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9篇
  免费   713篇
  国内免费   1102篇
测绘学   204篇
大气科学   585篇
地球物理   329篇
地质学   3641篇
海洋学   13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19篇
自然地理   1800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272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401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345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5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路基施工中保证路基填筑密实度,通常沙土路基采用水夯;普通路基采用振动碾、羊角碾等重型机具振密夯实。但在缺电、缺水,高气温、大风沙的沙漠气候等恶劣的施工条件下,风沙路基的施工如何保证路基填筑的密实度和施工机械在风沙路基上作业而不陷车的问题,就目前没有合适的经验可借鉴,也没有规范可参考。因此把在包西线神木北至延安北段的铁路工程建设中风沙路基施工所取得的经验和施工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本文论述了土壤形成过程中应具有的一些质的特征,从而证明了流动砂丘并非属于土壤,而只是地质作用的非土形成物或成土母质。在此基础上,对流动砂丘上土壤的形成发育演变方向以及在土壤分类中的地位和命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琳 《国外铀金地质》2001,18(3):185-185
日本NKK公司准备开展土壤改善业务。该公司已签订了有关使用美国BioGenesis Enterprises公司开发的工艺技术的协议。据NKK报道,该工艺使用高压水粉碎土壤,并应用生物降解表面活性化学试剂,来消除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对基本生产流程的部分设备重新配置,该系统就能重新组合用于去除重金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多氯联苯、石油污染物和Dioxins。该车载装置能去除小于70μm的土壤污染物,日均清除190m^3土壤。据BioGenesis报道,这项技术能去除85%-99%的土壤污染物,且剩余部分可采用生物降解作用再净化,去污成本从每吨40美元到每吨200美元。一旦净化作业完毕,就可将处理后的土壤送回其原处。  相似文献   
18.
土壤中氟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宁夏盐池地区高氟土壤为例,采用连续提取法对土壤样品中各形态氟进行提取,离子色谱法测定各形态氟的含量。根据研究目的及土壤特点将氟的形态划分为水溶态、离子交换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及残渣态5种形态;对各种形态连续提取过程中使用的提取液进行了选择。采用建立的方法获得提取土壤中F-的检出限为0.76μg/g;方法精密度(RSD,n=7)各形态氟为水溶态氟11.3%,离子交换态氟13.5%,可还原态氟10.7%,可氧化态氟8.9%。  相似文献   
19.
土壤酶对碘离子在土壤中吸附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批式试验法研究了微生物、葡萄糖氧化酶、脲酶、纤维素酶及其催化底物葡萄糖、尿素和纤维素对Ⅰ-在土壤中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能显著提高Ⅰ-吸附量,但葡萄糖氧化酶、脲酶、纤维素酶及葡萄糖、尿素和纤维素对Ⅰ-吸附并无促进作用.葡萄糖氧化酶及葡萄糖含量在小于100 mg/L时对Ⅰ-吸附无影响,1000 mg/L时与Ⅰ-呈竞争吸附;脲酶及尿素随浓度增大,对Ⅰ-吸附的抑制作用变得明显;1~1000 mg/L范围内,纤维素酶和纤维素对Ⅰ-吸附没有影响;但葡萄糖氧化酶和葡萄糖生成的中间产物可促进土壤对Ⅰ-的吸附.平衡液中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随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有机质浓度越大,降低趋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亚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参与了包括有机质降解、营养转化、 植物生长的促进或抑制以及各种土壤物理过程在内的一系列反应活动. 土壤微生物则是土壤质量重要的生物指标, 可以用来监控土壤质量的变化. 等温微量热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地测量微生物活性的方法, 在土壤微生物代谢热效应的研究领域中广泛应用. 就等温微量热法在土壤微生物活性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等温微量热法的简介, 微量热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等温微量热法在各种外界环境和土壤条件影响下的土壤微生物活性研究中的应用, 并对等温微量热法在土壤微生物和其它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