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热处理制度对温石棉尾矿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热处理制度对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重要影响,研究了核化温度和晶化温度对CaO-MgO-SiO2系温石棉尾矿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通过DTA分析初步确定基础玻璃成核和晶化温度范围;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微晶玻璃的物相组成和显微形貌。结果表明:随着核化和晶化温度的升高,微晶玻璃样品主晶相由铁橄榄石转变为黄长石,且样品的析晶能力逐渐增强;次晶相镁橄榄石和透辉石逐渐消失。且通过热处理过程使石棉纤维相变为对环境无害的硅酸盐矿物。  相似文献   
53.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通过烧结法制备钙铝黄长石-霞石微晶玻璃,利用DTA、XRD、SEM及其它表征手段对微晶玻璃的晶化过程、微观结构及物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热处理条件下可以制备出主晶相为钙铝黄长石,次晶相为霞石的微晶玻璃;核化温度为760℃、晶化温度为960℃条件下制备的微晶玻璃结构最为致密,晶粒粒径在0.4~0.8μm之间,体积密度为2.82 g/cm3,酸失量为0.30%,耐酸碱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54.
杨天恩 《地球》2013,(5):93
根据我国十一五规划要求,在冶金过程中,冶炼渣必须保证86%的综合利用率,所以,本文中根据我国的冶金工业的固废利用现状,提出了加大冶金固体固废的资源化处理研究,以期能够推动我国冶金固废利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55.
矿业活动固体废弃物中重金属元素释放机理 的浸出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废石、尾矿和冶炼废渣。这些固体废弃物堆放于露天环境,经过长期的自然风化作用,会对周围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以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业活动为例,采集了废石、尾矿和冶炼废渣3种类型的固体废弃物,通过浸出实验,研究了不同粒度、不同pH值条件下这些废弃物中重金属元素的释放机理及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多数元素在pH值条件偏小的环境中浸出率更大,在碱性环境中浸出率更小,但废石中的V、Cr和废渣中的Ti在碱性条件下浸出率更高;细粒样品在相同pH值条件下浸出率较粗粒大,但在pH=12的条件下Ti 、V、Ni、Cr和pH=1条件下Ti、Cr的浸出量出现反常,即在粗粒样品中高于细粒样品。固体废弃物释放的重金属元素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56.
氧化铝是重要的基础工业原料,但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也产生大量的赤泥并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根据铝土矿质量和生产工艺的不同,生产1t氧化铝一般要产生0.6~1.5 t固体废弃物(Klauber等,2011)。2008年,中国的氧化铝工业排放固体废弃物300万t,其中拜尔工艺产生的  相似文献   
57.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处置与利用是现代化城市面临的重大环境工程问题,也是发达国家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文章以佳木斯城区为例,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述该城市的固体废物堆放现状,列举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危害,分析对其地下水污染的形成机理,最后讨论了处置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几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8.
攀钢工业固体废弃物现状及处置对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在矿石采选和钢铁冶炼过程中排出的大量土石渣、尾矿砂、铁渣、钢渣的堆置情况。讨论了工业固体废物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所含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提出了对各类固体废弃物的处置设想,并将其作为二次固体资源开发利用分别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9.
鄢毅  尹亮 《四川地质学报》2008,28(2):137-141
在阐明四川主要城市环境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四川主要城市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作为城市国土开发与整治,规划、建设及管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60.
饱和土体静态液化失稳理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玺琳  赖海波  黄茂松 《岩土力学》2014,35(5):1329-1333
通过在屈服准则和剪胀性方程中引入材料状态参数,建立了一个与材料状态相关的本构模型,用于模拟不同初始孔隙比和围压下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基于二阶功理论,建立了饱和土体静态液化失稳理论判别准则。通过预测一系列饱和松砂三轴不排水试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本构模型及判别预测准则的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静态液化发生于土体硬化阶段,静态液化触发伴随着剪应力达到峰值,其后剪应力降低且孔隙水压力持续增长。进一步地,模拟了充分降解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在不排水条件下的应力-应变特性,并预测到了潜在失稳线及静态液化触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