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94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14篇
自然地理   1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31.
为组织实施好重大项目建设,近日,钦州市人民政府发文要求,从2010年7月起每月定期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召开重大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对接协调会。  相似文献   
532.
533.
数码城市:概念,技术支撑和典型应用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首次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有关数码城市(CyberCity)的概念、技术支撑和典型应用,并结合CCGIS软件的研究开发及其在深圳和上海两上城市的示范应用,讨论了建设城市所面临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34.
刘继生  陈彦光 《地理科学》2003,23(6):713-720
基于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性质及其与水系的分维关系的实证探讨发现如下地理规律:①在较大标度范围内,河南省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为简单分形,但在较小标度范围内,系统已经具有明确的多重分形特征;②多分维谱在参数q≈-4处出现标度间断,从而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发生对称破缺。③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维小于水系空间结构的分维。由此证明:第一,多分形是由单分形演化而来,城镇体系的多分形结构是基于地球表面的分形支体由测度集中区向测度疏散区渐近发育的。第二,城市体系的分形发育与水系的分维结构具有一定的数理关系,城市体系的分维理当小于水系维数。  相似文献   
535.
颜家湾岩溶温泉的水文地质特征及成因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颜家湾温泉是一个低温岩溶温泉。通过对该地区地层、构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等水文地质条体的研究及与周围地区的类比,认为该地区是一个具有隔水保温盖层的中低温地热田,其储热层为寒武系中、上统的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推算在颜家湾一带地下650~700m深处的水温可达42~ 45℃,并具有通过打深井开发地下热水的条件。   相似文献   
536.
分析西北河湟谷地(兰州—西宁)城市发展和城市体系现状,以及我国西北地区资源性产业的发展与其基础设施等特点,阐述兰西地区有可能孕育一个新的大城市带的形成。  相似文献   
537.
茉染 《地图》2021,(1):66-77
莱比锡(Leipzig)是德国东部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首府,其名源于城市里随处可见的椴树.它曾经是东德第二大城市,歌德笔下的"小巴黎",不仅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为人们所熟知,还曾在欧洲经济贸易发展中占据过极其重要的地位.1507年,莱比锡及周边地区被神圣罗马帝国赋予集市优先权,这一优势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使莱比...  相似文献   
538.
539.
540.
针对超大城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不合理、资源短缺、竞争剧烈等问题,本文以深圳市为例,基于深圳市2009—2018年土地利用调查变更数据,从土地利用结构、程度和空间差异3个层面揭示超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研究表明,深圳市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仍处于发展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向耕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转移,土地利用多样性程度下降,土地利用变化的热点地区为光明区和大鹏新区。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变,并且驱动力在逐年增强。该研究为政府合理规划和利用超大城市的土地资源、促进土地的可持续性发展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