙率。试验结果表明,精确公式能够很好地表达多孔介质孔隙率与体积模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7.
膨润土中离子扩散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俊  施建勇  廖智强  朱宁 《岩土力学》2007,28(4):831-835
膨润土在填埋场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膨润土材料作为衬垫时,扩散是污染物运移的重要方式。为深入了解不同应力状态下膨润土阻滞污染物运移的能力,对Ca2+,Cl-和Zn2+在不同孔隙率膨润土中的扩散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的结果与已有文献有较好的一致性。随着孔隙率的增加,离子扩散系数增加,验证了二者之间的指数关系。讨论了在一定孔隙率范围内离子有效扩散系数的估算方法,估算结果与实测值接近  相似文献   
98.
贺文海  王通 《岩土力学》2020,41(8):2703-2711
饱和多孔介质的动力响应研究在众多工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充分考虑孔隙率的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有利于合理揭示饱和多孔介质的相关力学行为。为此,将动态孔隙率模型与用于表征饱和多孔介质动力特性的u-U-p型方程结合,构建相应的非线性力学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hysis PDE求取相应的数值解,以此研究不同透水条件下,受谐波载荷激励的二维饱和土体的孔隙率、变形量及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孔隙率的变化与土骨架的体应变及孔隙水压力直接相关,土体压缩过程中,孔隙率相应减小,土骨架与孔隙流体的相互作用增强,土体运动时所受阻力增大,其无量纲竖向位移小于孔隙率被视为常数时的情况,在此条件下,由于土体的变形量减小,其孔隙水压力也相对减小。故充分考虑动态孔隙率,有利于更加精确地研究等饱土体和多孔介质的相关力学行为。此外,土体上表面透水条件下,孔隙流体可以从土体表面自由排出,土骨架承受的载荷更大,与不透水条件相比,土体孔隙率、竖向位移、孔隙水压力等变化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介绍了内径达20毫米的活塞圆筒式高压静水压缩试验装置,该装置可在0~4500兆帕压力范围内进行P-V关系试验;描述了用该裝置进行岩石高压静水压缩试验的方法及量测技术;详细地提供了大理岩、石英砂岩、花岗岩的高压P-V关系试验结果。试验中发现大理岩在1780兆帕时发生晶相变化。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对石膏矽藻土混合物的特性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指出该混合物在水膏比为1.2-2.0、矽膏比在0.12-0.5时可以作为模拟大理岩的模型材料.在评价该模型材料对大理岩的相似性时,除一般论述外,还着重论证了它们的体积应力应变曲线之间的相似关系.体积应力应变曲线上的两个特征点将曲线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均能一一相对应.在非连续介质的物理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中,只有体积应力应变曲线之间有良好的相似性,才能使模型试验的研究成果简捷而比较准确地应用到原型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